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林边小驻》的文体分析

2013-07-15 04:30边海霞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大众文艺 2013年22期
关键词:辅音押韵元音

边海霞(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罗伯特·弗洛斯特在诗歌的写作手法上喜欢使用抑扬格;在内容上,善于用具象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概念,用简单的事情阐述生活中的哲理。《雪夜林边小驻》这首诗通过韵律的精巧安排、词汇的选用及情境的选择,将诗人在林中面对美景时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感悟进行了很好的表达,完美地将形式与内容结合在了一起。本文拟用文体学的理论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这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这首诗。

一、语音层面

1.节奏和韵律

这首诗共有四节,每节包含四行,所有诗句都使用了规律的四音步抑扬格。全诗的韵律为aaba, bbcb, ccdc,dddd.在前三节中,每一节的韵律都是与前一节相承接的,象征了诗中主人公在林中面对美景的诱惑时思绪的连续性和时间的消逝。在最后一个诗节中,作者打破了韵律的连贯性,而是用dddd的韵律代替了本来应该使用的dded,象征主人公的思绪从遐想转回到了现实,意识到还要去履行自己许下的诺言,完成未尽的职责。最后一节使用重复的韵律,加强了诗的整体表现力,暗示了主人公要完成自己人生诺言的决心。

2.头韵

这首诗在多处使用了头韵,如“his house”,“watch(his)woods”,“his harness” “sound’s(the)sweep”,“dark and deep”等.这些短语的首字母发音都是相同的。

3.元音押韵

元音押韵就是两个单词的元音相同而辅音不同,在诗中的第二行的有“his”、“is”、“in”和“village”,第四行有“his”、“fill”和“with”,第五行有“little”、“think”和“it”,第九行有“gives”和“his”,以及第十行的“if”和“is”.所有的这些单词都有着相同的元音[i].元音押韵的使用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4.辅音押韵

辅音押韵主要是指两个或多个单词末尾辅音的发音相同。在这首诗中有很多辅音押韵的使用,如:“whose woods these”,“his woods”,“gives his harness bells”.除此之外,诗中还有两组词使用了平行押韵,即两个单词的元音和末尾辅音都相同。这两组词就是“whose woods”和“gives his”.这样的押韵有助于增加诗的乐感,增强诗歌的听觉感染力,使读者更能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

5.破格

诗人经常会使用诗的破格来满足格律或韵律的需要,例如用“sound’s”来代替“sound is”,这样的缩略就是为了增强全诗的韵律的和谐。

二、词汇层面

这首诗的用词比较简单、朴实,诗中大多数的名词都是普通名词和具体名词。诗中很多地方都用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来修饰后面的具体名词,如“whose woods”,“his house”,“his woods”,“my little horse”,“his harness bells”.说明诗中涉及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有主人的,都被不同的物主所拥有。在第一节中,诗人就提到这片树林已经被其他人所拥有,诗中主人公及小马的到来有一种未经允许,非法闯入的感觉。诗人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在此享受林中的美景。第二节的 “my little horse”和第三节中的“his harness bells”说明马既有对诗中主人公的归属义务,也有对缰铃的所有权,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被拥有也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二节中的“his woods”变成了“the woods”,说明被别人拥有的树林最终变成了自然的一部分,这样的美景没有人能够真正拥有。最后一节中,“have”一词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作为动词,它指“拥有”,作为情态动词,如在“I have to go.”中,它又可以表示“义务”或“责任”。

三、句法层面

这首诗的句法从总体上来说很整齐,只有第一行“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的词序不太规范。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该是“I think I know whose woods these are”。诗人把 “Whose woods”提前是为了突出其在句子中的主题地位,让我们了解到这首诗的主题除了与树林有关还强调树林是被别人拥有的,其主人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自然。

四、修辞手法

1.暗喻和象征

弗洛斯特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比喻与象征的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概念。为了充分表达诗的主题思想,诗中用了大量的暗喻和象征,如“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在诗中树林暗示一种神秘美丽且极具诱惑力的东西,因此在雪夜中疲惫赶路的诗人被这种充满着无穷诱惑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以至于迷失了方向。而小马的铃铛声提醒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诺言要履行( I have promises to keep),诗人在经过思考后最终觉醒,决定去承担自己对生活、社会所肩负的责任。在“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这句话中旅程象征诗人尚未走完的人生旅程。诗中的“sleep”一词诗人使用了暗喻的表达手法, 它暗示着一种人生旅程的停止或生命的终止。诗中对于是应该留在林中享受充满诱惑的美景还是继续前行的选择也是一种象征,即逃避人生或继续面对人生, 这就是全诗充满暗示的意象的升华所形成的象征。

2.对比

诗中描写的除了诗中主人公在林边伫立遐想,还有陪伴他的小马。小马其实是诗人另一个自我的代表。诗人在思索中的不安、迷惘都通过小马的疑问表现了出来。面对林中美丽的雪景,主人公浑然忘我, 停步不前,这是诗人“本我”的反应,而小马作为诗人社会身份的象征用人的意识提醒他还有许多诺言要履行, 不能在此流连忘返。小马的疑问仿佛是一种提醒,催促他放弃林中的美景去肩负现实生活中的责任。通过诗人与小马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充满诱惑的树林产生幻觉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冲突,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冲突。

3.重复

重复就是连续使用某个词或语言成分, 其目的通常是为了加强语气和感情, 强化诗歌的感染力。如“I”在诗歌中重复出现了5次,“woods”出现了4次。这些词的重复使用, 不但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效果, 也进一步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诗歌最后一节的重复更是揭示诗歌主题的重要标志,表明了履行诺言的社会责任感比诱人的林中美景更有吸引力。

五、结语

通过上面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利用文体学的理论对诗歌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整首诗并深刻理解其主题,而只有理解了主题才能领会整首诗的真正含义。

[1]常琅,王芙蓉.深邃中的宁静一‘雪夜林边停留’的文体学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张礼龙.20世纪英美诗歌导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毅.文学文体概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3.

猜你喜欢
辅音押韵元音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我给小鸡起名字
Watch Out
Playing with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