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以“走转改”促改版,全面提升影响力、引导力

2013-07-25 05:54高文举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聊城版面日报

□ 文/高文举 吕 磊

困惑与问题

近几年来,《聊城日报》不断提升版面质量和报道水平,为跨越发展造势鼓劲、为人民的呼声摇旗呐喊,努力打造权威、本土、深度的党报品牌。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采访体制。《聊城日报》一直是采编部室分置,采访部室只有一个记者部,共有12名记者,按照县市、行业进行了大体分工,编辑部也要求记者每个星期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但由于改版后对稿件的需求量大、人少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记者过分追求稿件数量,跑会议、改材料,影响了到基层一线去深入采访,造成来自基层鲜活生动的稿件少,许多一般化、工作性的稿件充斥版面,影响了报纸质量。

二是编辑。由于记者深入基层少,版面缺少好稿件,编辑科室就只好在版面编排手段上下工夫、做文章,在版面形式、语言上争取有变化,但版面编排的大幅度提升最终还是受制于稿件质量,版面效果很难稳定。

三是广告经营。因报社相关方面形不成一个整体,造成了广告流失。

四是“走转改”不够深入。“走转改”活动要做到常态化、坚持不懈,需要一个崭新的机制保障,从精神、态度层面深入,而不是成为一阵风,流于形式。

这些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困惑,报纸要做大做强,路子该怎么走?

思路与做法

面对这些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困惑,是消极对待、维持现状,还是创新思维、锐意改革?改革是唯一出路。《聊城日报》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先定各版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再定岗,定工作量,定人员,然后是实行岗位竞争聘用上岗。一切都要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工作,进一步增强报纸影响力。

根据这一要求,《聊城日报》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后发现:前三个问题是现象,第四个问题才是根本原因。不能解决“走转改”常态化的问题,记者就不能很好地深入下去,写不出精品,则不能有效提高报纸质量。

2012年初,《聊城日报》已经进行了一次改版,改成了黄金报型,更加挺拔、更显时尚、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版面和风格的变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2年2月,集团党委提出了进一步搞好版面改革的要求,并在 6月提出了当年10月完成改版的目标,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实行机制的转变。2月份以后,报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分期分批到《金华日报》《济南日报》《淮安日报》《新乡日报》《鹤壁日报》等报考察学习,并请《济南日报》执行总编尹波来给全体编采人员作专题讲座,介绍《济南日报》改革创新的经验,增强大家改革的信心。

《聊城日报》全体人员都参与到改革中去,先讨论改版方案,再根据方案制订具体操作方法。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同时选派两名编辑部室负责人专程赴北京参加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先进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讨论制订了内容详尽且极具操作性的《编辑手册》,对改版后的版面风格、色彩、字体等都进行了规范,要求编辑严格遵照执行。在全体员工反复讨论、交流、共同决策中,报社决策层多次修改方案,使整个改革过程真正凝聚起大家的智慧。9月28日,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机制改革和人员调整。

改革井然有序完成后,最合适的员工站到了最适合的岗位上,凝聚起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新机制的中心就是小编、大采,精简、高效。

小编,就是精简编辑部室,建立高效精干的编辑队伍。经过改革,所有版面编辑全部集中到总编室,由部室负责制变为责任编辑负责制,一名责任编辑负责一个版面,既编辑稿件,也设计版面,全权负责。原来21个人负责的版面,现在只保留了12人。同时,原来总编室的管理人员仍控制在两人。

大采,则是面对县市和行业,成立新闻采访科室,突出地域化、行业化。原来记者部12人,现在扩充为9个采访科室34人,面对9个县市区和各行业,对口分包。原来从事编辑业务的4名主任主动请缨,愉快地走上采访部室主任岗位,开辟新天地。同时,有一名副主任和一名记者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主动要求挑担子,压任务,经过大家评议,分别被聘为采访科室主任、代主任,但分别给予一年或者两年的试用期。

为提高调整后编辑人员的水平,领导们利用“十一”长假休息时间,连续4天对各版责任编辑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效果与思考

2012年9月底完成改革,大家积极性高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效果初现。

首先是县市区和行业反响强烈,主动配合开展采访。他们表示,能够建立一个常态化的机制,经常深入基层,是帮助,是配合工作。要闻部主任吕磊联系莘县后,与县委书记、县长都进行了交流,还举办了一期全县通讯员培训班,建立定期分片会稿制度,通过建立网络、提高水平等措施的工作亮点宣传好莘县。经济部主任布双起联系阳谷后,也得到县里大力支持……

其次是记者到基层、一线后,和通讯员的交流增多,好的新闻线索不断,来自基层的精彩稿件不断涌现。一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机制一变活力来,观念一转天地宽。到基层后,随处都有新闻点,采访、写稿特别有激情。

第三是基层老百姓也很欢迎,认为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的稿件生动活泼,反映了民生民意。联系基层干部们也多了,一些好的新闻线索被发现,写出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好稿件。

聊城市委市政府、宣传部也对改版给予了充分肯定。成功的改革也带给我们一些思索:

首先,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读者需求的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世情党情在变、传媒格局在变、读者需求在变,对党报的要求也在时刻变化。这次改版,正是对“走转改”机制化的一次尝试,力求将更多鲜活新闻捧到读者面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这是提升服务能力、履行党报职责的具体举措。当前,聊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的新征程中扬帆起航。在这个重要节点改扩改,是为了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更好地履行市委机关报的职责使命。

第三,是落实争先进位、塑造“自豪、创业、包容、奋进”聊城形象的生动实践。2012年,聊城市在全市开展了“塑造聊城形象从我做起”活动,明确赶超目标,提高工作成效,促进各项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水平不断提升、位次不断前移。这次改版是对工作标准的再提高、对工作水平的再提升,充分体现了争先进位的要求。改版后的《聊城日报》已经以工作日每日12版的崭新姿态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版面风格更加简洁大气、信息容量更大更全面。今后还将以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作保障,始终保持机关党报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为聊城的每一步发展鼓与呼!

猜你喜欢
聊城版面日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灵感日报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