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分析——基于生态位理论

2013-07-05 01:06程玉桂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竞合集群竞争

■程玉桂

目前,集群的概念已经成功地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成功推动了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产业创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以集群的方式进行合作。然而,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逐渐呈现出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不够的状况,企业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致使资源枯竭和产业环境恶化,引发生态位重叠与恶性竞争等问题。显然,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间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竞合关系,是其组织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研究概述

为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途径由竞争主导方式转向企业间的“竞争+合作”方式,即竞合(Co-opetition)方式。“竞合”一词是由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Nalebuff和Brandenburger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们将企业的竞合关系总结为:“竞争”是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合作”是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竞争与合作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后来,诸多学者对“竞合”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总结出了一个较为规范的定义:在运作过程中,企业始终处于竞争和合作的氛围,不管是针对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都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或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这种竞合关系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潜在动力和源泉。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发生联系的企业将竞争与合作这对矛盾关系集于一体,即与竞争对手在进行竞争的同时,也有着合作的可能性。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竞合关系的研究并不太多,主要立足于企业竞合关系的构建因素与评估指标、竞合模型的构建、竞合关系测度与竞合组织管理[1-3]等方面进行研究。

近年来,生态位的概念开始引入到企业组织优化研究中。Johnson最早使用了生态位一词,随后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态位的概念,但基本内涵比较接近。综合来看,生态位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也就是说,每个生物物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环境中都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及其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这种物种间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关系就是生态位。国外的学者主要立足于市场生态位的研究,代表性人物有汉南和弗里曼,相对而言,国内企业生态位的内涵要更广泛一些,如梁嘉华等均对企业生态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4][5]。概括来说,企业生态位是指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关联的特定市场位置、地理位置和功能地位。自Baum对单个企业与环境互动匹配后的状态进行描述后,产业集群与生态位间关系的研究由此展开。Hannan和Freeman从企业战略层面上研究了企业的死亡率与生态位内企业数量的关系,并从技术的角度对生态位环境进行了研究,Baum和 Mezias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需求进行了细化,研究了企业规模、产品价格、地理位置等对生态位的影响。Hannan、Baum等人从企业的市场资源需求和提供产品能力方面,对生态位的识别进行了阐述。相比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多集中于应用研究,如企业生态位的测度、生态位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生态位的评价与优化等。

相对于其他产业组织,我国的农产品加工集群企业生产规模小,经营比较封闭,对关联产业的依赖性可强可弱,导致成员间机会主义行为时有发生,难以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集群内不同成员间的关系亦是一种复杂的依赖与博弈关系。此外,从农产品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和价值链来看,各个企业、农户之间的供应链环节比较少,价值链节点不多,各经济主体的生产联系并非紧密相连,这进一步滋长了农户与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意识。产业集群内不充分竞争和过度竞争并存的状况,使得产业集群的竞争动力和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合作机制大打折扣。因此,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中竞争的局部性、不完全性和不平衡性以及各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又一问题。

综上所述,生态位理论在描述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引用生态位思想便于定性阐述企业之间竞合关系的状态和发展方向,且生态位指标易于量化,借助其量化指标便于定量构建竞合关系优化模型,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应用生态位理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企业进行竞合生态因子提取,并做生态位重叠度测量。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竞合关系测度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龙头企业、辅助性企业及其相关机构。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现在尚处于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与制造业相比,由于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技术资源的低下、专业市场推广能力的严重缺乏等,均要求集群内所有企业选择以合作为主的竞合关系。现实中,当两个集群企业需要同一资源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要准确评判集群间的企业竞合状况,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来衡量。生态位重叠度的测量,是近年来用于衡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似性程度的一种定量方法。两个同质集群企业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说明两个企业在某个生态位维度上的相似程度越高,其直接利益冲突和竞争的程度越强;集群企业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小,说明群内企业多样性和异构性越强。理想的产业集群结构应当是企业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适度,既要保持一定的重叠,又要控制重叠的结构、范围和程度,即适当控制集群企业多样性,保持必要的竞争,使集群整体效率和经济效应均衡。对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要测度集群企业间的重叠度,必须首先确定影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生态位重叠的因子有哪些。

(一)生态因子提取

本文以江西赣南脐橙加工产业集群内企业[6]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选择A、B两大赣南最大的脐橙加工企业,A主产鲜脐橙汁、果醋、橙油;B主产果酒、果醋等产品。A、B均主要以深加工产品为主,现在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两大脐橙深加工企业。

企业的生态位主要由时间、空间、资源和能力因素4个变量决定,其中,空间变量既包括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地理位置,还包括企业在价值链和企业生态系统价值网中所处的位置。由于脐橙的种植时间基本相同,本文选择的为同一地区(赣南)的企业,时间和空间参数可以设定为常量,因此,生态位的测度主要是资源的测度。在资源维度划分上,葛振忠等人将资源维度划分为人力资源维、产品维、消费市场维、资本结构维、技术维和政策维六个维度;朱亚辉将企业的知识资源划分为核心技术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三个维度;根据资源的分类学说和上述两人的研究成果,单泪源认为资源可以划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资源维度;梁嘉弊等人分析了企业生态因子的详细构成,其共分为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自然生态因子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若干子因子。结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本文根据脐橙加工行业的特殊性,把脐橙加工资源划分为原材料供应资源、人力资源、物流配送资源、产品研发技术资源、服务资源和市场资源。

本文课题组向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发放了80余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提出了55个问题,信度系数a为0.889,表明本次调查问卷总体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问题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以下因子:供应资源因子(供应商规模和供应商质量)、人力资源因子(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知识水平)、技术资源因子(核心技术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市场资源因子(市场地位、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资金资源因子(资金构成、企业实力和信用状况)、配送资源因子(运输便利性、配送体系)、外部环境资源因子(政府等机构的支持、企业合作关系)。

可见,脐橙加工产业集群三级因子包括:供应商规模和供应商质量;核心技术水平和生产技术能力;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知识水平;政府等机构的支持、企业合作关系;运输便利性、配送体系;市场地位、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资金构成、企业实力和信用状况。

(二)生态因子权重分析

采用专家访谈的方式对二级因子和三级因子进行了评分,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问卷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如表1的企业资源二级因子和三级因子的权重。

表1 脐橙加工企业资源因子权重

(三)生态位重叠度测度

目前,生态位重叠度的测度常用Schoener模型、Pinaka模型和MacArhur模型。考虑到数据的易得性和易处理性,本文采用MacArhur模型进行重叠度测算 (见1)。

其中,Oij代表企业i和j的生态位重叠度,Pia和Pja分别代表企业i和j对资源a的利用部分,n为企业生态位资源等级,Oij的范围为0~1,1表示生态位完全重叠,0表示完全分离。

首先根据表1采集两大集群企业的生态因子三级指标数据,代入式1,得出7大资源的重叠值,然后根据表1的各大资源的权重,分别算出两大脐橙加工企业的重叠值总值(见表2)。

表2 两家企业的生态位重叠值评价(分值0-1)

可见,从A企业角度出发计算出来的生态位重叠值小于从B角度出发计算出来的生态位重叠值,由生态位重叠理论可以判断A的竞争力要强于B。综合来看,现有的发展形势表明,来自A的影响力要大于来自B的影响力。但两者间的竞争关系尚处于良好状态,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相关建议

从实证分析中可以得知,影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企业竞合关系的主要生态因子由7大资源因素组成,因此,要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专属供应资源,巩固现有生态位

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中,一家原料种植地的产品可能要供应多家加工企业,这样,原料供应商的重叠性非常强,从而必然导致企业为争夺原料而竞争,尤其是当企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会因为原料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而受到影响。为了保证企业自身具有较为充足的生存发展空间,限制竞争企业的数量,减少竞争对手的敌对行为,保持和相邻生态位上的企业既竞争又发展的态势,企业需要加强自己生态位的边缘地带,建立防止过度竞争的围墙。为此,集群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专属供应资源(如原料种植基地),这样可以在保证本集群产业的稳定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保证原料的质量。同时,减小与其他集群企业的生态位重叠,以实现良性发展。

(二)开发技术资源,扩大实际生态位

企业创新推动企业扩张 (即企业扩大自身生态位)是普遍规律,任何一个企业扩张的历史都是与企业创新的历史密切交织在一起的。产品的同质性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由于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停留在小农企业运作模式上,虽然规模扩大了,但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能力还很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于产品研发周期这个问题,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提供数据,换句话说,企业多年来都是在生产加工一种产品,产品单一性严重,缺乏新产品开发意识和能力,区域内集群企业的农产品同质性非常强,技术资源生态位重叠严重。因此,集群内企业必须在与相邻企业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开发新产品,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打造出本企业的个性产品,并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扩大其实际生态位。

(三)拓展市场资源,分离原有生态位

企业竞争随着生态位重叠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企业竞争的结果使市场趋于饱和,企业的利润率必然回落甚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此时,企业的退出或死亡就难以避免。当企业对市场资源的争夺影响到彼此间的发展时,就必须剔除和减少原先生态位上的因子,同时再增加和创造新的生态因子,这样就能够实现生态位的分离。具体到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当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市场达到饱和时,可以选择适当地从原有的市场中退出来,及时开发出新的市场资源,从而拓展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当今,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优势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但同时,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市场拓展能力与现代城镇的市场需求相差甚远。一方面国内市场重叠严重,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空白,跨区域市场拓展能力不足。因此,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必须构建专业的农产品市场拓展体系,应用专业化市场人才资源,进行农产品产品、渠道开发和市场促销。

整合外部资源,建立“虚拟生态位”。所谓“虚拟生态位”,就是指企业为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以自己的优势生态资源为中心,通过信息网络和快速运输系统,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方式。虚拟生态位的实质是发挥自身优势,对外部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7][8]。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土地、原材料等自然资源一直是竞争的焦点,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度的加快,市场需求、产品创新、政府政策、协会支持以及农资产品运输渠道等外部资源,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子。[9]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内企业应该在建立自己核心资源的前提下,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提升其整体的竞争力。

[1]于丽英,戴玉其.基于模糊QFD与模糊TOPSIS的区域科技创新竞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

[2]李健,金占明.战略联盟内部企业竞合关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

[3]项保华,李大元.企业竞合分析新范式:六力互动模型内涵、思路与策略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

[4]梁嘉华,葛振忠,范建平.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J]. 管理科学学报,2002,(4).

[5]万伦来.企业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l).

[6]程玉桂.基于LQ的江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识别与优劣势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7]钱辉,张大亮.基于生态位的企业演化机理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8).

[8]钱言,任浩.基于生态位企业竞争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6,(2).

[9]石荣丽,刘迅.企业集群升级中的区域品牌塑造分析[J]. 企业经济,2011,(5).

猜你喜欢
竞合集群竞争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感谢竞争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竞合之道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