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干旱区水资源的补救方法

2013-05-14 05:44房桐陈晓倩
卷宗 2013年3期

房桐 陈晓倩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障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然而,伴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水量过度开发利用、污水随处排放、管理措施的不到位等等活动都严重威胁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使得地球上可供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使用的水资源正在趋于极限。人口最多的我国也将成为世界的缺水大国,并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种危机更为严重。面对水资源危机,人类已逐渐认识到了自身行为对水资源的伤害。那么,采取有效的手段恢复遭受破坏的水资源、合理的利用、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道路、保护水资源和对干旱区进行保水措施是保障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环节。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恢复与补偿;保水技术

正文: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如何推动西部的发展很快就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期间,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旨在彻底解决西部缺水问题,实现再造一个中国之目标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经过为期三年的研究,学者们得出:西北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化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严格地说,西北地区应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正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的问题,那就是水资源危机。有资料显示:西北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35mm,年均降水总量为6965.3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1.7%;西北地区需解决饮水困难的人数为3815.4万人,占全区人口的43.8%;且西北地区人口密度低、耕地份额小。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虽缺少水资源,但是地域空间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下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因而至今其农业生产潜力还未充分发挥,人们还期望着在干旱土地上获得更多财富。然而,要发挥这类地区的潜力,还需要先解决这里的水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利用等问题。

第一步,在了解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我们需要坚持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道路。水不仅对维持生命必不可少,而且还有支持生态系统、经济发展、社区幸福和文化等的价值。“可持续的水利用”就是水的利用在无损于水文循环的整体性即无损于依靠水文循环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是人类社会在无限期的未来岁月里能够健康的发展。因为,水资源是“关键资本”,不应采取违背“可持续性”原则的方式加以利用。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包括:确定问题突出的各个方面;提出和评价技术的、管理的、程序的和市场的解决办法,以及改进地区和全球供水的公平性和提高效率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管理和框架限制的各个领域的公私合作;为提高认识的计划与媒体报道,区域的和国际的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讨论、教育,以便为解决办法的深入研究等提供相应的投入。

因此,对于水资源利用而言,应当积极保护现有水资源,尽可能的修复已经被破损的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对保护水资源的行为给予应有的补偿,促进保护工作的持续进行;对任然破坏水资源的行为要执行必要的惩罚制度,以遏制水资源破坏行为的继续。

第二步,在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对已遭受破坏的水资源加以修复,使之成为可再利用的水,达到节水、循环利用的作用。目前,水资源作为一种极为脆弱的自然资源,由于过度消耗和肆意排污,广大局部地区水资源正在遭受着严重破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威胁。可见,对于水资源的修复与改善的重要性,它决定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否可以顺利开展。

对于已遭到破坏的水资源加以修复是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类人工活动或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及经济激励手段等),促使自然界中因各种原因在功能上受到损害的水资源恢复到能够凭借其自身水体净化能力来维持其一定的水体功能,将收到破坏的水循环过程通过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达到能够凭借水循环过程的自身水量补给来实现水资源数量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水资源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对以水资源恢复为目的的经济补偿,即水资源补偿。水资源补偿是以恢复水资源、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使用水资源者、从事对水资源产生或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和开发者,以及水资源保护受益者为对象,以水资源保护、治理、恢复为主要内容,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调节为手段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是对水资源价值及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外部成本的合理补偿。

第三步,完成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与对已破坏水资源进行的修复与补偿,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安全的保水措施。正如前面所说,现在我们面临着缺水、水污染等问题,只采取补救措施使不够的,更应该大力发展新的保水技术,使得我们现在所用之水有安全保障,同时为将来修复的水资源进行安全监测,力求做到全面、细致、安全、有保障。

由于技术、环境、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原先适用于湿润气候地区的供水保水技术不再适用于干旱地区。为此,就需要采用新的供水用水技术。一些古代文明发源的干旱地区在干旱供水、集水和保水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但还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来改造已有技术和开发新的技术,使之造福干旱地区的广大群众。事实证明: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适用于干旱地区的保水技术并付诸实践。比如,一些干旱地区增加水分的办法仅靠现有的供水系统,而不需要新的设施和装置,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水分可供利用。如用封闭导管(如塑料管)取代渠道和敞开水面的输水道来控制水面蒸发;又如,增辟更多水源,如收集雨水、咸水灌溉、海咸水淡化、污水资源化、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再如,通过抑制水面蒸发来达到保水的效果。

总结:水是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必需元素,有水才有生命。只有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更大限度的发展经济,走可持续道路。事实证明,只有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才可以带给人们最大的利益,最大的享受。所以,对于水资源,我们应该取之有度,更要用之有度。

参考文献

[1]高前兆、李小雁、俎瑞平《干旱区供水集水保水技术》

[2]李周、宋宗水、包晓斌、于法稳、王利文《化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研究》

[3]张春玲、阮本清、杨小柳《水资源恢复的补偿理论与机制》

[4]张孝军、李才宝《可持续资源与管理》

作者简介

房桐(1991—)女,汉族,现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电工程专业本科生。

陈晓倩(1991—)女,汉族,现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