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应力集中对复杂焊接构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2013-07-16 15:03李斌华
山西建筑 2013年1期
关键词:钢结构裂纹焊缝

李斌华

(忻州市建筑设计院,山西忻州 034000)

1 概述

钢结构凭借其自重轻、力学性能优良、施工便捷等优点,被很多要求大跨度、大空间、快速施工建设的建筑形式所采用,如:悬索钢桥、艺术球形节点钢结构网架、球形网壳体育馆等,这就使得我们对其结构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与过去钢结构构件的铆接、螺栓连接相比较,由于焊接连接方式具有:优化构件截面,节省钢材,构造简单,易于加工,连接性能好,刚度大,便于采用自动化生产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复杂焊接结构一般具有:1)几何形状异型、构件多、尺寸厚度大、构造复杂;2)焊缝尺寸长、相互交错、种类繁多;3)焊缝多由对接焊缝与角接焊缝等组合而成;4)现场施工条件差,焊缝检查不同步,保证焊缝质量的难度大;5)整体结构的内力复杂,构件多处于多向应力状态;6)构件内部包含多种缺口效应,造成该处疲劳强度降低较多。综上可看出,复杂焊接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大多受到焊接焊缝性能的影响。假定焊接焊缝将各构件紧密连接成结构整体,并无内部应力缺陷,这时,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分析就变为简单的理想刚件组合结构分析。因此,对焊接焊缝性能的分析,就成为结构整体性能分析的基础。

2 焊缝应力集中对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

由于焊接结构在几何形状变化处产生的局部应力比名义应力大得多,因此疲劳裂纹首先从这些局部应力集中处生成。研究这些部位的应力集中,将有助于了解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性质。

1)焊接接头类型的影响。

焊接接头主要分为:对接接头、十字接头、T形接头及搭接接头。这些接头处的传力线受到扰动,从而产生应力集中(见图1)。

图1 焊接接头疲劳极限—应力比关系图

对接接头处的力线扰动较小,从而产生的应力集中系数较小,其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十字接头与T形接头处,由于在焊缝方向的金属过渡处发生较大的截面变化,应力集中系数较对接接头高,相应的其疲劳强度较低;搭接接头处,由于采用了加强盖板,力线发生较大曲变,明显降低了其疲劳强度。

2)焊缝几何形状的影响。

所有接头类型均由角焊缝和对接焊缝来完成连接,焊缝的尺寸不同,相应的应力集中系数也不相同,使得疲劳强度产生明显的分散性。

Soete,Van Crombrugge选取15 mm板,采用不同的角焊缝施焊,在轴向疲劳荷载下的试验发现,焊缝的焊角小于13 mm时,疲劳断裂发生在焊缝中;当焊角大于18 mm时,疲劳断裂发生在母材中(见图2)。据此,提出了极限焊角尺寸:

其中,S为焊角尺寸;B为板厚。

图2 低碳钢搭接接头的疲劳极限对比

Yamaguchi等人建立了疲劳强度和基本金属与焊缝金属之间过渡角的关系。试验中,焊缝宽度(W)和焊缝加强高度(h)变化时,如果夹角(h/W)保持不变时,疲劳强度也保持不变;当焊缝宽度保持不变时,增加焊缝加强高度,接头处的疲劳强度降低,这是夹角发生变化导致的。这都表明,焊缝的形状对接头的疲劳强度影响比较明显。

3)焊接缺陷的影响。

a.裂纹。取W=60 mm,B=13 mm,低碳钢对接接头试件中,当焊缝中裂纹达到截面积10%时,在交变荷载作用下,试件的疲劳强度较低55%~65%(W为试件宽,B为试件厚度)。

b.未焊透。其削弱了截面面积,引起较大的应力集中。当削弱面积达到10%时,构件的疲劳强度降低了25%。

c.咬边。通常将咬边深度与板厚的比值(h/B)作为评定接头疲劳强度的重要参数。

d.气孔。气孔减小了焊缝界面尺寸,从而降低了连接处的疲劳强度,表面或表层下气孔对接头疲劳强度具有最不利影响。

e.夹渣。夹渣作为体积类缺陷,较气孔对接头疲劳强度影响更大。

3 改善结构疲劳强度的措施

焊接结构疲劳裂纹,多从焊根、焊趾部位处开始延伸,假设我们能够抑制焊根部位疲劳裂纹的产生及延伸,则焊接结构的疲劳裂纹发生的薄弱位置将集中到焊趾处。对于提高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可通过下列一些方法来进行改善:降低、减小焊缝焊接时的缺陷,尤其是开口缺陷;最大程度的保护焊缝焊接的截面几何尺寸、面积,从而降低该处的应力集中系数;控制焊接时的残余应力场,保留相对有利的残余压缩应力场(见图3,图4)。

图3 改善措施(一)

图4 改善措施(二)

4 结语

参照欧洲标准《钢结构的疲劳设计规范》中提出的:“疲劳裂纹很少在远离焊接细节和连接处的平坦的母材上形成,尽管连接处的静强度超过被连接件的静强度,然而连接处仍是疲劳评估的最重要部位”;“裂纹一般在焊缝或靠近焊缝处、横截面突变处或节点偏心处形成,避免发生疲劳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仔细地进行连接的细部设计和制造”。因此,针对复杂焊接结构的疲劳研究,还应从大量试验室数据中着重分析焊缝焊接时对构件的热影响、焊缝的残余应力及焊接缺陷。也正是这些部位力学性能的削弱导致了局部应力偏大、应力流偏转较强、应力集中比较严重,进而成为结构抗疲劳性能的薄弱位置。

[1]霍立英.焊接结构的疲劳破坏行为及评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徐 灏.疲劳强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杨新岐,张新艳,霍立兴,等.焊接接头疲劳评定局部法研究进展[J].机械强度,2003,25(6):93-95.

[4]徐永春,郑荣跃,王者静,等.基于断裂力学的机械结构构件焊接节点疲劳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15(24):91-93.

猜你喜欢
钢结构裂纹焊缝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及要点探讨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微带天线的金属表面裂纹的检测
基于焊缝余高对超声波探伤的影响分析
TP347制氢转油线焊缝裂纹返修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rs17337023 polymorphism in hypertensive gestational diabetic women: A pilot study
心生裂纹
机器人在轮辋焊缝打磨工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