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先天免疫临床意义

2013-07-08 02:17罗兴燕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感染性阳性率细菌

罗兴燕

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先天免疫临床意义

罗兴燕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于感染性疾病所具有的先天免疫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儿童162例,分为细菌感染组(A组,67例)、病毒感染组(B组,78例)和支原体感染组(C组,17例),并选择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D组。对比分析四组患儿在首诊时和抗感染治疗后的血清CRP、ANC、WBC以及ESR。结果A组血清CRP、ANC、WBC水平与B、C、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中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指标(P<0.05);A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WBC、CRP以及ANC水平均较首诊时显著降低,P<0.05。<3岁及≥3岁患儿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RP是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成分,对于感染的早期判断以及严重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动态监测CRP,并联合检测血清ANC、WBC以及ESR能够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C反应蛋白;先天免疫;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计数

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儿童,其中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1]。儿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鉴别病原体难度较大,临床诊断较为困难[2]。本研究测定了感染性疾病儿童的血清CRP、ESR、WBC以及ANC水平,旨在探讨CRP的免疫作用以及对感染鉴别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儿童162例,根据患儿的感染病原体进行分组:细菌感染患儿为A组,共有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在7d~12岁,平均为(5.2 ±1.1)岁;病毒感染患儿为B组,共有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在41d~12岁,平均为(4.1 ±0.9)岁。MP感染患儿作为C组,共有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在2~10岁,平均为(5.3±1.2)岁。选择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共32例为对照D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在7d~12岁,平均为(3.5 ±1.1)岁。四组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患儿在首诊24h内取首次外周血,检测其WBC、CRP以及ANC值。于入院次日早晨空腹取静脉血,并测定其ESR值。于入院以后第3天取2次外周末梢血,再次测定WBC、CRP以及ANC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CRP浓度,检测仪器为HITACHI 7600分析仪(由日立公司提供);检测试剂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过程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采用SYSMEX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由日本希斯美康公司提供)测定WBC以及ANC。以魏氏法测定ESR值。

1.3 观察指标检测并记录四组患儿在首诊时以及恢复期的WBC(白细胞计数)、ESR(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以及AN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水平,判断并记录各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其中,CRP以>10mg/L为阳性,WBC以>10.0 ×109/L为阳性,ESR以20mm/h为阳性,ANC以>6.79×109/L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采用Person参数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首诊时各项指标水平比较A组的血清CRP、ANC、WBC水平与B、C、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A组的ESR与B组、D组差异显著(P<0.05),但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首诊时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A组中指标CRP、ANC和WBC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C、D组,P<0.05。A组中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指标,P<0.05。B组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WBC和ANC(P<0.05),但与ES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ANC以及WBC阳性率(P<0.05),但CRP阳性率显著低于ESR(P<0.05)。D组各项指标与CRP阳性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 各组首诊指标比较(±s)

表1 各组首诊指标比较(±s)

注:与B、C、D组WBC、ANC、CRP比较,aP<0.05;与B、D组ESR比较,bP<0.05

组别 WBC(×109/L) ESR(mm/h) CRP(mg/L) ANC(×109/L) A组 13.2±6.9a37.8±19.5ab38.2±35.1a9.6±6.1aB组 7.3±3.2 17.2±14.2 12.7±14.3 4.1±2.7 C组 8.1±2.4 36.5±22.9 14.8±18.9 4.7±2.6 D组 8.3±2.9 10.1±10.4 12.6±13.4 4.2±1.7

表2 各组首诊时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n(%)]

2.3 细菌感染组患儿病程中各项指标比较A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2~4d以后,WBC、CRP以及ANC水平均较首诊时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3。

表3 A组病程中各项指标比较(±s)

表3 A组病程中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首诊时比较,aP<0.05

时间 WBC(×109/L) CRP(mg/L) ANC(×109/L)首诊时 13.2±6.9 38.2±35.1 9.6±6.1恢复期 7.7±3.1a23.7±22.1a3.5±2.1a

2.4 细菌感染组的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A组患儿的CRP水平与ANC、WBC、ESR的相关度比较,CRP与WBC的相关系数为0.902,与ANC的相关系数为0.873,与ESR的相关系数为0.160,其中与WBC的相关度最强,其次为ANC,最弱为ESR。

2.5 不同年龄段首诊时各项指标的比较根据年龄将A组患儿分为婴幼儿组(<3岁)及儿童组(≥3岁),两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且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段首诊时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4 不同年龄段首诊时各项指标的比较(±s)

注:与<3岁比较,各项对应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

时间 WBC(×109/L) ESR(mm/h) CRP(mg/L) ANC(×109/L)<3岁 14.1±8.3 38.9±12.5 48.2±52.3 8.3±6.7≥3岁 13.2±6.3 37.4±20.9 35.3±28.6 9.7±5.9

3 讨论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胎儿期内有合成,在出生以后在血清中以微量的形式存在,当机体受到多种因子的侵袭、手术时或组织损伤时,血清中CRP含量急剧增加。在反复炎症刺激的作用下,血清CRP水平将升高,且感染越严重,上升程度越高。经有效治疗后,CRP将快速减弱直至消失,通常在3~8d即可恢复正常[3-5]。因此认为CRP是反应各类炎症反应以及组织损伤的有效指标,其灵敏性较高,且不受患者年龄、性别、妊娠、机体免疫能力、放化疗等治疗的影响。ANC以及WBC也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转归等,但WBC易受运动、体温、年龄、精神、机体免疫能力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的影响,个体差异性较大。ESR是用于检测病情活动情况以及严重程度,但其对于急性炎症产生的反应比较慢,经有效治疗后仍无法降低至正常水平,对于炎症的发生及消退的敏感性均明显低于CRP,受性别、年龄、血液蛋白浓度、外界温度以及部分免疫学状态变化等的影响[4-6]。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细菌感染条件下,患儿的血清WBC、CRP及ANC水平均显著高于B、C、D组,且组内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ANC、WBC以及ESR的阳性率。经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感染患儿的CRP与WBC的相关性最强,明显高于其与ESR的相关性。予以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患儿的血清CRP浓度较首诊时显著降低。提示检测CRP、ANC、WBC以及ESR对于鉴别细菌感染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CRP对于外来抗体的反应最为迅速,在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且与炎症的严重程度以及转归情况显著相关,可快速、准确地反应出机体的炎症变化。因此,认为CRP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ANC、WBC以及ESR,动态监测CRP水平,可有效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病情的进展情况,从而为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细菌感染组患儿中,3岁以下患儿与3岁以上患儿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表明血清CRP水平不受年龄影响,其免疫意义与获得性免疫不同。

CRP具有调节炎性反应以及预防感染性疾病等作用,且CRP可促进病原体快速清除坏死组织,同时恢复组织结构及功能,从而为机体提供有效的早期抗感染反应[7]。当病毒感染引发细胞膜损伤时,CRP浓度可增高,而细菌感染的CRP反应更加迅速[8]。本研究中细菌感染组的WBC阳性率为67.2%,CRP阳性率为95.5%,CRP阳性率显著高于WBC。在病毒感染中,WBC的阳性率为10.3%,CRP阳性率为26.9%,CRP阳性率显著高于WBC,但两者阳性率均显著低于细菌感染。提示细菌感染时患儿的CRP显著升高,而在病毒感染时CRP的升高不显著,但在病毒感染时其CRP阳性率仍高于其余指标,表明CRP对于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组织损伤以及修复效果仍具有一定的免疫作用。

总之,CRP在感染性疾病早期可以炎性反应标志物以及抗炎介质而存在,其产生与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关系紧密,对于感染性疾病是一项有效的敏感性较强的早期诊断指标,对于儿童细菌感染的鉴别、治疗以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价值,且CRP监测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经济,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1]刘珊珊,刘雪白.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新医学,2009,40(8):558-560.

[2]祁从辉,孟祥翠,李进,等.C-反应蛋白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2):1373-1374.

[3]曲春红,赵红艳,王微,等.C-反应蛋白(CRP)与WBC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110-111.

[4]刘艳红,李艳,黄钰,等.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评价[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9):976-978.

[5]滕树学.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5):155.

[6]韩学贞.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95-96.

[7]孙萍,王东强,谢丽莉,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3(3):189-189.

[8]杨琼,俞文萍,张艳,等.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 22(10):2233-2234.

R37

A

1673-5846(2013)08-0133-03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江西上饶 334000

罗兴燕(1974.9-)女,主管检验师。

猜你喜欢
感染性阳性率细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