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东台

2013-06-10 03:31孙正文东台市档案局江苏东台224200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东台苏北陈毅

孙正文(东台市档案局,江苏东台,224200)

统战会议

1940年10月初,新四军第一、二、三挺进纵队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取得了黄桥决战的重大胜利,为开辟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0月8日,东台城第一次解放。中旬初,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陈毅来到东台,在红兰别墅(今东台磊达宾馆内)召开了一次台城各界人士会议,应邀参加的有清末翰林夏寅官、清末举人张星槎、工商界代表顾树五、程种仁等数十人。陪同陈毅参加会议的有管文蔚、彭冰山等。陈毅身着栗色皮夹克上装,足穿皮鞋,身材魁梧,神采奕奕。

会上,陈毅首先自我介绍,接着代表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祝贺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诞生,并向大家介绍了县长彭冰山的情况。彭冰山是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原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民运部长,他希望各界人士鼎力支持政府的工作。

陈毅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着重阐述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他说:“我们搞统一战线,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我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一致对外。”“国民党里有人说我们是‘异党异军’,什么异党异军,国民党顽军专搞打家劫舍,枪口对内,那叫什么党?什么军?”“这只能说明顽固派在蓄意制造分裂,排除异己,积极反共,消极抗日……”陈毅的讲话,义正言辞,深深打动了与会者的心。各界人士看到陈毅口才雄辩,有胆有识,所言句句在理,而且这样平易近人,都由衷地佩服。对共产党人渐渐消除了怀疑态度和各种恐惧心理,表示拥护民主政府,接受共产党领导。

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东台历史上第一次统战会议,为打开统战工作局面奠定了基础。

1942年,陈毅和张茜在苏北

途中遇险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任代军长,并于1941年1月25日宣誓就职。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二),陈毅带了一个警卫班,乘坐一艘小汽艇前往一师驻地东台。下午四时许,小汽艇行驶到草堰镇附近,汽缸突然爆炸。这时,驻草堰附近的一师二旅卫生部的同志,听到一声巨响,接着又是噼噼啪啪的响声,大家以为有敌情,卫生部部长唐求立即派陈副官带一个通讯员前往侦察。不一会,陈副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陈毅乘坐的汽艇着火,陈毅正站在河里指挥灭火。唐求听了报告,立即找来棉衣,并写了一张便条叫陈副官带人立即赶去,请陈毅来卫生部休息。卫生部的同志将陈毅等接到住地,送来热水,唐求还送来药片给他们服用。陈毅对唐求说:谢谢你给我送来了衣服,药不用吃了。现在药品紧张,遭了一点风寒没啥子关系,给烧点姜茶喝喝吧!

天黑时分,驻东台城二旅司令部来电询问陈毅的行踪。唐求汇报了情况,驻东台的军政首长当即研究,决定由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主任管文蔚于次日晨乘专轮前往一师二旅卫生部迎接。第二天上午专轮到卫生部后,管文蔚向陈毅表示慰问,见陈毅穿一身战士服,管文蔚便问唐求为什么不找套干部服,唐求回答说没有干部服。管文蔚深表歉意,陈毅连声说没关系,人家是看我人不是看我衣服。谈了一会陈毅提出立即赶赴东台。管文蔚陪同陈毅一行又登上了专轮。

胸怀坦荡

专轮抵达东台,欢迎人群早已列队在下坝码头。粟裕、陈丕显等领导同志迎上前去,表示欢迎和慰问。陈毅指着自己穿的一身战士服风趣地说:“我刚上任就出师不利呀!”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到码头欢迎的还有地方党政军领导及各界人士代表百十余人。陈毅和师部及各旅负责同志一一握手。当握着二旅政委刘培善的手时,刘热泪盈眶,紧握着陈毅的手紧紧不放,连声说:“我对不起你!”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刘培善在湘鄂赣边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时任游击三纵队政委。1937年秋,抗战开始不久,陈毅奉命赶到湘鄂赣传达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并要求该部出山待命整编。刘没有思想准备,一听很气愤,误以为陈叛变投敌,假传“圣旨”,扰乱军心,要立即绑杀陈毅。这时陈毅威武不屈,据实力劝,并说:“你们杀我一个人是小事,可贻误了民族的大事,全党的大事,这个责任你们负得了吗?我是党中央派来的,你们赶快把党代表找来见我……”当时党代表不在,刘培善等也未敢轻易下手,只是把来人先软禁起来,并严密监视。陈毅一直坚持要会见党代表,并竭力宣传实行国共合作的道理。后来党代表回来,听说中央派人来了,并被软禁,便前往看个究竟。一见面,党代表大吃一惊:“啊!陈毅!”原来党代表和陈毅认识,并一道开过会。经介绍后,刘培善才认识到来人确是中央派来的陈毅。这时,《江西日报》也公布了南方各省边区的红军整编为新四军的消息,刘知道是冤枉了陈毅,于是立即释放,并表示接受中央指示,下山听候整编。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三四年,可刘一直感到内疚。抗战开始后,刘多次在陈毅指挥下作战,深感陈毅在全军威信很高。这次,又能亲眼看到陈毅身负重任,亲临东台,心情既激动又惭愧,紧握陈毅的手,表示崇敬和歉意。

陈毅看出了他的心思,用力晃了晃刘培善的手,慰勉地说:“老刘啊!你还记着那件事吗?在当时复杂的斗争环境下,你的阶级观念很强嘛!你是个好同志。”陈毅胸怀坦荡,不念旧嫌,一派大将风度,使刘培善深受感动。

军民大会

1月30日上午,在城北大操场召开了军民大会。到会的有粟裕、陈丕显、管文蔚、刘炎、钟期光、叶飞、王必成、刘培善、陈时夫、陶勇、吉洛等领导同志。会场布置庄严。警卫部队紧靠主席台,后边有数千群众和战士。陈毅坐在台上,戴着皮帽子,脚上穿着一双松紧口鞋。

大会开始了,陈毅激昂慷慨地传达了中央军委1941年1月20日的命令和22日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精神,宣布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陈毅在讲话中表示,“我们要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陈毅还问大家:“要不要过好日子?”人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要。”陈毅又说:“对!我们要过好日子。我们要按照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把斗争进行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到那时,每个人都有好日子过……”陈毅的话振奋斗志,鼓舞士气,大大增强了军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陈毅讲话后,部队文工团化装演出。其中有一挑花担的节目,演员乐呵呵地扭近陈毅身边,亲热地把花担向陈毅碰撞,陈毅像小孩子捉迷藏似地躲来闪去,乐得大家前俯后仰。

招待晚宴

1月30日晚上,东台县商抗会与各界开明士绅为了表示对陈代军长的热情欢迎,在新安会馆特设晚宴招待。

陈毅一到场,大家都起身致敬,欢迎陈代军长光临。陈毅抬起手,示意大家坐下,自己也坐到位子上。桌子上酒菜十分丰盛,陈毅看后,指着桌上酒菜,对旁边的人说:“这样太浪费了,我们刚进城,不好嘛!国难当头,大敌当前,我们还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语气诚恳又严肃。粟裕接过话来说:“这是商抗会和城内的开明士绅对我军的一片诚意。”陈毅会意地点了点头,爽朗地一笑:“谢谢各位的盛情啊!”

宴会结束后,人们议论了陈毅在宴席间和粟裕等同志的对话,总打内心感到这是陈毅对我们部队、机关的关怀和爱护,给我们敲的一次警钟,要我们入城后防微杜渐。这件事,许多老同志一直记在心中。

形势报告

1月31日,苏北区党委、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把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命令,全文翻印并张贴到城乡各处,号召全县人民和军队一致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的罪行。同时,又在东台城郊的二女桥洪家油坊的广场上,召开了一次规模盛大的报告会。

陈毅向到会的军政领导作了《当前形势和今后斗争任务》的报告,揭露了蒋介石反共分裂,对日妥协投降,对全国人民和进步人士残酷镇压的阴谋,阐述了我党我军对抗战的态度。

陈毅讲话声音洪亮,在临时搭起来的讲台上边走边讲,还常助以手势,不时引起全场热烈鼓掌。报告结束时,陈毅还向大家介绍了刚从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的梁朴(即饶漱石)。接着陈毅又讲了一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袭击我们新四军军部北移部队及我军英勇作战突围的情况,号召大家高举抗日旗帜,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

唐洋小住

1941年3月下旬,陈毅和张茜在东台县唐洋、许河、三仓一带活动,在唐洋先后住了大约一二十天时间。

张茜搞民运工作,经常找唐洋小街老保长王丙乾一起串门走户。她剪着短发,一身普通妇女打扮,脚上穿草鞋。每到一家,都和群众促膝交谈。久而久之,她同群众建立了感情,群众同部队也更亲近了。

陈毅很关心部队的生活,常常专门抽空到陈继广家查看设在那里的伙食房,问伙食搞得怎么样,吃得饱不饱,群众关系处得好不好。还向周围群众问寒问暖,感谢他们对部队的支持。一次,陈毅从伙房走后,群众就问炊事员:“刚才来的什么人?”炊事员告诉他:“这是我们全军的首长。”

清明节前后,部队准备由唐洋小街转移到新河边。撤离之前,召开了军民大会。部队全体官兵及小街的群众四五千人参加了大会。会场设在唐洋小街王卓如家门口,大场上临时搭了一个台子。

这天天气晴朗,春风吹拂,一大早部队就提前开饭集中。会场周围,警卫员很多,岗哨从小街布置到李堡,戒备森严。

会议开始,陈毅穿着整齐的灰色军衣,健步走上讲台,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作形势任务报告。陈毅首先代表军部向全体官兵表示慰问,向全区群众表示敬意,然后深刻地分析了抗日形势、任务,重点讲了两句话:“团结人民,打击敌人。”为什么要团结人民?团结哪些?怎么团结?为什么要打击敌人?敌人指哪些?怎样打击敌人?说理透彻,深入浅出,鼓舞人心。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台下秩序井然。报告结束后,司令部就转移到新河边去了。转移之前,陈毅还特地关照后勤部门宴请唐洋小街的几位开明绅士及头面人物,请他们转达部队对唐洋人民的谢意。

猜你喜欢
东台苏北陈毅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鱼汤面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抗战时期苏北民众对新四军的认识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