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工作是一桩“良心活”

2013-07-07 15:50采访赵进一
检察风云 2013年11期
关键词:戒毒无锡市无锡

采访/本刊记者 赵进一

禁毒工作是一桩“良心活”

采访/本刊记者 赵进一

近年来,毒品犯罪猖獗。地处苏南的无锡市禁毒工作成效卓著。在“6·26”国际禁毒日行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无锡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志新。

记者:手头有一则资料——2012年无锡市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301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385名,查处涉毒违法人员5435名,缴获毒品折合海洛因102.67千克,侦破贩毒百克以上案件45起,千克以上案件5起,攻克公安部目标案件7起,省目标案件18起,各类打击处理数据与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均呈上升趋势,缉毒战绩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真可谓是战果累累,无锡的毒品犯罪活动真的如此严重吗?

赵副市长:现在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从数字上来看,似乎我市的毒品问题很严重。我们应当看到,毒品违法犯罪的形势是客观的,也是有其规律特点的,由于无锡地处长三角腹地,是毒品的消费地和过境地,一段时间内,无锡的毒品犯罪活动的确很严重,甚至可以用“猖獗”两字来形容。但是,打得越多,说明我们打的力度越大,因为毒品犯罪活动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强,而且是没有报案的。毒品案件全靠主动发现、主动出击,凭着良心与责任心去做,你不去把他挖出来,它就会到处害人,危害整个社会。禁毒工作一定要凭觉悟、凭责任、凭良心来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战果数据大是工作力度大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打击的战果大也反映出我市党委政府对治理毒品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坚定决心。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毒品问题不遮掩、不回避,领导和组织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全力遏制毒品危害,严厉打压毒品违法犯罪的生存空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安机关主动出击,使缉毒工作一直处于高位运作的态势,使吸毒人员不敢公开聚众吸毒,贩毒人员不敢公开贩毒。试想一下,如果党委政府对缉毒工作不支持,片面追求所谓的数字逐年下降、形势一片大好,案子看上去少了,表面上“干净”了,毒品犯罪却暗流汹涌,由毒品引发的恶性案件得不到有效控制,这不是在自欺欺人吗?这是对人民极端的不负责任!

记者:目前,全国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都呈高发态势,2005年以来,全国海洛因滥用比例下降,冰毒滥用比例持续增长。作为副市长、公安局长,您能客观地评估一下当前无锡市的禁毒工作面临怎样的形势吗?

赵副市长: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努力,“毒情”态势总体平稳可控,无锡已经成为毒品违法犯罪的高风险区、高代价区。去年在全市打、处涉毒犯罪力度不减的情况下,我们查获的毒品流入本地案件和吸毒人员的数量首次同时出现负增长。但是,毒品作为全球共同性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所以说,禁毒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我们绝不会掉以轻心。

无锡市和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城市一样,同样也是受毒品危害较严重的地区。从整个面上情况来看,主要是三大特点:一是传统毒品消费市场逐步萎缩,合成毒品发展蔓延迅猛。目前我市传统毒品、合成毒品以及混吸毒品人员比例各占三分之一,传统毒品吸食人员已出现负增长。二是合成毒品社会危害日益凸显,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与海洛因致人安定相反,合成毒品会使人狂躁不安,易通过暴力行为进行发泄;它能使人产生幻觉,逐步演变为精神病。这种人总感到别人要谋害他,以至于他们中跳楼、持械挟持人质等恶性程度较高的案事件时有发生。三是未成年人涉毒个案增多,青少年防毒压力不断加大。合成毒品滥用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在我市新查获的滥用合成毒品人员中,平均年龄为29.8岁,比海洛因滥用人员低5.9岁。越来越多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青少年的防毒工作任务艰巨、迫在眉睫。

记者:对此,警方有何对策?

赵副市长:这不是警方一家能解决得了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禁并举的方针,大打禁毒人民战争,这早已形成共识。通俗点说就是要打防并举。

记者:我在采访中了解到,我们的民警在审讯毒贩时,有个毒贩竟后悔没听同伙的警告:“无锡的警察厉害,查得严,不要去,风险太大……”,做到这一步很不易,您能说说无锡公安对毒品的打击力度为何如此之大吗?赵副市长:我常说禁毒工作是一桩“良心活”,所谓良心活,就是不能只惦记自己和部门的政绩,就是要忠于职守,积极主动,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去年我们打掉的毒品犯罪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真正打到了“贩毒人员不敢来锡贩毒”的地步。我经常对禁毒支队的同志讲,大案要破,小案也要破,本市境内的毒品要打,由本市毒品犯罪牵涉到外地的也要打出去,花再大的成本也要打。

这些年来,无锡公安致力于打造过硬的“铁军”队伍,我们的禁毒支队战功卓著,是打击毒品犯罪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尽管很多毒品案件难度高、代价大,但这些年轻人不怕吃苦,不畏艰难,总有办法克敌制胜。今年头三个月不到,就破毒品案件400多起。大案破了,给有功人员都记功。我始终认为,禁毒一定要不惜工本,人要配足、钱要给足。

记者:作为公安局长,你要管的事很多,为什么对禁毒工作如此重视?

赵副市长:道理很简单,因为毒品是万恶之源,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危害性实在太大!很多情况下,黄、赌、黑等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它诱发出来的,毒品和其他违法犯罪很多时候是孪生体,合流共存,很多吸毒人员为了筹集毒资,以贩养吸,去偷去抢去骗,然后被黑恶势力所利用,所以抓住禁毒不放,既是确保一方平安的保证,也是惠及民生的良心、民生工程,这就是“纲举目张”,我这个公安局长当然要重视。

记者:除了打击,公安为什么还要那么重视防呢?

赵副市长:警察的主要职责是打击犯罪,服务人民。我们要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打击在本质上也是预防的一种形式,被动防御不如主动预防。国家把预防为主作为禁毒工作方针的首要一条,这也说明毒品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虽然预防花的精力和成本很大,但预防宣传是解决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少让一个人吸毒带来的社会积极效益同样也不小于查处几个吸毒贩毒人员。因此,公安机关除了打击毒品犯罪,还要充分发挥禁毒办的作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积极开展禁毒社会化工作,切实抓好宣传教育、戒毒帮教、康复就业、禁毒管理等工作,真正将毒品防到位,最大限度地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和遏制毒品危害。

记者:你们的起点这么高,还有深一步拓展的潜力吗?

赵副市长:拓展要从存在的薄弱环节做起,攻克了薄弱环节,工作也就拓展了。公安除了是打击毒品犯罪的主力军之外,作为市禁毒委的办事机构,还要起到组织协调、出点子、想办法、提建议等作用,做好党和政府开展禁毒工作的参谋助手。《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对禁毒工作许多基础性(如社区戒毒、康复等)、制度性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我们虽然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方面初步建立了工作网络,形成了工作机制,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而且全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作进度不一致的问题。可以说,禁毒工作任重道远。

记者:下一步无锡市禁毒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呢?

赵副市长:下一步的重点还是要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必须在全市深入开展《江苏省禁毒条例》的学习贯彻,让禁毒宣传真正地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我们打算重建无锡市禁毒教育馆,立项投建江阴市禁毒教育馆,充分依托现有的四个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深入推进“不让毒品进校园”活动,切实抓好青少年预防毒品工作。

我们还打算结合《江苏省禁毒条例》的贯彻实施,出台我市的实施意见,切实发挥基层工作优势,充分依托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工作网络,组建集基层禁毒工作综合管理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配套服务于一体的“春雨”禁毒服务站,从管好人着手,全力遏制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与此同时,我们将加快推进“百千计划”。吸毒人员也是受害者,一定要想办法挽救他们。戒毒人员如何回归社会?对这些人来说,最重要最难的是就业问题,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企业一般不大愿意接受,所以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是戒毒人员就业安置。我们搞了个“百千计划”,即动员百家企业安置千名戒毒人员,围绕生产项目设置、康复人员组织、工作机制优化,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这项工作,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建立起一个就业安置点,确保本市籍海洛因类戒毒康复人员帮扶安置率达到70%以上,创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点无锡经验,打造国家级示范工程。

总而言之,全市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做强缉毒破案,做精预防教育,做实动态管控,做优行业管理,实现禁毒工作社会化与专业化均衡发展、快速发展、务实发展,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禁毒工作业绩,全力实现我市毒品问题的根本改观。

猜你喜欢
戒毒无锡市无锡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无锡市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