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3-07-08 02:17张艳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尿管躁动全麻

张艳丽 李 影 周 旋

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张艳丽 李 影 周 旋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并对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2600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组为1200例,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手术、麻醉、苏醒;对照组1400例,在手术前进行了相关躁动症解释护理工作,且手术后未使用催醒药物。结果2600例患者中有728例在苏醒初期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躁动,发生率为28%,观察组发生率为54.67%,对照组发生率为45.33%,所致原因以疼痛和尿管刺激为主,分别占48.21%和33.79%。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在术前、术后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适当的减少躁动的发生和持续。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原因;护理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手术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护理工作经常遇到的问题[1],表现为兴奋、躁动、定向障碍并存,不按指令行动,发生程度不同的不自主运动,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自身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如果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处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我院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原因和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2600例,男1510例,女1090例;胸外科113例,腹部外科1123例,妇科231例,骨科92例,耳鼻喉科952例,其它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有89例;125例患者手术之后携带气管导管被推入苏醒室内,2475例全麻患者拔除导管后进入苏醒室,其中有896例患者采用催醒药物催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将26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200例,对照组14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拔管时间(例外:896例使用催眠药物的患者全部分在观察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手术和护理,并在推入全麻苏醒室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对躁动的影响。对照组术前向患者解释全麻苏醒躁动,减少患者发生恐慌,术后均自然苏醒,不使用催醒药物,推入全麻苏醒室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对躁动的影响。

1.3 躁动评价指标无躁动:比较安静,与工作人员合作;轻度躁动:吸痰等强烈刺激时肢体有躁动,刺激停止,躁动停止;中度躁动:无刺激时也有躁动,但不需要制动;重度躁动:激烈挣扎,需要多人按住或药物制动。

2 结果

2600例患者中,有728例在苏醒初期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躁动,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发生率为33.17%(398例),对照组发生率为23.57%(330例),所致原因以疼痛和尿管刺激为主,分别占48.21%和33.79%(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 观察组各种不良刺激导致的发生情况[n(%)]

表2 对照组各种不良刺激导致的发生情况[n(%)]

表3 不同手术类型躁动发牛率(n,%)

3 讨论

3.1 手术原因引起的躁动原因多是由于伤口疼痛或情绪紧张害怕造成,胸外科手术创伤面大,术后置留的管道(胸管、胃管、尿管等)也比较多,加上胸外离呼吸系统近,术后的呼吸运动会牵扯伤口,引起伤口疼痛,使苏醒中的患者难以忍受;耳鼻喉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患者通气不畅、不能说话,容易产生不安和恐惧感,想去拉扯支管或导管,甚至会出现异常激动想要咬东西现象;腹部外科手术术后会置留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多种管道,相对也较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而且呼吸运动也会造成一定的疼痛[3]。护理措施:严防出现患者坠床、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各种状况;骨隆突处要用较软的枕头垫靠,或使用约束带适当约束;定时检查或观察患者的四肢血液循环状况,确保静脉回流良好;部分疼痛患者,相应依医嘱给药,密切关注患者意识、心率,谨防药物不良反应。

3.2 外源性刺激引起的躁动原因手术后患者意识还未完全清醒,对外界刺激反映较为敏感,任何刺激和疼痛都会引起躁动。护理措施:适当的时机拔掉患者导管,尽量减少导管刺激;不符合拔管要求的患者可以适当的给予患者注射少量镇静剂;尿管作用下,患者会觉得自己想要小便,焦躁不安,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解释,告诉患者出现该情况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尿管的刺激引起的;保持患者的导尿管通畅,防止患者拉、拽导尿管。

3.3 催醒药物使用原因观察组有896例患者采用催醒药催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其中有282例产生了躁动情绪,发生率为31.47%。该数据提示,临床上对催醒药物的应用会出现躁动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催醒药物的应用会导致用药对象的交感神经系统以及延髓呼吸中枢呈现出明显的兴奋感,以促使患者意识的尽早恢复。同时,若给药过程中出现肌松药物体内残留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包括躁动以及焦虑在内的相关临床症状。若给药过程中出现肌松药物残留方面的问题,并导致患者出现躁动症状,表现为浅度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无力、严重时可能并发抽搐症状。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中,需要对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观测,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就需要及时汇报麻醉人员,通过加压供氧与肌松拮抗物给药配合应用的方式,缓解不良症状;发生躁动的患者,需要对其四肢进行可靠固定,防止在躁动中因坠床而造成的二度伤害。同时,为避免麻醉用药对患者呼吸产生抑制影响,应当对患者包括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在内的相关指征进行综合观测与记录。

综上所述,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常见而又具有危险的现象,需要针对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减缓策略和护理措施,确保患者手术的效果和生命安全。

[1]吴媛.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28-29.

[2]华勤学.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6):224-225.

[3]马美子.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60-1061.

R614.2

A

1673-5846(2013)08-0469-02

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猜你喜欢
尿管躁动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道路躁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