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自治与管理制度的契合

2013-05-24 02:03陈春勉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现代远程教育契合

陈春勉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学生自治,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学生自治意识差、自治行为弱、自治组织少、自治空间不足等现象。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材料,分析学生自治的可能性及自治问题产生的成因,就构建学生自治与管理制度的契合提出了思考建议。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学生自治;管理制度;契合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40-04

一、引言

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习形式上主要是个别化的自主学习。但要真正地实现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则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治程度。因此,学生自治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自治意识差、自治行为弱、自治组织少、自治空间不足等现象。从内因来看,主要是学生对自我主体地位不认同或自我主体意识未及时转变。从外因上看,主要有试点高校的各种刚性管理制度制约了学生自治的空间,校外学习中心不当的“导学服务”助长了学生依赖心理,学生自治制度的缺失难以实现“集体自治”等。因此,通过寻求学生自治与管理制度的契合,激发学生自治潜力,开展规范化的学习。呼吁教育机构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自治提供相对宽松的空间。促使校外学习中心建立健全导学制度,帮助学生成长为“成熟的学习者”。注重学生自治制度建设,以“集体自我引导”实现自治,对于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相关理论简述

(一)现代远程教育学生自治的内涵试述

自治的原意是“自行处理或管理”,“修养自身的德性”。因此,学生自治可以解释为:学生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实现自我教育与管理。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质,学生自治应该是: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进度、考核形式及时问拥有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和决定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使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教育模式、学习环境相适应,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综述

由于学生自治直接关乎学习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外许多学者从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出发,对学生自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1971年“美国的远程教育之父”魏德迈(C.A.Wedemeyer,美国)在针对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提出了“独立学习理论”,核心有三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教育目标和选学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决定学习进度;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独立学习理论揭示了远程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自我控制、调节和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其实质就是独立学习和学生自治。穆尔(M.Moore,美国)发展了学生自治理论,提出了三条测算学习计划的学生自治程度的准则:设定教育目标的自主权,即学习目标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选择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即学习方法、资源和媒体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选择考核方法的自主权,即考核方法的选择是由学生还是教师决定的。随之,他提出了一个由交互距离与学生自治两个维度构成的独立学习理论模型。霍姆伯格(Borje Holmberg,瑞典)在他的远程教和学的理论中认为,远程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活动基础上的。由于个体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应用的成熟、自律和独立,远程教育适用于独立学习并能进一步发展学生自治能力,等等。

在我国学术界,对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自治问题展开研究的学者不多且多发生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初期。如丁兴富教授认为,学生自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他从学生自治的本意出发,分析了远程教育学生的特点,认为大多数远程教育学生较少有独立自主学习和自治的经验,需要通过远程学习来学会自学、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学习。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自治不是远程学习的起点,而是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努力实现的目标。梁九义教授则认为学生自治不仅是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追求的目标,而应该在远程学习一开始就存在。他认为从当时的远程教育的环境看,实现学生自治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因此,院校不应过多控制学生的学习,而应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为重点。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以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温州学习中心为调研基地。问卷通过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问道(ASKFORM)发布,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对象涉及第二本科、专升本、高起专等三个层次,取回样本数532份,由问道网站(ASKFORM)自动生成数据并形成统计调查报告。

2.统计分析法。主要对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内34所试点高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统计分析,对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温州学习中心管理平台的相关数据进行取样调用。

3.文献法。通过查阅CNKI以及相关图书资料,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材料,以参考借鉴。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为“学生自治与管理制度的契合”。通过对学生年龄构成、学习技能、学习动机、前置学历、社会身份及性别等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现行管理制度下学生自治的可能性。通过分析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特点、学习支持服务现状以及34所试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考察学生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系列的调查与分析,着重从构建合理管理制度以契合学生自治的角度展开思考、提出建议,以达到更好实现教育目标的目的。

四、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一)学生年龄构成调查分析:较为成熟的心智是学生自治的心理保障

课题组对温州学习中心532位学生的年龄构成情况进行了统计,情况如表1。这说明现代远程教育受众的广泛性但向年轻化集结。在这个大跨度的学生群体中既存在着心理活动复杂、自治能力不一的个性,又呈现出思维较为成熟,独立性较强的共性。由于多数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他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我设计能力、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能力比较强,因此。有较强的自治意识与自治能力。

(二)学习技能调查分析: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学生自治的技术支持

课题组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了调查。在递交的532份样本中,有79.32%的学生表示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有70%的学生表示能熟练地进行Windows系统操作,能利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ottice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辑、表格处理、幻灯片演示等应用,能利用IE浏览器和Outlook等软件进行网页浏览、搜索查询、收发E-mail等技能操作。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具备了较为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为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开展学生自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强烈的学习需求是学生自治的内在驱动力

课题组以“你报读现代远程教育是出于何种目的?”为题,对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共有1185人次选择了课题组提供的选项,情况如表2。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动机以功利性为主,多样化特点十分明显,综合起来无非出于三点需求:一是获得学历文凭以满足社会对其资格的要求,二是提升自己文化素质以适应工作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通过系统学习活动发展自身兴趣爱好。学习需求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学习动机激活的心理因素,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而成为学生实现自治的内在驱动力。

(四)前置学历调查分析:传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生自治的主动性

课题组对429位专升本学生的前置学历进行了统计。发现318人来自各类全日制学校,占总数的74.13%;70人毕业于各类函授教育,占16.32%;13人毕业于自考,占3.03%;28人毕业于网络教育,占6.53%。这个数据表明,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多数学生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环境下取得前置学历的,因而容易把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带到现代远程学习中来。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导学教师、疏于规划学习、忽略行为调控等。

(五)社会身份及性别调查分析:尖锐的工学矛盾冲击学生自治行为的实施

532名学生社会身份构成如图1,女生、男生分别为316人,213人。这些数据表明:现代远程教育对象主要是成人在职人员,学生群体向企业集中,而且女性人数多于男性。由于成人在职学生肩负着社会、家庭、学习的三重责任,因此,工学矛盾比较尖锐,学习时间只能是零碎、分散的。企业员工在生产旺季面临着精力不济、学习时间缺乏等问题。女生还要面临生育等人生大事。多重的社会角色使学生在时间管理、精力分配及注意力指向上难以科学安排,当工作、生活、学习三者出现冲突、难以平衡时,学生往往会采取挤掉学习时间或改变学习规划来解决三者的矛盾。

(六)学习支持服务状况分析:过度的学习支持服务限制了学生自治潜力的激发

现代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通过校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技术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考试支持服务甚至学习心理支持服务等。课题组就学习支持服务情况展开了调查:“在学习过程中,你最希望学习中心提供哪种服务(单选):A.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指导,B.学习重点、难点辅导,c.及时传递高校或学习中心的有关通知,D.提供作业答案,E.提供考试资料,F.最好能全部包办。其中,选F项的占65.79%。这说明,学生的自治意识相当薄弱。为迎合学生的需求,一些校外学习中心对学生学习各环节进行大包大揽。为减少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些校外学习中心也往往采取过度支持服务的行为。这些做法实质上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权,容易导致学生对自己主体地位认识的偏离与异化。不仅限制了学生自治潜力的发挥,助长了学生依赖的思想,同时也偏离了学习支持服务的轨道。

(七)远程学习及学生特点调查分析:个体的分散影响自治组织的组建及活动

目前,在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群体中最为常见的自治组织为基层班委,缺乏学生会、团委、党支部、专业学团等组织。自治组织模式单一,活动次数少、内容贫乏,参与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网络学习推翻了传统学校的围墙,学生群体的分散性取代了集中性,人际交往的虚拟性多于现实性。因此,自治组织的组建较为困难。二是学生生源构成复杂。年龄跨度大、知识素养不一、社会身份不同、区域分布广、部门差异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自治组织的组建及活动缺乏热情。

(八)教学管理制度调查分析:过于刚性的管理制度缩小了学生自治空间

课题组对奥鹏公共服务体系内34所试点高校的部分教学制度进行了调查统计,情况如下:在学分管理制度上,各高校均规定了由必修课与选修课构成的最低毕业学分。以设有专升本层次行政管理专业(或公共事业管理)的2l所试点高校为例,9所高校不设选修课,6所高校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学分等同于必需完成的学分,只有6所高校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学分大于必需的选修课学分。这说明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课程选择自主权,不能以自身的需要与爱好选择课程。

在学习年限上,各试点高校均规定了修业年限。以专升本为例,34所试点高校有29所规定为2.5~5年,占总数的85.29%。这对于处于婚恋高峰、事业打拼期的年轻人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压力。

在考核制度上,考核体系基本上由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10%~30%,主要是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的离线、在线作业以及生产实习报告等。终结性考核成绩占70%~90%,主要采用集中型纸介考核的方式,学生不能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地点;同一门课程的考核形式单一,学生没有权力选择考试形式;考核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不注重实践。因此,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考试自治权。

五、思考与建议

学生自治是现代远程教育本质要求,相关管理制度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目标的规范性文件,只有二者达到内在的一致,达到双方的契合,才能促使学生有效地开展学习,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一)激发成人自治潜能,开展规范化的学习活动

课题调研的现代远程教育属于学历教育,它有着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因此,必然对学习的过程有着规范化管理,对学习结果有着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学生只有在规范化、约束性的管理制度下开展自治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由于成人学生有着较为成熟的主观条件,因此,建议通过以下的途径激发起学生自治潜能,开展规范化的自主学习活动。第一,转变学习理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主动改变传统学习经验,树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重构积极的学习情境,科学规划学习进程,以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学分制的管理制度。第二,科学处理工学矛盾,及时根据三种社会角色的转换而灵活调整自身的主要任务。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潜在的“暗时间”,合理串联分散的“碎时间”,适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开展随时随地学习。以适应现代远程教育考核制度对学习时间及学习内容的要求。第三,正确认识刚性管理制度带来的压力,促使自身激发自治意识,利用自治能力,开展自治行为。

(二)构建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提供宽松的自治环境

试点高校要发挥学分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善管理制度过于刚性的要求,遵循成人学生的特点,构建更为开放、宽松的环境。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应考虑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增加选修课程的门数,让学生能充分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在学习年限上,要充分考虑成人在职学生的工学矛盾,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推行“学分银行”,使教学计划保持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设计自己的学习进程,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在考核体制上,要冲破以理论知识为尊的思想,打破传统的评判标准。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结合成人教育的规律,探索建立更加多样化、人性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考试制度的深度结合,减少纸质考试方式,提高机考比重。建立题库制,改变刻板的“一卷定考”方式,实现随机抽卷考核。提高形成性考核成绩比重,降低终结性考核的权重,实现成人在职学生“减负”。注重实践性开卷考核,弱化以理论知识为本的闭卷考核,实现知行统一的教育本质。采用滚动式的考试方法,建立多时段开考的机制,实现机动的时间选择等。总之,让学生能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时间上拥有宽松的自主选择权。

此外,试点高校还应健全学习评价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记录实时学习长度来督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将实时学习时间列入考核评价的范围。

(三)建立健全的导学制度,培养学生自治意识与能力

导学是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引导不成熟的远程学习者逐步实现学习自治,从而成为真正独立自主学习者的重要工作。因此,教育机构(特别是校外学习中心)要走出学习支持服务的误区,建立健全导学制度。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过硬、懂管理、善服务的导学教师队伍。其次,要完善包括导学习理念、导学习情结、导学习信心、导学习技巧、导学习规划、导学习重点等在内的导学内容。再次,要注意导学时间与方式的选择,使导学工作不仅要立足于新生入学之初,还要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不仅要重视集中式的导学,更要注重个别化的指导;不仅要采取面授式的导学,还要利用现代通信工具进行导学。总之,通过导学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实施,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划、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实现自我引导。促使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调节学习进程、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实现自身学习与所处的环境达到最佳的协调。

(四)建立学生自治制度,实现学生集体自我管理

学生自治绝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监督也是实现学生自治的另一种途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而不治”的弊端。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根据自身教育模式的独特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班级构成的虚拟性等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学生自治制度。由于学生自治组织是教育机构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它产生于学生,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现实需要。因此,建立由学生民主产生或学生自荐产生负责人的自治组织,是实现学生自治制度有力的组织保障,例如:成立学生会,实现团队管理与自我管理;成立学生党团组织,发挥党、团员领头雁的作用;建立精干的班委,提升学生的凝聚力;成立学习小组,实现共同规划、学习互助、利益互惠;成立专业性学术团体,共同探讨工作、学习中的难题。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及学习特点,成立更加灵活多样、广泛自由的学生组织,如成立地域性、行业性、爱好型的自治组织甚至是问题型的自治组织等。如果上述学生自治组织负责人具有成熟学习能力、较强自控能力、良好组织能力与出色的领导力,那么,就容易凝聚集体力量,达到集体自治、集体进步的目的。同时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如果把自治组织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领导学生自治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现代远程教育契合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严格管理”与“学生自治”:民国著名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逻辑与当代启示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强国兴邦?青年担当
无线网络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探索
云计算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