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老师的“傅雷式家书”

2013-06-15 18:15玉林
人生十六七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家书老师学生

玉林

天使老师的“傅雷式家书”

玉林

她用27万字的“家书”来对话学生成长路上的阵痛。因材施教的心语,纯净水一样的文字,陪伴学生茁壮成长。

寻找教育的新方法

于洁出生于教育世家,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昆山城乡接合部的一所初中当语文老师,而且是班主任。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于洁,曾尝到过调皮学生的“下马威”。气急之下,她甚至当众摔过茶杯,但这似乎解决不了问题。

“学生不喜欢听老师讲空洞的大道理,我怎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想了很久,她认为,书信也许是一种好办法。

于洁第一次给班上的学生写信,是20年前,写给一个人称“棉花糖”的男生。

这个男生性格急躁,成绩一般,不问老师也不向同学请教;上课从不提问,班上组织活动也没兴趣参加。更重要的是,他一到考试就生病,甚至连期中和期末考试也不参加。

那天下午放学后,于洁看见“棉花糖”在拖地。“他非常认真,连角落里的一点灰尘都不放过。当时我就想,应该和他好好交流一下。”

第二天,于洁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棉花糖”写的是《心中的一缕阳光》。他写道:“我从小就非常害怕考试,越怕越失常,为此挨过多少批评。不过,妈妈偶尔也会鼓励我几句。在我心中,妈妈的鼓励就是我心中的一缕阳光,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还有些许温暖……”

于洁被触动了。她拿起笔,在作文后面写了一段评语。“那天,你为班级认真拖地的举动,让我看到了你身上极富魅力的一面。我愿意成为你的好朋友,愿意成为你心里的第二缕阳光。”

很快,班上的同学都发现“棉花糖”变了,上课主动提问了,功课好起来了,考试时也不再生病了。初三下学期,“棉花糖”主动要求每晚推迟半小时回家,和寄宿生一起上自习。半年后,成绩中等偏下的他,考上了苏州市最好的高中。

这件事情,给了于洁很大的启发。

于洁说,当老师是一门艺术,“有事找学生谈话,我从不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去,而是让他们陪我去操场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能放松地谈心。”

更多的时候,于洁还是喜欢用书信的形式和别人交流,“有些问题,谈话当时效果还不错,谈完之后学生就会忘记。书信不一样,他们可以随时拿出来看,即使一时没有明白,过些日子再看就会明白了。”

学生写来小纸条:“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

爱在细无声之中

几年后,于洁调到了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初中部。

一天中午,于洁听数学老师说,班上有个女生抄同学的作业。当天下午,于洁给那个女生写了一张纸条:“在学习上,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忙的?我相信,你以后再也不会抄作业了。我知道,你是个很好的女生,是会力求上进的,你说呢?”

第二天,那个女生在走廊里塞给于洁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看我的吧,我不会让您失望的。”在期末考试时,这个女生的综合成绩排进班级前十名。

“不能轻易把一个初中生的行为上升到道德层面,一个老师,如果看学生的眼光能尽可能地柔软一些,效果往往会意想不到。”于洁说。

小胖是一名小个子男生,做事拖沓,有一次,班长当众批评小胖:“你能不能提高一下做事效率啊?”这弄得小胖非常不开心。

第二天,于洁给小胖写了一封信,夹在他的作文本里。信上写道:“有一件很小的事儿,带给我很大的触动。那次,检查卫生的同学进入班级时,你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张吹落的小纸片,于是抢着把它捡了起来。我真的好感动。在你的内心,有多么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样的你,一定是可以委以重任的。我相信自己的感觉。”

第二天上午,小胖在去食堂的路上,塞给于洁一张纸条。“于老师,昨晚看你的信看了很久……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那天晚上,于洁还收到了小胖母亲发来的短信。“于老师,看了你给孩子的信,很感动,真的。”

用“互动本”安慰学生

于洁有个习惯,每到新学期就会给学生们发个小本子,用来记录他们在学校里一周的表现,并让家长看过之后写上意见再反馈给班主任,形成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于洁把这个小本子称作“互动本”。于洁没想到,这个小本子竟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2007年9月底的一天,梅晓玲的爸爸出国返家途中,遭遇车祸当场身亡。悲痛欲绝的梅晓玲哭着告诉于洁:“老师,我最不能接受的,是爸爸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突然离开了……”

那几天,于洁总想给梅晓玲写封信,安慰这个14岁的女生。她拿出梅晓玲这两年来的“互动本”,发现家长留言的部分,全是她爸爸的笔迹。三天后,于洁捧着四本经过精美包装的“互动本”来到梅晓玲家,并告诉她:“这上面有你这两年来的成长记录,更有爸爸对你的期望。我想,这也许能算作是爸爸给你的留言吧。”

捧着这四个特殊的笔记本,梅晓玲扑倒在于洁怀里,说:“老师,这些笔记本对于我来说,是无价之宝……”

于洁一直认为,对于初中生来说,特别时候的一些书信,对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一位副班长的经历,是极好的例子。

这个叫作陈沁的女生,性格好强又有点自卑。于是,当陈沁一次考试失利后,于洁给她写了这样一封信。“老师知道,你在小学一直非常优秀,只是到了初中后不太冒尖了。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很心疼。试一试,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说不定就会有所突破。希望你能够快乐,你的快乐,对老师很重要!”

这封信发出后,于洁没有收到陈沁的回信。但她发现,陈沁不再为了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着急了,还与一个成绩拔尖的同学结了对子。一年后的中考,陈沁取得了全市总分第16名的好成绩,被当地最好的一所高中录取。

毕业联欢那天,陈沁给于洁发了一条短信:“您写给我的一个个文字,里面透着一缕一缕情感,已经慢慢地渗透我的内心深处。能做您的学生,是我的荣幸。”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

感受到书信交流的特殊魅力后,于洁还会发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班上有一位安徽来的学生,叫吴小昆,父母都是进城务工人员。2008年10月的一天,于洁发现,因乡音太重,吴小昆常被同学取笑。考虑再三,她决定专门拿出一堂语文课解决这个问题。

那天,于洁提前准备了幻灯机和图片,然后通过一幅幅苏州城市建设的画面,给学生们上了特别的一课。“每个城市都有为了城市建设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同样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却背负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艰辛。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也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课后,很少给学生留作业的于洁,那天破例留了家庭作业——给班上的6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写一封信。

三天后,于洁收到了吴小昆写来的一张小纸条:“未来,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以‘我是于老师的学生’而骄傲!”

“只要是我的学生,都应该受到一样的关爱。让每个学生享受到被关注的幸福,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于洁的想法非常简单。

学生的信让她感动

从教21年来,于洁无数次感受到了学生的爱。2010年教师节,于洁感动得“一天流了好几次眼泪”。

那年下午,第一堂课是语文课。于洁走进教室,她奇怪地发现,应该是朗读时间,班上却出奇地安静。她纳闷地走上讲台,正要打开课本,一个男生手捧鲜花,站在了她面前,说:“于老师,全班同学祝您教师节快乐!”

于洁更吃惊了,学校地处郊区,附近连商店都没有,他们从哪里弄来的鲜花?班长告诉她:“我们让家长从市区买好,专程开车送到学校的。”

紧接着,这个男生又递给于洁一个漂亮的笔记本,说:“全班同学每人给您写了一段话。”

于洁惊诧地打开笔记本,只看了几页,就红了眼圈。

第2页上,一个学生写道:“于老师,在我们心中,您是一位天使老师。”第5页上,一位学生写道:“今天,您用特别的方式,爱着我们每一个学生;明天,我会用全部的热情,去投身社会,拥抱未来……”

看到这里,于洁转过身去,因为她“感动得快要哭了”。40多个学生,把他们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自己喜爱的老师。

当天晚自习课上,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于洁再次打开那个笔记本,一页页地翻看。看着看着,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晚自习结束后,于洁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有你们,我是幸福的!

27万字的“傅雷式家书”

为与学生及时交流,于洁开通了名叫“三年的缘”的博客,记录自己和学生之间的点滴故事。至今,她的博客点击量已经超过了60万人次。

2011年6月,于洁把学生的优秀作文结集出版,名为《樱桃红了》。之后,她还把自己20年来给学生写的近27万字的书信汇编成书,名为《草尖上的露珠》,该书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在这本书的《序一》中写道:“这本书,某种程度上和《傅雷家书》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它没有父爱的严厉,只有母爱的仁慈。”

不仅如此,于洁还当选为“2011年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主办单位的颁奖词是:“她的眼中饱含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柔情与欣赏。她用27万字的家书来对话学生成长路上的阵痛,每一个字都具有厚积薄发的饱满力量。因材施教的心语,纯净水一样的文字,陪伴学生茁壮成长。她是学生的贴心人,更是诗意的灵魂工程师!”

编辑/黄书满

猜你喜欢
家书老师学生
清晨忆家书
赶不走的学生
一封家书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家书》
六·一放假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