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2013-07-08 02:17李继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舒血宁传导

李继萍

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李继萍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神经生理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舒血宁;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与代谢紊乱、微小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高达60%~80%[1],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肢体麻木和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探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为(54.8±8.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为(2.1 ±1.0)年;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为(54.9±8.0)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为(2.0±0.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0年WHO制定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在诊断糖尿病后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症状为四肢疼痛、麻木、刺痛、灼烧感、运动障碍等;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肌肉注射甲钴胺500μg,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采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静脉滴注舒血宁20ml+0.9%的氯化钠溶液250ml,每天1次,同时肌肉注射甲钴胺500μg,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肌电图恢复正常,综合评分明显下降;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肌电图有所改善,综合评分有所下降;无效:临床症状和肌电图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两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神经传导速度上的比较[(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神经传导速度上的比较[(m/s),(±s)]

组别治疗时间正中神经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 SCV观察组(n=42)治疗后43.8±5.039.2±4.1 50.8±4.546.4±4.2治疗前38.3±3.933.1±3.5 42.5±6.337.9±3.8治疗前38.1±4.033.7±4.2 42.3±6.038.1±4.1对照组(n=42)治疗后40.5±3.836.7±4.1 46.2±4.240.2±3.7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原因主要为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微血管受损和血流动力学异常造成神经组织缺氧缺血,造成神经组织受损[2],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本研究中采用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其中舒血宁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集聚和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减轻神经组织水肿,保护内皮血管和神经细胞[3];甲钴胺是一种蛋氨酸合成酶辅酶,能够促进细胞内蛋白、核酸、脂质的合成,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和髓鞘,从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4];通过外源性用药,能够促进药物快速渗透到神经细胞内。本研究发现,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90.5% VS64.3%),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且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能有效改善肢体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症状,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综上所述,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徐风梅.甲钴胺与前列地尔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5):79-80.

[2]屠亦文,郝瑞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J].现代中医药(北京),2013,1(2):21-23.

[3]阮希成,蔡奕琪,林坚,等.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0):113-114.

[4]吴焕春.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10):1871-1872.

R587.1

A

1673-5846(2013)08-0069-02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云南个旧 661000

李继萍(1973.11-),女,彝族,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人,本科,职称: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学管理。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舒血宁传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神奇的骨传导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tokyo boy carm_67 平野紫耀(King&Prince)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的保护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分析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