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爆炸区域数值模拟

2013-05-15 07:45
当代化工 2013年6期
关键词:土壤层障碍物云图

周 立 峰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还伴有少量硫化物和水蒸气等。当空气与甲烷一定比例混合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所以泄漏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一旦发生爆炸,对周围建筑、人员以及国民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天然气泄漏进行了研究。董玉华等[1]对长输管道稳态气体的泄漏率进行了计算;刘明礼等[2]研究了天然气泄漏量的方法并分析了天然气泄漏最佳检测条件;冯文兴等[3]对比分析了管道泄漏中大孔模型和小孔模型;程勇等[4]采用高斯模型分析了输气管道泄漏后气体的扩散;一些学者从安全角度对输气管道泄漏进行了数值模拟[5-8]。本文运用有限容积法,考虑在障碍物和土壤共同条件下,对天然气管道泄漏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障碍物在土壤层中和地面上时,对甲烷爆炸区域的影响。本文为埋地天然气管道的理论研究,合理设计敷设区域提供一定指导。

1 数学模型

1.1 控制方程

连续性方程:

动量守恒方程:

其中:effm为有效粘度,kg/ms;tm为湍流粘度,kg/ms;B为合外力,N; p¢为修正压力,Pa。

能量守恒方程:

其中:ES为能量源;MS为动量源;T为温度,K;t为粘滞力,N;toth 为总焓,kL/kg。

1.2 标准的运输方程

式中:kG为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动能产生项,bG 为浮力引起的湍动能产生项,MY 为可压缩湍流脉动膨胀对总得耗散率的影响。经验常数C1e=1.44,C3e=1, Cm=0.09。

1.3 物质扩散模型

式中:Si为用户定义的第i种物质的速率,Ji为第i种物质的质量扩散速率。湍流中质量扩散:

式中:tSc为湍流施密特数。

2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2.1 建立天然气管道泄漏模型

某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管长300 m,泄漏速度320 m/s管道外径750 mm,埋深1.2 m,泄漏口中心在X=150,Y=-1.2 m处,半径10 cm,土壤作为多孔介质,孔隙度0.267,密度2 600 ,导热系数为1.51 ,泄漏气体和环境温度相同为300 K,无风,天然气中甲烷含量 95%,甲烷浓爆炸浓度为5%~15%,障碍物为矩形;分为3种情况:模型1:无障碍物;模型 2:障碍物在土壤层中,障碍物宽0.5 m,高1.2 m;模型3:障碍物在地面上,宽为0.5 m,高5 m。

2.2 CFD模拟结果

无障碍物条件下,天然气管道泄漏初期5 s,天然气对称扩散,土壤层中甲烷爆炸浓度呈上宽下窄的盘子状,地上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 4.4~5.5 m处,最高达40.55 m(见图1)。管道继续泄漏至30 s时,甲烷对称扩散量增加,甲烷云图呈蘑菇状,最高可达239.66 m,土壤中最远达8.15 m,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5~6 m,(见图2)。这是因为:土壤作为多孔介质,对气体扩散具有阻碍作用,可减少气体湍能,同时具有储存能力,能储存一定量的气体。管道泄漏初期,气体做高速射流运动,由于土壤的作用,使土壤层中聚集高浓度气体,当气体扩散出土壤时,又受到大气阻力,爆炸区域较小,聚集云团外层;随着泄漏量的增加,气体湍能增大,爆炸浓度继续扩散,到一定高度时,由于相对高空速度低,而在相对低空处天然气不断积累,致使出现涡流,爆炸浓度大量聚集在高空处。

当泄漏口右侧土壤中存在障碍物时,在泄漏初期 5 s时,云团不对称,土壤层甲烷向左扩散到X=132.4处,地面上空在障碍物上出现涡,土壤层中甲烷危险浓度最远达左边22.75 m,而地面上层,涡出现在距障碍物8 m处,地上左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13~20 m处,地上右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0.3~0.5 m处(见图3)。继续扩散到30 s时,地面上空云团呈向右倾斜的蘑菇状,最高达172 m,地上左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9.8~12.9 m处,地上右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0.3~0.54 m处(见图4)。,此模型天然气扩散不对称,左端爆炸浓度范围远大于右端。对比无障碍物模型,甲烷扩散在高空中出现了涡,云图高度较低,左端爆炸浓度范围大于无障碍时泄漏模型,而右端爆炸浓度范围小于无障碍时泄漏模型,这是因为:土壤层泄漏口右端障碍物对扩散具有阻碍作用,可使甲烷在左侧不断的聚集,难以扩散,提高了泄漏口左端爆炸危险性,天然气扩散受土壤、大气和障碍物的影响,使泄漏初期障碍物上空出现涡,而不断泄漏可提高气体湍能,使涡流高度上升。

当泄漏口右侧地面上存在障碍物时,扩散初期,土壤层中气体近似对称扩散,土壤层爆炸区域上窄下宽,地面上空泄漏口左侧扩散浓度略大于右侧,地上左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4.42~5.15 m处,地上右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4.5~5 m处,地面上泄漏口左右两端爆炸区域近似相等(见图5)。持续泄漏到30 s,地面上空云团,泄漏左侧高129 m处出现涡,泄漏口右侧高144 m高处出现涡,甲烷云图最高达180 m,地上左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5.1~6.7 m处,地上右端爆炸浓度水平距泄漏口5.2~6.7 m处,地面上泄漏口左右两端爆炸区域近似相等(见图6)。此模型在土壤层中天然气近似层对称扩散,地面上泄漏口左右两端爆炸区域近似相等,这是因为:地面上空障碍物对气体向上和向右扩散具有阻碍作用,使气体聚集在土壤层和障碍物左侧,由于土壤层作为多孔介质,具有一定的孔隙度,使气体透过土壤绕过障碍物在右端扩散。

对比3个模型,同一时刻,甲烷在高空中扩散高度上,模型1高度最高,而模型3略高于模型2;甲烷在地面水平方向上,在泄漏口左端,模型2爆炸范围最大,模型1略大于模型3的爆炸范围,而在泄漏口右端,模型2爆炸范围最小,模型1略大于模型3的范围。

3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多孔介质条件下天然气管道泄漏的数值模拟,得出结论:障碍物对气体的扩散具有阻碍作用,使气体在障碍物相对来源方向聚集,并且爆炸区域在相对来源方向扩大;当泄漏口右侧土壤层存在障碍物时,障碍物可完全阻碍天然气向土壤右侧扩散,使气体大量聚集在障碍物左侧,左侧爆炸范围不断扩大,对爆炸范围影响较大,而在右侧爆炸范围则相对较小;当障碍物在泄漏口右侧地面上时,土壤层爆炸浓度呈上窄下宽,而在地面上空,虽然障碍物对气体扩散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多孔介质存在,使气体透过多孔介质绕过障碍物扩散,对气体扩散影响相对较小。对比分析了3个模型在同一时刻,对天然气爆炸范围的影响,得出结论:在高空中,土壤层存在障碍物时,甲烷爆炸范围最小;在地面水平方向上,土壤层中存在障碍物时,甲烷爆炸范围影响最大,可有效阻碍气体向障碍物方向扩散,使障碍物方向爆炸范围降低,但在另一端,甲烷爆炸范围将大大提高。

本文为了方便计算,本文采用二维数值模拟,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误差。建议学者今后对天然气管道泄漏模拟采用三维模拟,使结果更接近实际。

图1 无障碍物5 s云图Fig.1 No obstacle of 5 s images

图2无障碍物30 s云图Fig.2 No obstacle of 30 s images

图3 土壤层中5 s云图Fig.3 The soil of 5 s images

图4 土壤层中30 s云图Fig.4 The soil of 5 s images

图5 地面5 s云图Fig.5 The ground 5 s images

图6 地面30 s云图Fig.6 The ground 5 s images

[1]董玉华,周敬恩,高惠临等.长输管道稳态气体泄漏率的计算[J].油气储运,2002,21(8):11-15.

[2]刘明礼,向启贵,戴忠.管输系统天然气泄漏量计算模式及泄漏检测最佳条件的确定[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31(1):47-51.

[3]冯文兴,王兆芹,程五一.高压输气管道小孔与大孔泄漏模型的比较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4):108-110.

[4]程勇,于林,姚安林.采用高斯模型分析输气管道泄漏后气体的扩散[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4):49-51.

[5]刘延雷,徐平,郑津洋等.管道输运高压氢气与天然气的泄露扩散数值模拟[J].太阳能学报,2008,29(10):1052-1055.

[6]程浩力,刘德俊.城镇燃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及数值模拟[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1,31(2):27-31.

[7]Steven R,Hanna,Olav R,et al. CFD model simulation of dispersion from chlorine railcar releases inindustrial and urban areas[J]. Strimaiti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9,43(2):262-270.

[8]Sklavounos S,Rigas F. Simulation of Coyote series trials,part I:CFD estimation of non-isothermal LNGreleases and comparison with box-model predictions[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06,61(5):1434-1 443.

猜你喜欢
土壤层障碍物云图
不同程度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冻土区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雄安新区上游油松林土壤层物理性质研究
餐厨垃圾调理剂对果园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高低翻越
跨越饱和/非饱和土壤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基于TV-L1分解的红外云图超分辨率算法
云图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