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城市和上海

2013-07-07 15:50张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
检察风云 2013年11期
关键词:城墙上海

文·图/张岚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

城墙、城市和上海

文·图/张岚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

本刊鉴赏家栏目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合作,每期刊登一篇文章,旨在将上海600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一个赋收藏、研究、展示上海历史的文化栏目,也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全民族对于自己本土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此共谋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就是本刊编发该栏目的诚恳心愿。开篇之作“城墙、城市和上海”以上海这座国际都会的建筑记忆出发,出自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先生之手,倾情为读者娓娓道来,收藏上海历史的理由。

上海是蜚声中外的国际都会,全市现有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上海市政府网站2010年末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23019148人(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30人,而以城区面积计算,密度将令人咋舌,是全球著名的超大型城市。近现代上海的迅猛发展,一直以远东繁华都市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常常听到和看到,上海开埠后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大都会,但上海开埠以前究竟是个城市,还是个小渔村?

在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新民晚报》第一版上报道题为“仅存明代古城墙有望修复”的消息,让更多的人知道上海并不是在开埠后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而远在明代上海已经就是一个有相当规模和影响的城市。

城市的定义。何谓“城”,何谓“市”,中国古代对城市有明确的释义,“城市”的“城”,在金文中写为,像城郭形,成声,以盛民也。“市”,金文写为,“市”丝帛之象形,且“市有垣”、“买卖之所也”。由城而聚市,由市而筑城,互为发展。据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及中美洲等均有发现。在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村落,到夏商时期城池的出现,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真正意义上城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结构形态上受一定思想影响而具有独有的特征,最为典型的是城池结构。近年来,安徽凌家滩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和神庙建筑,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也初具规模,其表现出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城市内涵,时间追溯到5500年前,该遗址可能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市。而浙江良渚的大规模城基发现,城内面积覆盖约30余万平方米,有可能是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晚期中国最大的古代城市。

地处江南的上海城镇发展有其独特的脉络,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上海成陆较晚。以目前行政区划为研究点,上海在唐天宝正式置华亭县,县治即今上海松江,这是上海地区设县之始。南宋初,由于北方战乱,汉人大量南迁。随着海运事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上海成为“蕃商云集”的港口城镇,并在秀州(今上海松江)已设立对外贸易的管辖机构。宋熙宁年间,贸易中心向外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形成居民集聚区,由村落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再发展成人口众多的集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

狭义的上海城市概念,区域以上海老城厢为标志,学者们已经达到基本统一,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为上海城市建立的时间节点。自至元十四年(1277)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上海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当时上海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并驾齐驱,合称为全国七大市舶司。作为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的建立,足见上海重要的航运和商贸城市的地位。市舶司衙门曾设在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到了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航运和商贸的发展,给上海拓展了空间,江海通津,商贾辐辏,时任松江知府以华亭“民物繁庶”,奏请析其东北五乡立县,其议得准,于次年正式立上海县,这是上海成为冠名和行政意义上城市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已是商肆酒楼林立,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调整,逐步形成今天上海的规模。

城的另一含义为城墙,城主要是勇于防卫和保护作用。著名的长城就是起到防卫北方外族进入关内掠夺财富而设。上海地处平原,既没有连绵的山体屏障,又不是边关,为何在平地上建起了城墙?这主要是上海的经济地位和城市的重要所决定的。宋元以后,上海重要的地位逐渐显现,尤其南宋上海逐渐成为航运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同时成为漕粮运输中心,日渐富庶。明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其富裕招到海盗的觊觎,人民不堪其扰,松江府知府方廉遂下决心广募捐资,建立城郭,保卫自己。

上海城墙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农历十月动工,至十二月建成,仅用了短短的三个月。城墙原先系泥土版筑,城墙周长9里,高2.4丈,初有城门6座:朝宗门(大东门)、跨龙门(大南门)、仪凤门(老西门)、晏海门(老北门)、宝带门(小东门)、朝阳门(小南门);上海城墙很有江南水域的特色,除了通常的城门外,另有3座水门,东门、西门两处跨肇嘉浜,小东门处跨方浜。城上有雉堞3600多个,箭台20座,大东门和小东门上有敌楼。城墙外绕水壕,长1600余丈,宽6丈,深1.7丈,“周围回潆,外通潮汐”。城墙筑成后多次维修和加固,渐成砖墙结构。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城墙加高5尺,增辟小南门水门,引黄浦江水通薛家浜,以后又垒巨石加固大南门至北门段。

城墙的建立很好地保护了城市的繁荣。明朝倭患被平息之后,县城安宁,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这些用于城市文化功能活动的场馆,渐渐成为城市景观。登大境阁赏雪景,上丹凤楼覌赛舟,凭海东眺观日出,引起众多文人雅兴,留下不少诗情画意。

到了开埠以后,上海城外有了租界,城市外延越来越大,英法租界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对老城的影响更甚。经济蓬勃,交通频繁,使上海的部分商绅认为古城墙已成了阻碍城内外交通、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遂提出拆城的议题。原先上海城厢还沿袭着晚上关城门的旧习,商绅一直想拆去城墙,利于交通,但遭到另一些乡绅强烈反对,反对者还成立了“城垣保存会”,试图延续古城墙的生命。辛亥革命之后,机会来了,“拆城派”最终战胜了“保城派”。民国元年(1912) 沪军都督府民政总长李平书批示设立城壕事务所负责拆城事宜。缘由为“为商业一方面论,固需拆除城垣,使交通便利;即以上海风气、人民卫生两项论,尤当及早拆除”。1912年的1月19日正式开工拆城,先拆除城东道署东首及城南救火会前两处城墙,然后从城西北顺城而拆,城壕下埋设瓦筒,作为阴沟,在填壕基础上,修筑环城马路。民国二年的6月,北半圈筑成马路长850丈,名“民国路”(今人民路);翌年,东南半圈筑成马路长800丈,名“中华路”。大境阁下30余米城墙及今妇幼保健院内30余米墙一直保持到今。上海城墙的拆除,固然可惜,上海的八大胜景江皋霁雪、凤楼远眺、海天旭日、黄浦秋涛、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龙华晚钟、野渡蒹葭中一半与城墙有关,城墙拆除胜景消亡,文化断层。

随着上海都市的发展,地域不断扩大,从现在的行政区域来讨论,上海还存有不少旧城墙的遗迹。其中典型的就是松江、嘉定、川沙、奉城。其中嘉定古城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其余均为明代所建。城墙遗存见证历史,他反映了一个城市演变的过程,城市的规模从小到大,从开放到封闭,再从封闭到开放,见证了上海一路走来的辉煌而曲折的历史。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城墙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