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2013-07-08 02:17李凤琼韩春花钱木英高慧芬何映霞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浆膜肌瘤开腹

李凤琼 冯 琳 韩春花 陈 荣 钱木英 高慧芬 王 博 何映霞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李凤琼 冯 琳 韩春花 陈 荣 钱木英 高慧芬 王 博 何映霞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下及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各5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及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术中及术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肌瘤;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导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1]。因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故对于年轻患者来说,治疗上首选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剥除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广大子宫肌瘤患者对美及微创的追求,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在临床工作中被日益广泛地开展,相关报道也越来越多。我院于2010年始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8.5±4.3)岁,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各5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及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入组标准: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直径5~8cm,肌瘤数≤3个,子宫<12周孕,无手术禁忌症者。排除标准:因既往盆腔炎症或手术等各种原因考虑有盆腔粘连患者;术前B超检查为宫颈肌瘤、黏膜下肌瘤或阔韧带等部位肌瘤。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行宫颈液基细胞涂片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可能,有异常阴道流血者行诊刮术排除子宫内膜恶变可能。两组患者在年龄、肌瘤大小、数目、部位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式

1.2.1 腹腔镜组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脐上皮肤切一长约1.5mm的切口,置入腹腔镜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气腹(气腹内压保持在12~14mmHg[2],后再在右下腹麦氏点做一约1.0cm长及左下腹反麦氏点做一约1.5cm长的切口作为操作孔。从操作孔导入操作器械,台下置举宫器,适时运用举宫器举宫,探查盆腹腔情况,包括子宫肌瘤的部位、数量、大小等,局部注射稀释后的垂体后叶素6U,根据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用双极电刀电凝切断瘤蒂,瘤蒂细者,创面直接电凝止血,瘤蒂较粗者创面用1-0可吸收线8字缝合止血;肌壁间肌瘤和无蒂的浆膜下肌瘤,用单极电钩在肌瘤突出处纵形切开肌瘤表面假包膜,然后用带齿抓钳夹持肌瘤,边牵拉边分离,凝切血管,完整剥出肌瘤,将瘤体暂放置于子宫膀胱窝待处理,用1-0可吸收线缝合肌层关闭瘤体腔,再将浆膜层缝合,剥出的肌瘤粉碎后自左下腹操作孔取出,常规冲洗腹腔,留置引流管24~48h,逐步取出腹腔镜设备,缝合皮肤,术毕。术后留置导尿管24h。

1.2.2 开腹组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取下腹纵切口6~8cm,常规开腹进入腹腔,局部注射稀释后的垂体后叶素6U,根据子宫肌瘤生长部位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用普通电刀电凝切断瘤蒂,瘤蒂细者,创面直接电凝止血,瘤蒂较粗者创面用1-0可吸收线8字缝合止血;肌壁间肌瘤和无蒂的浆膜下肌瘤,在肌瘤突出处切开肌层,完整剥除肌瘤,然后用1-0可吸收线缝合肌层关闭瘤体腔,再将浆肌层缝合,在切口缝合表面涂抹生物蛋白胶预防粘连,常规关腹。

1.3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从切开患者的皮肤一直到切口缝合完成计算;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采取计量法,开腹组采取计量法加纱布称重法;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3]。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物应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腹腔镜组患者伤口愈合率为100%,开腹组5例患者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后全部愈合。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注:*表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P<0.05

腹腔镜组50100.5±20.5*28.3±5.6*8(16)*18.0±10.0*4.2±1.6*开腹组 5075.8±15.347.5±3.835(70) 36.0±12.06.7±2.1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切口瘢痕大、术后恢复慢、切口疼痛重、严重干扰腹腔脏器等缺点。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却由于切口美观、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创伤小等优点,而备受妇科手术医生及广大子宫肌瘤患者的青睐,尤其以子宫肌瘤年轻患者几乎都要求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4-5]。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的肌瘤数目均在3个及以下,最大肌瘤直径不超过8cm,子宫大小均小于12孕周,本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比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考虑该手术为新开展手术术者手术熟练程度及手术技巧尚欠缺所致,随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技术的开展例数增多,手术时间也势必日益缩短。总而言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比较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瘢痕小等优点,深受广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亲睐,尤其是年轻患者的亲睐,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272.

[2]周再,盛丽,徐玉贵.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28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护论坛,2011,18(36):164-165.

[3]张阻威.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进展[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3S):212-215.

[4]赵灵芝.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4):97.

[5]朱兰,俞梅.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23(12):712-714.

R737.33

A

1673-5846(2013)08-0116-02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妇一科,云南曲靖 655000

猜你喜欢
浆膜肌瘤开腹
64排128层螺旋CT对T3和T4a期胃癌浆膜侵犯的判断价值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