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针刺牵引治疗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3-06-07 10:04李其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手法腰椎

李其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12

推拿配合针刺牵引治疗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李其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12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LIDP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针刺与腰椎牵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推拿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与腰椎牵引基础上加用推拿能提高LIDP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腰椎牵引;针刺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LIDP的治疗方法中针灸与腰椎牵引疗法是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作者在针灸与牵引疗法基础上加用推拿方法治疗LIDP病人5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胡有谷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如下LIDP诊断标准:①青壮年多见;②患者曾有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慢性腰痛史,起病前有感受风寒湿史;③腰臀部疼痛及下肢部放射痛,腹压增加(如咳嗽)时疼痛可加重;④查体见脊柱不同程度侧弯,腰曲变浅或消失,椎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异常,下肢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肌力减弱;⑥X线检查示腰曲变浅或消失、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CT或/和MRI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以及用于疑似病例的排除诊断。

1.2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符合上述LIDP诊断标准,且经CT确诊或者MRI确诊的102例患者。患者病程均超过1天,并排除以下情况:①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以上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④精神病者;⑤巨大椎间盘突出,并伴有剧烈疼痛或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出现大小便失禁或出现明显肌力下降等;⑥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⑦合并腰椎滑脱或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⑧严重腰椎椎管狭窄或有较大的骨赘等。随机将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突出部位、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表(例)

1.3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卧床休息,腰椎机械牵引与针刺疗法。牵引时取仰卧位,将患者胸部与骨盆固定于牵引床上,根据患者体重、病情、体质设定牵引力,牵引力一般为体重(kg)的1/4~1/2,每次20min,1次/天。针刺时取穴:阿是穴、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环跳(病侧)为主穴,根据病情远端取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昆仑等穴加减。患者取侧卧位,病侧在上,充分暴露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进针,针刺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每隔5分钟行针1次,20分钟后取针。1次/天。②观察组:在对照组所用方法基础上另予推拿疗法,方法大致如下:腰椎牵引结束后,嘱患者休息10分钟左右,然后俯卧于治疗床上,用按、揉法为主施于腰背部、臀部及下肢部,然后按揉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最后重点用指压法或肘按法、弹拨法等重手法刺激阿是穴、肾俞、志室、腰阳关、大肠俞、环跳,以局部穴位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宜。最后用推法、揉法和擦法等放松手法结束治疗。每日1次。③两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3]制定疗效标准:优: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阴性,能正常参加社会工作。良: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部分消失、腰部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能正常参加社会工作。可:有轻度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直腿抬高试验可疑阳性,恢复部分社会工作。差: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无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正常参加社会工作。

2 结果

治疗后,采用χ2检验,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LIDP是临床常见的疾患之一,其发病主要是由于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腰椎间盘各部分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后,又由于受到外力的不良作用,致使椎间盘的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随之向正后或后外方突出,导致髓核组织压迫和刺激脊神经根,使局部产生炎症、水肿,从而使腰部发生疼痛,受累神经支配的臀部、单侧下肢或双下肢发生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机械物理牵引是治疗LIDP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牵引的作用,可使相对变窄的椎间隙略增宽,从而使前后纵韧带的张力及椎间隙的负压增加,有利于髓核的还纳或改变其突出的方向,以减轻或者解除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4]。有研究证实,腰椎牵引可使变窄的椎间距平均增宽1.34mm,并能使病变部位的椎间盘内压下降而产生负性压力,有利于髓核的还纳[5]。

针灸疗法也是本病重要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祖国医学“腰痹”、“腰腿痛”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腰部经脉损伤,经脉痉挛,痹阻气血,气血运行不畅,以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气血亏虚,以致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采用针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的方法,能加强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治疗作用。另外,针刺还可以益气生血、补肾强腰,使气血足而筋骨得以濡养,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推拿是中医又一特色疗法。该方法治疗LIDP,主要是通过手法直接作用于病变经络及局部组织,其治疗的关键并不是使突出的髓核还纳,而是通过手法的作用改善椎间盘及其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以利于炎症吸收,改善水肿的情况,并减少炎症对神经的刺激。且通过局部弹拨、点压手法刺激和运动关节类手法,还可剥离粘连,减轻肌肉痉挛,整复错缝的小关节等。

通过此次对比研究,推拿手法配合牵引针刺较针灸联合牵引治疗效果为优(P<0.05)。观察组所采用的综合疗法既有利于减轻或者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肌肉粘连,整复紊乱小关节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M].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3(5):52-53.

[4]何才勇,陈文华.椎管内注药加牵引合并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1):16-18.

[5]陈裕光,李佛保,黄承达,等.牵引下腰椎间盘突出的椎间距及间盘内压测量研究[J].中华理疗杂志,1994,17(2):86.

R244.15

A

1007-8517(2013)22-0021-02

2013.09.2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手法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层递手法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七步洗手法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