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析

2013-07-08 02:17马春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溶栓

张 军 马春丽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析

张 军 马春丽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应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辅助治疗基础上加以尿激酶(UK)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48h血管再通情况。结果21例患者在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的13例(61.9%),血管部分再通6例(28.6%),完全未通2例(9.5%),临床总有效率为90.5%,所有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有好转。结论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行,且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脑血管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该病的治疗方法也表现出多样化。目前,血管内溶栓治疗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与静脉溶栓比较,有诸多优点[1]。动脉溶栓治疗可使高浓度的溶栓剂直接进入血栓阻塞部位,使血栓溶解过程加速,血管闭塞到再通的时间缩短,提高再通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本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辅助治疗基础上加以尿激酶(UK)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共21例,均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42~76岁,病程为1~6h。高血压病史6例,糖尿病史5例,脑卒中2例,冠心病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确切的神经功能障碍(失语、偏瘫、单肢体瘫痪等),排除昏迷、脑出血、脑肿瘤史及严重的肝肾病史。

1.2 治疗方法[2]术前常规准备完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病变部位及情况,详细评价全脑动脉循环及静脉回流情况,明确所有血管分布位置及病变部位,以便确定责任血管。然后用导管头将尿激酶以1ml/min的速度注入病变血管颈内动脉或椎动脉起始部,开始动脉灌注治疗,剂量为20万U尿激酶溶于20ml 0.9%氯化钠溶液中。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可重复注药,10~15万U/次,同时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密切观察血管的开通情况,当血管出现再通或已达最大剂量75万U时即停止注药。

1.3 术后处理术后24h内注射500ml 0.9%氯化钠及12500U肝素注射液,维持肝素化,以确保血管开通。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脑保护剂等药物治疗。

1.4 疗效评定[3]按照影像学评价血管再通分级,于术前、术中及术后48h行全脑血管造影,依据影像学表现将溶栓结果分为未通(血管未见显示)、部分再通(部分血管显示)、完全再通(所有血管显示完整)。

2 结果

21例患者在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的有13例(61.9%),血管部分再通6例(28.6%),溶栓再通率为90.5%,未通2例(9.5%),溶栓后颅内出血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者的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且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详见表1。

表1 不同溶栓时间血管再通率比较[n(%)]

3 讨论

国内相关报道表明,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动脉溶栓治疗的并发症较为严重,多为脑颅内继发出血,发生率为5%~15%,本研究中2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例出现颅内出血,占全部患者的9.5%,与报道结果一致。颅内出血与高血糖、重度卒中及溶栓剂量过高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栓剂量。本研究中也提到其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在发病0.5~1.5h内进行溶栓治疗,血管完全再通率达70%,明显高于1.5~3.5h及3.5~20.0h时间段。因此,溶栓时间在发病后2h内进行最佳,其原因可能与血栓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红色血栓形成及炎症因子趋化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行,且溶栓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杨瑞民,张铭秋,赵东菊.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时效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1):23-24.

[2]刘光宇,谷晓颖.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2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1(4):494-495.

[3]马春华,张中秋.急性脑梗死的介入溶栓治疗[J].河北医药,2009, 28(12):1175-1176.

R743.3

A

1673-5846(2013)08-0373-02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