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专病门诊护理管理的新思路

2013-08-14 10:04徐晴文王青尔杨凤蕊孙慧敏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专病挂号护士长

徐晴文,王青尔,杨凤蕊,孙慧敏,陈 静,季 娟

(本文编辑:黄攸生)

本文结合我科专病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实践,阐述和探讨肾脏病专病门诊管理的心得体会和创新思路。

1 方法

1.1 专病护理“四化”服务 ①专病化:专病门诊针对不同的肾脏疾病,建立了专病诊治的临床路径,从2003年最初的4个专病门诊,现已发展到24个专病门诊。每位患者的诊断、治疗均经两位以上专家会诊讨论[1],为一般专家门诊所不及,专家们为每位患者制定出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②信息化:每位患者在专病门诊就诊都拥有自己唯一的ID号码,利用“军卫1号”工作站及“海泰信息系统”,为每位患者在相应的ID号码内建立完整的病历资料库(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和预约全过程等)。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系统,专病门诊的海泰信息系统里涵盖了专病工作量、专病预约确认率、专病预约达到率、住院登记、出院随访等多项统计指标;③人性化:增设各种特色项目[2],将咨询导医、挂号、就诊、抽血或尿检、超声检查、取报告、缴费及预约等全部项目集中在门诊两个楼层;④一体化:通过“挂号→初诊→辅助检查→专病门诊→住院前预诊中心→住院→出院随访站→专病门诊随访”全程护理链,一体化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1.2 问卷调查 以持续质量改进为手段,近4年来我科每月随机对专病门诊300例复诊患者及专病主任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对专病复诊人次、预约确认率、预约到达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专病复诊人次、预约确认率、预约到达率均逐年提高 自2005年起推行预约诊疗服务以来,专病种类由最初的4种扩展到现有的24种,据2008年至2011年统计,专病复诊人次、预约确认率、预约到达率均逐年提高,见表1。

表1 2008-2011年专病门诊工作统计

2.2 专病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上升 患者对专病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由91.1%上升到96.2%,专病主任对专病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由93.1%上升到97.7%,见表2。

表2 专病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

3 体会

3.1 专病化护理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专病门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3.1.1 明确各岗位绩效考评重点 ①挂号组:分诊挂号护士应熟练掌握专病分诊依据,对专病医生职责熟悉并对疾病认识程度较高,能够快速、准确的挂出相应专病号(挂号准确率应≥98%);每日应严格分时段挂号并及时准确调配各专病挂号平衡,缩短患者等候时间;②初诊组:围绕流程进行宣教,以患者对就诊流程认识作为主要绩效指标;③抽血组:我科日抽血量最高达900例,主要宣教抽血注意事项,以穿刺成功率和采集血标本质量作为绩效考核;④专病组:每个专病组均配备本科学历,工作3年以上的,专病护士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较强,善于解决各种突发状况,从而提高专病护理内在质量。

3.1.2 加强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形式教学:①设立专病主题月,邀请专病主任亲自授课;②新知识、新理论学习,每月两次护理理论学习,护士长每半年进行全科考核一次,依据考核结果及综合评价,讨论、制定下一步工作、学习计划;③角色情景模拟、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本科室情况制定相应情景抢救病例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培训,操作教员定期进行考核,护士长适时监督与指导。强化全科护理人员的安全及急救意识,重视护理安全。

3.2 专病护理质量管理是保证门诊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设立三级质控垂直管理构架:护士长→护士长助理→各区域护理组长。护士长助理2名,分别负责门诊3楼(专病为主)及8楼(初诊为主)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每一楼层按功能区域分组(如挂号组、初诊组、抽血组、专病组等)。护士长每周对全科护士进行总体排班,护士长助理在此基础上,按时段需求对相应楼层岗位进行弹性排班[4],护理组长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护士长助理配合护士长进行相应协调及管理。护士长定期检查各区域护理质量的完成与改进,每月召开护理常规会,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3.3 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有效提升护理内涵

3.3.1 提高专病护理质量,遴选专科护理专家 专病组的工作性质,进一步提高了对专病护士的要求。除前述的学历要求及工作年限外,专病护士还应具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并配合专病医生共同完成相应的诊疗护理工作,与专病医生实行互补,互动。为进一步规范专病护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①每月进行专病环节质量检查,持续护理质量改进;②每月进行护理服务质量测评,随机向患者和各专病主任发放满意度测评表,对专病护士的工作进行评价;③每季度专病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与评比[5]。目前我科已培养“江苏省专科护士”2名,取得腹膜透析SOP培训证书的专科护士5名,专病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6]。

3.3.2 信息管理无纸化,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科自2003年进行无纸化海泰信息管理,现仅2010年专病复诊已逾16万例,通过有效的信息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工作量预测,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依据专病预约数据的动态统计结果,专病护士长助理合理分配各个专病门诊的预约人数及预约上限,做到预约确认一体化,检查预约自动化,有效提高专病医生诊疗质量及效率。

3.3.3 人性化服务理念,体现人文精神 我科自2007年即开展周日初诊及辅助检查,便于患者第2天能够及时进入专病就诊;2009我科护士自发组成“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志愿者服务队”,每日早晨均有一位志愿者于6:00-6:30在门诊大楼外对当日首批就诊患者进行流程宣教;6:30即开始挂号及相应的辅助检查;7:00各岗位护士进行相应健康宣教,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患者的好评,被誉为“南总精神”,并在临床推广。

3.3.4 一体化就诊流程实施,以患者满意为护理目标 初、复诊患者相应分别至门诊3楼、8楼进行相应挂号、就诊。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复诊患者90%以上能够主动遵循预约制度。我科通过动态观察:每位复诊患者全程诊疗时间不超过1 h,节约患者就诊时间的同时也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1]季 娟,王青尔,陈 静,等.专病门诊病人失约原因分析及其管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12A):3166-3168.

[2]张志敏,郝 虹.提升医院门诊服务形象的几点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4):359-361.

[3]谢敏娜.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1):142-143.

[4]朱衍馨,李晓华,翁志强.更新理念创新模式改进门诊服务质量[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8):855-857.

[5]王桂玲,于晓玲,李晓华.参与性行动研究在门诊聘用制护士分级培养中的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6):550-551.

[6]田亚茹,王春英.持续质量改进在在电子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86-87.

猜你喜欢
专病挂号护士长
“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中医专病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现状及探讨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专病一体化护理对心衰患者营养管理的影响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参加国医大师专科专病典型验案高级研修班部分代表合影
“医信通”对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的效果评价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现与应用
总护士长管理理念对年轻护士长的管理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