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能化建设

2013-05-14 07:49赵晚珠
卷宗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化智能管理

摘 要:21世纪是智能革命的世纪,21世纪的图书馆亦应建成智能大厦。智能大厦一般由楼宇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与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构成,由于有了高新智能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与运用,使得智能图书馆成为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关键词:智能;数字化;管理

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基本包括自助借还系统、入馆认证门禁系统、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移动图书馆、多媒体数字阅览室、LED显示屏、自助文印系统、指纹考勤系统等。这一系列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标志着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已经从网络化、数字化步入了移动化、智能化、多元化时代,为师生带来了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更方便快捷和更具人性化的全新体验。

1 自助借还系统

师生可使用个人校园卡无需经过馆员即可自主进行图书借还操作,从而延长了借还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维护了读者的隐私保护欲望。

2 入馆认证门禁系统

入馆认证门禁系统是图书馆校园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身份鉴别,有效控制入馆读者,并统计入馆读者,查询读者入馆记录。对图书馆的有效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3 座位管理系统

座位管理系统综合终端可供读者在刷卡后进行选座操作、暂离操作、本次离开操作,管理后台可以对阅览室开闭时间、管理规则、可预约的座位进行设置,也可进行多座位监控、管理。

4 图书馆管理系统

以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其采用Client/Server、Browse/Server体系结构,运用中间件技术,创建开放的、创新的、可扩展的、基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和文献服务共享的分布式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和各种Linux版本,并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Oracle作为数据库服务平台,使数据库安全、易管理。

业务管理系统:包括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借还等十多个模块,功能全面,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专业化的业务服务。界面友好,开放式接口设计允许工作人员更换程序界面主题,缓解繁重工作中的视觉疲劳。全新增加的多种批量处理操作让图书馆员的工作更加轻松便捷。

系统采用更加科学的算法,打造全新的统计分析模块,更为方便地进行数据挖掘。决策分析,并结合开放式的扩展插件,进行所需要的数据分析。

图书馆服务的理想目标,本质就是使信息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读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获取图书馆的任何资源。随着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3G的实现和手机等大众化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为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图书馆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图书馆的服务从过去的印刷本的借阅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直至进入今天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建设,真正实现了图书馆的理想目标。

移动阅读克服了需要电脑、网络以及固定位置才能进行数字阅读的限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数字阅读时的随意性,不必再受设备、场地的限制。

5 移动图书馆功能构架和工作原理

5.1 移动图书馆实现的四大功能

与汇文OPAC系统的集成:移动图书馆建设实现了纸质馆藏文献的移动检索与自助服务。

与数字图书馆门户集成:移动图书馆建设实现了电子资源的一站式检索与全文移动阅读。

与全国共享云服务体系集成:移动图书馆建设实现了馆外资源联合检索与文献传递服务。

构建读者信息交流互动平台:移动图书馆建设实现了公告信息发布与读者个性化服务定制。

5.2 移动图书馆的工作原理

发出请求

用户通过搜索框完成检索主题词录入,并将请求发送到平台。

搜索

平台将搜索请求发送到一站式搜索引擎,获得所要的检索结果。

资源定位与调度

搜索引擎将结果原文地址发到平台,平台向资源库发出全文调度请求。

返回所要全文

资源所在数据库向平台返回所要全文(直接打开阅读或文献传递)。

全文界面转换

平台将数据库返回的原始页面转换为适合手机等终端阅读操作的页面并发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

全文浏览阅读

用户利用移动图书馆提供的平台浏览、阅读、管理获得的文献资源。

6 移动图书馆功能特点

移动图书馆依托集成的信息资源与云服务共享体系,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了资源搜索与获取、自助借阅管理和信息服务定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与技术优势:

6.1 基于元数据的一站式检索:

系统应用元数据整合技术对馆内外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文献进行了全面整合,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资源的一站式搜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

读者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登录数字图书馆网址,便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随时访问图书馆内部资源。移动图书馆支持设备系统为:IOS、安卓、塞班、windows等;支持访问设备为:各种移动终端包括各种型号手机、苹果iPad、超PAD、PSP等。

图1:移动图书馆页面

6.2 适合手机的信息资源

充分考虑到手机阅读的特点,超星移动图书馆专门提供3万多本e-pub电子图书7800多万篇报纸全文供手机用户阅读使用。

图2:移动图书馆资源整合界面

图3:移动终端全文显示界面

6.3 云服务共享

移动图书馆接入功能强大的云共享服务体系,平台提供24小时云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无论是电子图书还是期刊论文,都可以通过邮箱接收到电子全文。

6.4 个性化服务体验

通过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对接,实现了馆藏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榜、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并可以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发布、公告(通知)、新书推荐、借书到期提醒、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

图4:个人中心登录界面

图5:手机查询个人借阅信息

总之,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可以节约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得图书馆成为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参考文献

[1]张洁 李瑾 《智能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0年06期

作者简介

赵晚珠 (1974-)男,籍贯:山西左权,职称:馆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 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数字化智能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