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端午风情

2013-07-09 04:29张光茫
阅读 2013年6期
关键词:丝线鸭蛋边城

张光茫

又到一年端午时。端午节的话题虽已传承了千年,可每到此时,人们还是不由得谈论起来。看大师们笔下的端午,则更有一番别样的趣味。

端午节是美丽的,老舍的《赵子曰》中,对北京端午节的描绘令人难忘。“小妞儿们黑亮的发辫上戴着各色绸子作成的小老虎,笑窝一缩一鼓地吹着小苇笛儿。光着小白脚丫的小孩子,提着一小竹筐虎眼似的樱桃,娇嫩地吆喝着‘赛李子的樱桃!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路旁果摊上摆着半红的杏儿,染红了嘴的小桃,虽然不好吃,可是看着多么美!”

沈从文《边城》里的端午,美得最动人心魄的是里面的风俗人情。文中描写了边城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继而补写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的情景。端午节那天,所有的人围到岸边,早早地观看;而年轻小伙则在鼓声的节拍中向前奋划,四周一片吆喝助威声……而龙舟竞赛的方式和捉鸭子的可爱场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这便是湘西人独特的端午风俗了。去看端午赛龙舟,我们会惊异地发现,沈从文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外桃源。

丰子恺在《端阳忆旧》中,回忆了他幼时过端午的情景。他在文章中写道:“那时乡镇卫生条件差,夏天蚊虫多,容易传染疾病。端午正是春夏交替的换季时节,容易得病。据说,老虎头,桃叶,蒲剑可以驱邪;蜘蛛煨蛋可以祛病;苍术白芷和雄黄可以驱除毒虫及毒气。至于门上的王字呢,据说是消毒药的储蓄;日后如有人被蜈蚣毒蛇等咬了,可向门上去捞取一点端午日午时所制的良药来,敷上患处,即可消毒止痛云。”在丰子恺看来,端午种种,寄托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先祖的敬畏,也是平淡生活中难得的点缀。

汪曾祺的笔下,鸭蛋成了端午的主角。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汪曾祺除了怀念著名的“高邮咸鸭蛋”,还回忆了他小时候过端午的情形。汪曾祺家乡的端午,时兴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还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此外还贴五毒、喝雄黄酒、放黄烟子。这些都承载了汪曾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林海音《我的童玩》里,讲述幼时用丝线缠粽子的游戏。文中写道,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就是缠粽子。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地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这样的端午节,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王蒙说:“端午,一粒粒梦想的糯米包裹成一枚坚实的粽子。粽叶,如男人的胸怀和大志,包容,让一切粘连,让一切和谐。”这是对端午一种最完美的诠释,会引发我们的深思与启迪。

(摘自《西部在线》)

猜你喜欢
丝线鸭蛋边城
灰狼和山羊
一只小风筝(下)
塞翁失马
熏风四月到天涯
盗贼用细丝线入室作案
皈依真·善·美
草蜢掉进井里了
鸭蛋小厨神
鸭蛋去哪儿了
鸭蛋小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