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北站建筑设计研究

2013-08-13 09:20王青衣
山西建筑 2013年1期
关键词:绩溪客站北站

王青衣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1 概述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尤其是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铁路客运站房作为每个城市人流聚集和疏散的重要场所,其所在地区往往被视为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2 项目分析

2.1 项目概况

合福铁路北起安徽省省会合肥市,途经安徽省巢湖、铜陵、芜湖、宣城、黄山五市,江西省上饶市以及福建省南平、宁德两市,南至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正线全长810.41 km,绩溪北站是其中一个重要车站,站房建筑总面积为12 000 m2。

2.2 设计依据

绩溪北站作为周边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心,是集高速铁路客运、长途客运、公交车、出租车和社会车为一体的换乘枢纽中心。整个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车站自然地理环境,综合考虑车站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及“四节一保”的具体应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3 站区交通规划

3.1 交通规划

3.1.1 外部交通路网

经过对目前绩溪北站周边紧张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3横、2纵、1立交”的远期规划设想。通过联通东西3条横向道路(徽山大道,规划路,站前路),南北2条纵向道路(龙川大道,丛山道)及建设1个立交系统(徽山大道与广场立交),采用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立体的交通组织方式,有效地解决各种交通流线的交叉干扰问题,使站区交通与城市交通对接顺畅。

3.1.2 内部交通路网

进站流线设计:乘出租车和社会车的旅客从高架车道上至站前平台,进入进站广厅候车;乘公交车和长途车的旅客经过站前路进入站前广场落客区,进入进站广厅候车。

出站流线设计:进站长途车可由站前路进入长途车停车场,出站长途车可通过站前路到达徽山大道,进而快速驶离站区;进站出租车可通过徽山大道进入高架车道,在站前高架平台落客后驶入出租车蓄车场,或由站前路直接进入出租车场。出站出租车可由出租车蓄车场直接进入徽山大道,进而驶离站区,确保人流和车流无交叉。

3.2 功能分区

绩溪北站广场主要设置长途、公交、社会及出租车场。其中西侧设置出租车和长途车场,东侧设置社会车和公交车场。为解决站区内各种车辆的交通繁杂,特别设置了高架车道,将旅客直引上站前平台,缓解了站前路的交通状况。

4 平面布局

站房竖向设计自下而上分为:地下出站厅层、基本站台层、2层候车层。

4.1 地下层平面

地下层平面主要设置进站厅、出站厅、出站地道。本层标高为-6.00 m,该层与站前广场同层,旅客可由出站地道直接进入广场,最大程度上缩短人行距离,更加人性化。

4.2 1 层平面

1层平面主要设置基本站台候车大厅,进站厅,售票厅,旅服与部分其他用房。该层标高为±0.00 m,与站前广场相差6 m。

集散大厅是进站客流的集散空间,同时具备旅服、售票等功能,所以采用大跨度的高大共享空间,宽敞明亮、视线通透,给旅客清晰而明确的行走路线。

4.3 2 层平面

2层平面主要设置候车大厅,设备与办公用房,本层旅客可由进站天桥直接进站上车,该层标高为8.50 m。

本层为大跨度候车空间,具有宽阔和开敞的特性,但由于主体候车部分为120 m×39 m的超大跨度,宽而深的空间决定了其具有空间光线不足的缺点,所以候车大厅上空采用了高窗和条形采光天窗,不仅使候车大厅能够拥有良好的采光效果,还可在白天节约用电,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5 站房造型

5.1 城市性格

绩溪县隶属于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与浙江省临安县交界,北与宁国县、旌德县毗邻,西与旌德县、黄山市黄山区、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连。绩溪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山水雄奇秀丽,人文景观异彩纷呈。颇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比比皆是,砖、木、石三雕精妙绝伦,是正在开发崛起的文化旅游胜地。

5.2 设计理念

新绩溪北站沿用了徽派建筑的建筑手法和色调,注重体现其秀美、清新淡雅之气。整体简洁而细部又不失重复韵律缔造的精致美感,反映出徽派建筑的深厚内力。“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宏扬”。作为绩溪的门户,我们力求营造出一种幽静恬适的氛围,在喧嚣的闹市还您一片宁静的天地。建筑中间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配以大面积玻璃幕墙,以灰空间为过渡,试图创造出似内似外的独特场所的魅力。建筑两侧则采用地方建筑的建筑符号,以现代的形式来演绎,将站房的徽派特质体现的非常明显(见图1)。

图1 绩溪北站

5.3 历史意义

铁路客站是“城市的门户”,建筑造型设计除注重自身经济性、功能性,还要重视与城市空间、历史文脉、地域特征的相互关联,突出建筑的标志性和独特性。绩溪作为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我们希望用特殊的建筑语言来阐述这座城市的文脉,也希望藉此来展示绩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向旅客展示绩溪新的形象。

6 结语

绩溪北站建筑概念设计以铁路客站设计的“五性”原则为基础,重点结合了铁路客站建筑使用功能的原则性与独特性,并参考当地城市文化特点及城市规划发展要求,确立出合理的流线组织、功能布局和方案创意,运用新理念、新技术,设计出新时期、新标准的高质量铁路站房。

[1] 艾蒂安·特里郭.建筑与交通[J].世界建筑,2005(3):94-96.

[2] 郑 健.我国铁路客站规划与建设[J].铁道经济研究,2007(4):20-30.

[3]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深化初步设计[R].天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6.

[4]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5] 郑 健,沈中伟,蔡申夫.中国当代铁路客站设计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绩溪客站北站
铁路客站候车厅光伏天窗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All in a Day’s Wok
ALL IN A DAY'S WOK
提高石门县北站运输能力措施探讨
大型枢纽客站STP开通问题的解决方法
摄影
西安北客站候车厅过渡季热环境调查研究
微风古韵·文化上庄
关于对太原北站电码化码序不正确的分析与处理
一个人的成都北站(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