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在农业科研项目库建设中的效能作用

2013-05-14 07:49张玉莲
卷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档案管理

摘 要:在项目决定生存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何建设好一个单位的科研项目库,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已经成为制约单位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档案管理没有瓜葛,实际上密切关联。通过建立“三农”问题档案登记制度,发挥档案管理的能动性作用,建设开放性项目储备库,立足从“备案”研究到“立项”研究;通过发挥科研档案的储备价值和综合应用功能,发掘传统学科优势,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实现项目成果管理方式的更新升级,这些都是促进农业科研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档案管理;农业科研;项目库建设;效能作用

我国现行科研体制以“课题制(也称项目制)”为主体,全国各地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科研院所,无不把项目作为一个单位的立身之本,围绕项目为中心,开展项目申报的前期论证与立项申请、组织实施项目研究及技术攻关、完成对项目成果的总结鉴定并申请奖励,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日常工作的三部曲与主旋律。在项目决定生存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何建设好一个单位的科研项目库,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多拿项目,多出成果,已经成为制约单位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档案管理没有瓜葛,实际上密切关联。这里就以本单位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为例,谈谈档案管理在农业科研项目库建设中的效能作用。

1 建立“三农”问题档案登记制度,发挥档案管理的能动性作用,建设开放性项目储备库,立足从“备案”研究到“立项”研究

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最大的窘境莫过于没有项目可报。以往每到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申报通知下达的时候,各单位总要召集相关研究人员来想办法、出点子,临阵磨枪,临时拼凑出几个项目来上报,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获得立项的机率很低。为了做到未雨绸缪,使项目申报更有的放矢,近年来许多科研单位纷纷建立起自己的项目储备库,并把它当作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抓。例如,我院就明确提出,农业科研要服务“三农”,要针对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建设开放性的项目储备库,把它作为申报各级各类研究项目的准备。

所谓建设开放性的项目储备库,就是要求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对农业、农村、农户遇到或报告的问题,及时登记备案,并把它纳入到科研项目储备库中;进而筛选出在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有研究价值的重要问题,然后组建专门的课题组,立即开展研究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性研究,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应对策略后,采取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办法,正式申报各级各类研究项目,争取立项,从而实现从“备案”研究到“立项”研究的过渡。这样,既避免闭门造车,解决了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又为项目储备库的建设找到源头活水;而且由于有了比较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和相对可行的研究对策,申报立项过程往往水到渠成,命中率很高。以我院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欧鳗夏季暴发性疾病病因及其综合防治研究”项目为例,该项目就是在接到水产养殖户有关鱼病报告后,从“备案”研究开始,逐步过渡到“立项”研究的。

其中,建设开放性项目储备库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备案”,即做好“三农”问题的档案登记工作,这是建设开放性项目储备库的基础,是能否找新的项目增长点的关键,同时也是后续组建专门课题组、开展科研资源配置的依据。“备案”不是机械地记录,而是能动分析和敏锐觉察的过程,因为很多时候农户报告的问题,是已经研究过并且得到解决的不是问题的问题,这就要求科研档案工作人员对单位已有研究成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其次,农户报告的问题芜杂众多,怎样辨析出哪些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以提交决策,这就要求科研档案工作人员对于农业科研发展动态有基本的了解。这些说明,科研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实际上已经兼具了科研情报收集、编发等职责功能,它无形之中对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很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 发挥科研档案的储备价值和综合应用功能,发掘传统学科优势,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实现项目成果管理方式的更新升级

其实,项目库作为科研项目的统计方法和管理手段早已存在。不过,以往所谓项目库建设主要是指项目成果的管理,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以此来展示一个单位已经取得的项目及成果的数量和级别,证明单位的科研实力,相关数据则主要应用于总结报告、报表统计、对外宣传等。换言之,以往所谓项目库建设仅仅是一个单位科研成果档案的自然记录,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课题制”的需要,必须作出更新和升级。

1.1 实现项目成果管理方式的更新和升级,首先要发挥科研档案的储备价值,发掘出传统学科的优势

体现在项目申报的具体过程中,就是要能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从传统优势学科中找到新的项目增长点。 例如,我院稻麦研究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对冬季农业开发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随着世易时移,原有研究团队的很多成员逐渐退休或实现研究转型,这一传统学科的优势也逐渐被淡忘和消退;九十年代中期,该所研究人员在查阅科研档案过程中,敏锐注意到这一学科的传统优势和研究潜力,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南方冬季农业开发”课题组,在发掘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南方冬季农业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等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因应策略和改进措施,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该课题不仅获得立项,而且研究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2 要发挥科研档案的综合应用功能,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做大做强科研产业,争取拿大项目、出大成果

以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为例,由于很多学科都与食用菌存在密切关联,而且食用菌本身属于生活消费资源,市场转化程度高,开发前景广阔,所以我院土肥所、植保所、地热所、稻麦所等下属科研单位,都分别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食用菌进行研究和开发,一时之间形成“百菇争鸣,百菌齐放”的繁荣局面。不过,从对科研档案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繁荣背后也潜存着发展规模小而全,拿不到大项目、出不了大成果,以及不良竞争等危机或隐忧。因此,整合食用菌研发队伍、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成为大势所趋的当务之急。通过调集相关单位的科研档案资料,并进行相关数据指标进行量化比对,我院最终确定整合全院食用菌研发力量的最佳方案,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与开发学科从此告别小而全的发展格局,一跃成为全院的优势学科。

随着科研改革形势的发展,目前很多科研单位都把自身内部科研项目库建设细分为项目成果库、在研项目库、已申报项目库和项目储备库四个门类。档案管理的效能作用不仅仅局限在项目储备库和项目成果库建设领域,它广泛运用和作用于科研项目库建设中的全部过程和所有门类,在当前这种项目决定生存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尤其值得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赵美婉:《浅谈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与档案提供利用》,《山东档案》2007年第7期,第19-20页。

[2]左天凤:《浅议农业科技项目库建设》,《河南科技》1998年第10期,第37页。

[3]张登宏:《行业高职院校科研项目库建设的研究》,《江苏高教》2011 年第2 期,第145-147页。

作者简介

张玉莲(1970-),女,馆员,从事科研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推西藏农业科研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以“五化、五融合”理念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规划建设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关于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基于服务质量的农业科研管理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