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风心病的临床分析

2013-07-02 01:44柏晓丽祁富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2期
关键词:三阳中西药风湿性

高 勇 柏晓丽 祁富林

(新疆兵团第九师医院内一科,新疆 塔城 834601)

中西药结合治疗风心病的临床分析

高 勇 柏晓丽 祁富林

(新疆兵团第九师医院内一科,新疆 塔城 834601)

目的 探讨常规西药结合温补三阳汤治疗风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风心病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都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温补三阳汤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6.0%,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IL-2与TNF-α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风心病能提高治疗疗效,对IL-2和TNF-α介导的免疫调节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中西药结合;风心病;炎症因子

风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在国内是高发的疾病,年轻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多数伴随有或者曾经经历过典型的风湿热。由于风心病的直接原因为风湿热,故要有效的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和发展[1]。中医学将风心病归属于心悸、怔忡等病症的范畴,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食少纳呆、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阳气不足是本病的根本所在,病程迁延缠绵,在治疗上注重温补心脾肾三阳,扭转心律失常[2-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常规西药结合温补三阳汤治疗风心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风心病患者50例,入选标准:符合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病程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KMB可明显增高;中医辨证有气虚火郁证的临床表现;患者疾病程度属轻中型;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19-65岁,平均(45.25±13.21)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3.88±0.25)年。辨证分型属单纯血瘀者28例,气阴两虚10例,气虚血瘀1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与辨证分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辅酶Q12胶囊,每粒1Omg,每次20mg,3次/d;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 6g+ATP 4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静脉滴注,1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温补三阳汤治疗,组方:红参10g、制附子10g、桂枝10g、白术10g、熟地10g、丹参8g、三七粉8g、细辛10g、黄芪5g,水煎300mL,口服每天2次治疗。两组都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改善,心电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无改变或加重。②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两组于治疗前后各抽取晨起空腹时的肘静脉血4mL注入干燥试管中,分离血清后进行检验,IL-2与TNF-α检测均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法),试剂购自北京邦定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统计方法

采用SAT8.0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6.0%,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炎症因子变化

经过观察,两组治疗前IL-2与TNF-α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

*组间对比,P<0.05

组别例数(n)IL-2(pg/mL)TNF-α(pg/m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25477.52±32.25203.68±27.24*148.69±59.3452.00±9.85*对照组25478.52±62.42286.63±63.05145.25±23.2160.85±11.74

3 讨 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多发生于女性,多伴随有风湿性关节炎。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危害中,心力衰竭多为晚期并发症,是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发生率占50%~70%,主要表现为心源性恶液质,多脏器功能障碍。感染性心内膜:发生在瓣膜病的早期,细菌附着在瓣叶表面,聚集形成赘生物,感染的细菌常见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巨大左房合并房颤,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而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脑栓塞可偏瘫失语;四肢动脉栓塞引起肢体的缺血、坏死。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脏颤动,房颤是风心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50%以上,有时为首发病症,也可为首次呼吸困难发作的诱因或体力活动受限的开始。

风湿性心脏病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病程10年左右可逐步出现心力衰竭[4]。无症状期的风心病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的代偿功能,多选择药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多有瘀血现象,瘀血内阻,不仅可阻滞心脉,还可影响气血精微的运输,导致机体阳气更加虚弱。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机关键是心脾肾三阳不足为本,血瘀为标。针对性治疗应采用心、脾、肾三阳同补为主。本文采用的中药中附子、桂枝、细辛温通心阳;细辛、红参补肾阳;黄芪、白术温运脾阳;熟地养血滋阴;丹参、三七活血通络[5]。现代医学认为人参皂甙可强心、防止血液凝固、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黄芪、熟地有非洋地黄性强心作用,并能改善心脏微循环;丹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6]。本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6.0%,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IL-2主要CD3+T细胞产生,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血清中IL-2水平升高,反映了免疫细胞的活化状态受到了减弱[7]。TNF主要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对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均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介导作用,而且是机体炎症与免疫调节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8-9]。同时TNF的增高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引起心肌纤维化,心肌炎不易恢复而形成慢性心肌病变。本文两组治疗前IL-2与TNF-α检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预防中,首先要积极预防基础疾病,如风心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等,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要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避免受冷、潮湿、劳累、饥饿;改善工作、生产环境;按时饮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营养,增强抵抗疾病的力量;降低劳动强度;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总之,中西药结合治疗风心病能提高治疗疗效,对IL-2与TNF-α介导的免疫调节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1] 张文忠,许士纳.窦性心动过缓临证治疗体会[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1(1):19-21.

[2] 刘建东.温阳悸安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9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0,2(10):728-730.

[3] 杨达,刘艾.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2009,6(2):67-68.

[4] 刘秀萍.病毒性心肌炎分期舞口病情程度对血清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14(5):387-388.

[5] 方积乾,万崇华,史明丽,等.生存质量研究概况与测定量表[J].现代康复,2010,4(8):1123-1125.

[6] 张淑云,曲家珍,范爱平.妇女月经期对心动过缓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5,36(11):677-678.

[7] 乔文丽.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09,14(81):34-37.

[8] Tei C,Nishimura RA,Seward JB.Noninvasive Doppler derived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Correlation with simultaneous measarement of cardiaccathet erization measurements[J].J AmSoc Echocardiogr,2007,2(10):86-88.

[9] Mattioli AV,Vandelli R,Mattioli G.Doppler achocardiogaphevalu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J]. J Ultrasound Med,2010,12(9):45-47.

R541.2

B

1671-8194(2013)22-0278-03

猜你喜欢
三阳中西药风湿性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罪恶聊天群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治风湿性头痛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