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

2013-06-07 10:04李炯弘万伟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白头翁汤加结肠镜

李炯弘,万伟萍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

李炯弘,万伟萍

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目的:观察用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和对照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77.7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效果。

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大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易形成弥漫性溃疡和假性息肉为主的炎性结肠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它的主要特点是慢性、多发性、反复性,慢性结肠炎主要侵袭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与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精神刺激和神经过敏、食物过敏、自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1]。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者黏液便、便秘、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本病易缠绵不断、反复发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就诊的病人多为40岁左右的患者。60例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8.0±5.8)岁;平均病程(2.0±5.0)年。对照组27例,男l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5.0±4.6)岁;平均病程(1.5±5.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灌肠方组成:白头翁15g,黄柏10g,秦皮10g,黄连10g,败酱草15g,半枝莲15g,五倍子15g,白花蛇舌草15g,石榴皮15g,槟榔15g,防风15g,白术15g,地榆15g制成汤剂,共煎水1000ml,放置至20~30℃,保留灌肠,每次60~100ml,每日2次,连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每次1.0g,每日3次,连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灌肠方法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将灌肠液加温至20~30℃左右,用小枕抬高臀部10~15cm,选择左侧、右侧或仰卧位,用60ml注射器抽取药液,接一次性细肛管,插入肛门内约15~20cm,推注药液后,嘱患者卧床休息1~2小时,尽量避免直立活动,每次灌肠药液60ml,逐渐增加至100ml,每日2次,连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5天,再行第二疗程,2~3个疗程后复查电子结肠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疗效标准

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2]。近期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粘膜正常,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粘膜轻度炎症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所见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3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等症状及结肠镜检查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综合疗效评定比较[n(%)]

在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总有效率还是显效率来对比,治疗组都要优于对照组。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采用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比口服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为有效。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治疗常以口服药物为主,尚能控制病情,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高,溃疡性结肠炎久泻型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范畴[3]。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除一般辅助治疗外,主要有两种:一为口服给药,另一为局部给药。口服给药主要为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长期服用易引起肝肾及血液系统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口服用药存在一定的弊端,相比而言,局部用药及保留灌肠具有一定优越性。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以腹痛、慢性腹泻,排粘液便、血便为主,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或持续性发作。祖国医学认为属“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是饮食不洁,湿热蕴结肠中,日久不化,酝酿成毒,损伤肠壁脂络,血热互结,发为脓血下痢,发病机制是脾肾两虚、湿热阻滞大肠,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脾、肾亏虚,标实乃湿、热、瘀、毒壅滞大肠[4]。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与饮食失调、情志失和导致肝郁脾虚,湿热蕴结,久痢久泻则致脾肾两虚也有关。诚如《灵枢·痈疽》篇云:“发热不止,血热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景岳全书·泄泻》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矣[5]。”,由此可见,水谷停滞,日久遂成泄泻,素体脾虚为主要致病原因。因此本病的中医治疗应该侧重在清热化湿、健脾止泻。

保留灌肠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局部疗法。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文写到:“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本文所选方剂乃白头翁汤加味而成,方中君药白头翁味苦性寒,归大肠与肝经,能入血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6];臣药黄柏与黄连,性味苦寒,清湿热、厚肠胃,具有抗菌、抗溃疡、抗病毒、抗炎、抗腹泻等作用,两药共助白头翁清热解毒、燥湿治痢;秦皮苦寒偏涩,归大肠经,主热痢下重,四味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而本方中败酱草、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肠粘膜具有收敛止泻止血的作用;五倍子具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的作用。《本草拾遗》中提到:“治肠虚泄痢,热汤服”;石榴皮酸、涩,温,归大肠经,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榴皮对各种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槟榔主治虫积,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治痛风和抗真菌等作用;白花蛇舌草甘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现代药理认为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和增强吞噬细胞活力,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防风为风药,胜湿助白术以止泻;地榆功专凉血解毒,收敛止血,扶正固本,诸药合用清热化湿、健脾止泻,切中溃疡性结肠炎虚实错杂的基本病机。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直接作用病变部位,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值得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1]胡正聪.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12(26):869.

[2]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3]张书琴,刘耀东.参苓白术散治疗久泻性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6(17):100—101.

[4]黄爽姿,皮茂,宾东华,等.中药灌肠配合内服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4(4):81—82.

[5](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篇》[Z].

[6]梅国强.伤寒论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4-385.

R259

A

1007-8517(2013)22-0049-02

2013.09.16)

李炯弘(1963-),男,云南昆明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肛肠外科临床工作。E-mail:kmysljh@163.com

猜你喜欢
白头翁汤加结肠镜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白头翁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我和白头翁的“战斗”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想改名的白头翁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不同产地白头翁药材的有效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