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选拔工作应运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

2013-05-22 03:01文毕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气质类型领导干部

文毕 明

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智力测试、心理测验、履历分析、民主评议、评价中心、面试等技术,对人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工作技能、个性特征和发展潜力实施测量和评价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选拔领导干部,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是提高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可以为选拔干部、合理配置干部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有助于实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应用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必要性

1.现代人才测评技术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素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领导岗位,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技术难度和责任各不相同,对任职者的素质要求也不相同。因此,人与岗位的匹配问题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中心问题。对组织人事部门来讲,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知人善任”,实现“人职匹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全方位了解一个人的能力。人力资源实践证明,综合运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测量和评价一个人胜任岗位的能力,能够为人职最佳匹配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因此,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采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即在笔试、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心理素质的测评、评价中心技术、角色扮演等测评方法,可以对领导干部各方面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进行全方位的测量和鉴别,达到对面试者既“知面”又“知心”的目的。

2.现代人才测评技术能够为科学任用领导干部、合理配置领导班子提供科学依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领导干部的才能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现实工作中没有无能的人,只有放错位置的人。因此,必须在领导干部选任工作中,准确了解参选干部能够做什么,倾向于做什么,明确某个职位需要领导干部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具备什么气质类型,具备什么人格特征,才能实现“人职匹配”“适才适所”。通过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可以把握应试者的工作动机、气质类型等个性特征与职位发展的匹配性,在干部的任用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实现人与工作岗位的科学配置。同时,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把一位领导干部配置到一个合适岗位,还需要考虑这位领导干部与整个领导班子合理搭配的问题。通过合理配置领导干部,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首先要测评这个班子中的每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管理能力特征、性格特征,这个班子成员目前所承担的工作是否与其自身的能力特征相匹配,班子成员的领导风格与方式是否协调,班子成员的性格特点、气质类型是否互补。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获取领导班子成员的管理素质、管理风格、胜任特征等方面的信息,为合理搭配领导班子提供客观依据,使领导班子在能力上、气质类型上、性格特征上取长补短,和谐统一。

3.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有助于克服传统干部选拔方法的弊端,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改革创新。现代人才测评是一种社会活动,早已超出了甄选工具的范畴,成为传递组织人才观、选拔人才理念的重要途径,具有明显的社会化属性。现代人才测评的评价范畴具有多样性,包括德、智、能、绩、勤、体多个方面,涵盖了所有对“人”的评价。此外,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大量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为组织的人事决策和人才发展提供科学建议,有助于克服传统选拔方法的弊端,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改革创新。

二、推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大力应用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从当前各地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现状来看,尽管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得到了一定应用,但方法还显简单化,笔试和结构化面试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心理素质的综合测评、评价中心技术等尚未被广泛采用。因此,应推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大力运用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1.构建专业测评队伍,加大人才测评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力度。加强人才测评队伍的建设是现代人才测评发展的需要。现代人才测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以及专业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太少,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性人才更少,严重制约着我国人才测评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走向深入。因此,提高我国测评队伍的素质,尽快形成一支专业化的人才测评队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按照国际惯例,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考试和培训,合格者发给测评考官合格证,建立考官人才库。考官不受组织、人事和用人单位的制约,也不受地域上的限制;在专业考官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出台有关法规,作为专业考官工作的依据。

人才测评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要加强人才测评基础理论研究,使人才测评能够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要加大财政预算和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测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使人才测评技术走出高校课堂、走出科研院所,延伸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领域,探索出一套符合世情、国情、党情,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拟选领导职位题型匹配的党政人才测评技术。

2.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发展人才测评技术。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对国外测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我国人才测评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人才测评无论在理念、方法和技术上都比较成熟。加强我国与发达国家人才测评工作的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把握国际人才测评前沿的最新动态,有利于开拓视野,迅速提高我国人才测评技术水平。应实施派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合作交流战略来推动人才测评技术发展。一方面,选派业务骨干出国学习、深造,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引入国内;另一方面,与国外相关测评机构在人才测评业务、人才测评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借鉴吸收国外人才测评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人才测评的专业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3.加强对人才测评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加强对人才测评中介机构的管理。目前从事测评活动的主要是测评服务中介机构,因此,完善中介机构管理乃当务之急。其一,应该建立测评机构注册、审批制度,培育和发展人才测评市场。其二,对测评结果准确率过低、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的,要严加查处,情况严重的,取消经营资格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其三,对被测评者的测评结果应予保密,保护被测评者权益。

猜你喜欢
气质类型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气质类型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气质类型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不同气质类型的散打运动员在噪音影响下反应时变化的实验研究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北京市通州区3~6岁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及气质维度特点分析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