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13-05-14 05:44戴伟
卷宗 2013年3期
关键词:通信技术公共服务政府

摘要:人民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自然灾害等危机事件的频发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传统的政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移动政务的应用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各种难题带来了新的转机。所以,对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通信技术;移动政务;政府;公共服务

传统的电子政务受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在偏远地区无法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了政务模式的发展思路,移动政务这种新的政务模式自开创以来很快受到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在于信息的覆盖范围极广,无线信号可以通过卫星向地球的任何地区发射,摆脱了有线网络设备的束缚。另外,移动通信技术的及时性、便捷性等特点,加强了政府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效率。我国的移动政务正处于发展的初期,亟需移动政务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这对我国政府面向公共服务的移动政务发展应用具有建设性意义。

一、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移动政务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保证移动政务的健康发展,推进政府的服务创新,我们必须研究移动政务的阶段性特点,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清除障碍。经过研究发现移动政务创新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务员的责任心缺失与服务观念的滞后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一直在提速,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偏重于经济而忽视了社会的发展,各个利益团体的对立越来越突出,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在社会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太快,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缓慢,导致了信息技术与服务理念的差距越拉越大,恶性循环越来越明显。移动政务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是移动技术和无线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是目前最先进公共服务模式,移动政务的发展如果过分追求技术而忽视服务理念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我国传统的政府体制官本位思想严重,政府的政治性越来越强,服务性越来越弱,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缺乏。政府通常的执政模式是上对下的发号施令,缺乏和社会公众之间平等的沟通,不了解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人民群众会对政府产生质疑,逐渐丧失对政府的信心。

2、人民群众的信任危机

我国的移动政务正处于起步阶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效果还未完全显现,社会公众没有从中真正得到实惠,所以对这种新的政务形式有抗拒的心理,而且政府对移动政务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没有得到相关知识的普及也影响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于移动政务已经全面展开的地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移动政务继续发展的最大隐患,移动政务一般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设备来实现的,终端设备如果丢失被窃就会造成信息的外露,而且无线网络的诸多设计缺陷也给信息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无论是移动政务落后的地区还是率先发展的地区,都从不同程度上得不到社会公众的信任,这直接导致下一步的工作很难开展,对移动政务的发展造成了重重阻碍。有很多地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通常采取政策下压的方式,手段简单粗暴,这样做的结果会适得其反,社会公众的抵触情绪会更加强烈。虽然移动政务技术设施齐全,但得不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那将失去原始的初衷,相关的政府服务也无法实现。

3、移动政务的概念与设备的普及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很多学者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也很深入,但移动政务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没有权威的统一的研究成果,大家对移动政务的认识很多是借鉴国外的观点,概念的不明确影响到社会公众对移动政务的正确理解。移动政务的终端设备和所依托的无线网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已经非常接近台式电脑,但是还存在不小的差别,比如屏幕太小影响操作,文字图片的接收较容易,视频等信息量大的文件某些设备无法接收等等。另外无线局域网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并且大多建设在人群稠密的发达城市,而卫星网虽然覆盖范围广但是资费较高,这些问题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群众接收移动政务信息。相对来说传统电子政务在设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有线电视、广播等设备在欠发达地区的普及率也非常高,如果想达成传统电子政务向移动政务的快速转型就必须在设备的运用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加强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建设与应用的对策

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水平

传统的政务模式是以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为管理者来管理整个社会活动,社会公众只能被动接受其提供的服务,服务内容以法规政策居多,关乎民生的实质性内容缺乏。另外,机构的臃肿与机制的僵化使传统的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低下,信息公开和公民应享有的权利无从体现。移动政务的应用,提高了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了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改善了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实现双方平等的交流。社会公众从被动接受政府公共服务逐渐转变成自主选择的主动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政务信息的公开以及监督机制的完善,转变了人民群众的传统思想,使社会公众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公共事务和监督政府决策。总之,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改革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能,提高了服务水平,为培养社会公众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监督意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

2、增加移动政务宣传渠道和手段

移动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创新的结果,其宣传力度直接关系到应用范围和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这一点和产品的品牌形象宣传非常相似。人民群众对未知的新兴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如果不加强移动政务功能、内容等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宣传,就势必会影响移动政务的顺利开展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所以,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消除人民群众的顾虑,提高他们对移动政务这种政府公共服务新模式的认知度,当社会公众亲身感受到移动政务给他们带来的便捷的、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就会加快移动政务的发展和普及。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各种渠道开展移动政务的宣传,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移动政务是政府公共服务应用的创新与发展,其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的成效。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和人民群众的直接沟通交流来答疑解惑,政府和群众的良好互动一方面能体现亲民的理念,提升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宣传的效果。

3、以区域带动整体发展

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各不相同,这些问题导致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不平衡。要想全面推进移动政务的发展,就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把发达地区作为试点首先开展,当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再把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其它地区,带动全国的移动政务整体发展。对于西部和农村等不发达地区,要加强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展移动信号的覆盖范围、扫除盲点,在经济上给予扶持和补贴,只有提高移动通信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才能进一步开展移动政务。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要丰富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类型,提高服务的标准,彰显地区特色。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经济水平,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切忌采取千篇一律或者跳跃式的发展方式,否则很容易出现相反的效果,应该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从低到高逐级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国章.移动电子政务发展与展望[J].电子政务,2010.12.

[2]朱琳.电子政务环境下移动政务发展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3.

[3]王丽,张志泽.社会建设视域中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探析[J].政治文明,2011.11.

作者简介

戴伟(1977—),男,河南省光山县人,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河南省直机关党校科教信息中心,讲师。

猜你喜欢
通信技术公共服务政府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IODN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