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的情意因素在认知因素中的融合

2013-06-28 08:26朱继平
文教资料 2013年11期
关键词:情意英语课程梦想

朱继平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1](龚春燕 2011)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老师都很清楚学生是情感动物,在学习中,学生会根据他们的喜好或是吸收或是排斥一些知识。另一方面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点庞杂,课文内容过多(如牛津高中英语有11本书),要想让学生在五个学期内学完全部内容(第六学期复习迎高考),相当多的教师为了赶进度而侧重了认知因素,规避了情意因素,结果可想而知,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学好英语是有必要的,但学习英语是枯燥乏味的,是被迫的填鸭式学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学生是会思考有感情、能活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如果不带有情感色彩,就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不人性化的。[2](王维臣2012)

其实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是没有矛盾的,之所以有很多教师这么认为,是因为怕麻烦,怕动脑,怕吃苦。从源头上说,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自己放松要求。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基本素养,还要引领他们挖掘人类所共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部制定的新标准基本理念第四条就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3](英语课程标准2003)

我们可以通过把教材进行适当增减和整合的办法解决这一矛盾。通过减少不重要的文本段落和高考关联不大的习题做到节约上课时间;通过增加情感教育相关的资料(包括新闻、阅读语篇,以及视频)对主题进行情感升华;通过把教材文本和某一方面的情感教育产生连接,加强学生对该篇教材的理解与掌控。

2013年5月,笔者参加了南京市优质课大赛,要求是一堂读写课,在正常安排读写活动中还融入了情意活动,下面就结合这节课阐述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把情意因素融入认知因素中。

上课过程

一、介绍本篇文章的主人公

T:Doyou know why Itook arose to our class?

S1:To show usyour lover.(laughter)

S2:To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Rose.

T:Yes.Toremind me of an old friend.Her name isrose and her favorite song is“Rose”.Let’s enjoy the song first.

T:How do you like thesong?

S:wonderful!

T:Yes,it’s fabulous.There is one word I like the most in this song: It’s the dream,afraid of waking,that never takes a chance.It tells us to grasp the chance to make our dream come true.Rose took her chance and made her dream come true.Do you want to know anything about my friend?

通过学生提问选取部分让学生来阅读并回答。

Let’sread the story quickly and fill in the blanks.

?

笔者采用了传统阅读授课的认知活动,即先引入主题后快速阅读第一遍的方法,但在满足传统授课的要求下又充分运用了情感因素,把文中的主人公Rose当成了笔者的朋友,学生对于老师的异性朋友自然感兴趣。之后笔者让他们看了Rose最爱的一首歌《玫瑰》的视频从而切入了本课的主题:把握机会让美梦成真(这则音乐视频很让人鼓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提问,想了解Rose哪方面的信息,从而为学生第一遍阅读课文激发兴趣。

二、划分段落

When we read a story,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a story.A story usually consists of 4 parts: the beginning,the development,climax and ending.Let’s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make a structureof this story.

The begin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Paragraph 1-8 Part 1 Rose studied in a college.

Climax:paragraph 9-13 Part 2 Rose made a speech.

Ending:paragraph 14-16 Part 3 Rose had a deep influence on me.

通过第二遍阅读让学生对文章有进一步了解,并通过划分段落把文章分成了两个重要部分(分析主人公性格和理解主人公所说的话)。

三、分析故事

Part 1

a.Let’s Form focus on part 1 and see what kind of person Rose is.

通过让学生填入表格中所缺信息,解释画线部分意思,主人公Rose的性格跃然于纸上,一个87岁的老太太友善而幽默,有吸引力又不乏坚毅。

b.generalize Rose’scharacter.

让学生根据Rose的性格进一步概括她的主要性格,即乐观。乐观使Rose对他人友善,富有幽默感,对于梦想敢于追求,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她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个人的魅力。

c.What can we learn from Rose when we get along with others.

Discuss in groups.

·smileat others

·greet others actively

·dressup to make uslook confident

·shareour experience and wisdomwith others

·enjoy our stay with others

笔者通过移情让学生通过扮演Rose这一角色谈谈该怎样与周围人相处。通过讨论,学生认为应该对他人保持微笑,主动向他人打招呼,穿得更自信,和他人分享体验和智慧,多和他人相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应该怎样和身边人相处。

Part 2

Read the story and analyze Rose’s speech.

What made Rose insist her dream?

笔者在和学生分析了Rose性格之后,着手理解Rose所说的话,先让学生思考让Rose这么大年龄还坚持她梦想的动力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理解她所说的话。

①We do not stop playing because we are old;we grow old because we stop playing.

②Growingolder isunavoidable;growing up is optional.

③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we make a Life by what we give.

从第一句话“我们不因为老了而停止玩乐;因为我们停止玩乐我们变老。”中可以看出有两种人:一种人虽然变老却仍然追求梦想,这里的“玩”就是积极对待人生,另一种人因为变老所以就停止了进取,等待着死亡。笔者在分析第一句时联系了Rose的个性,让学生分析Rose是哪一种人,她怎样对待人生,所以从第一句中可以发现Rose坚持梦想的动力就是为了成长,所以理解第二句话就很容易: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成长是可以选择的。人的一生主要做两件事:谋求生活和创造生活。一方面我们通过获取食物、水、金钱、爱情和家庭等谋求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给予帮助、激励、支持和实现我们的梦想造福人类创造生活。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创造生活。而Rose之所以要实现她上大学的梦想是因为希望创造生活,影响、激励他人创造生活。所以第三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通过这句话我们也明白了Rose多年来坚持梦想的动力就是要实现人生的价值,这句话也是对文章标题What is life?的最好回答。

此时想起了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新教育的三重境界中的第三重: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课堂与人类生活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通……与其粉碎任何刚刚觉醒的意识所具有的自然心和好奇心,不如把它引向最初的探询:什么是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4](朱永新2010)

笔者让学生继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发现了Rose在睡梦中平静地去世。在读到此处时,笔者发现有几个学生眼睛湿润了,明显是被这个富有哲理又略带悲伤的故事所感动。情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

Part 3

Consolidation

Students write a letter to encourage WangXia by what they have learnt from Rose.

在本节课的最后部分,笔者要求根据Rose的事例写一篇作文。

情感教育只有具有真实性才会变得鲜活。否则学生只会认为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笔者按照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5](王维臣2012)为了体现教学的真实性,笔者引用了真实的事例,即南京的汪侠老人多年来坚持参加高考想要实现大学梦,但梦想一直未成功。希望学生写一封信帮助并激励这位老人实现他的梦想。学生在大量的输入信息和情感灌输后进行小组合作,都成功地完成了写作任务。最后布置作业时,笔者布置了一项独特的作业,即在心中埋入一颗梦想的种子,每天都去灌溉它。

四、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理解。它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6](龚春燕 2011)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信念、人际交往,以及自尊。[7](曹亚民2010)英语情感教育可以产生更有效的语言习得。情感教育和英语教学是互动的,情感教育能提高英语学习和教学,反过来英语教学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情感开发。[8](曹亚民2010)在本节课结束后一周,我们开始教Advertisement(广告)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就所看到的一个最好的电视广告进行演讲,谈一谈哪一点最能打动他们。有个学生找到了一个和本节课主题类似的广告,讲述一群台湾老人骑摩托环岛13天游的故事。在讲述这一故事时,这个学生就引述了本节课的问题:What is life?最后结论时提到了本节课的主题:“我们通过所得到的来谋生,我们通过所付出的获得人生的价值。”他的演讲打动了所有的观众;在此次公开课结束后一个月,学校安排我挑选4名学生带队参加南京市青奥优能秀英语演讲比赛,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比赛那天我的一名学生居然又引用了这句话,顿时使演讲更富有激情,主题得到了升华。而评委之一恰恰正是赛课的命题人。那句话是他有意加上去的。他希望的情感教育通过我的一节公开课已然传递给了学生,变成了学生知识中的一部分。这两次经历使我也受到了情感教育,即我现在给学生的点播和启示就是在创造生活。

[1]龚春燕.创新学习[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9.

[2]王维臣主编.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97-2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4]朱永新.新教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19.

[5]王维臣主编.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93.

[6]龚春燕.创新学习[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9.

[7]曹亚民主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517.

[8]曹亚民主编.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519.

猜你喜欢
情意英语课程梦想
山高路远情意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梦想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