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几点思考

2013-08-15 00:43■张
群文天地 2013年2期
关键词:村官政策农村

■张 馨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90年代在地方兴起直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台的政策。即到农村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该政策符合国家当前的实际,是国家建设的需要。至古以来农村都是条件最艰苦,生活负担最重的地方,多少学子为了不再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选择了高考读书,从而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城市做为城市人,因此读书之后回到家乡的人是少之又少;且当前发生在中国的城乡二元化进程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较多,农村人才断档现象尤其严重,这样就放缓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农村现急需注入新的活力、引进新的人才来进行建设;国家从2003年高考开始扩招,中国的大学生一度急剧增加,从而造成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处安放他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因此国家也要出台政策或措施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们可以有一个暂时的栖息之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也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好的事物也总会有另一面,大学生村官政策也是如此。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产生,问题产生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并不能一概而论,文章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以下为实施中出现的几点问题。

1、一些地区村官生存条件差强人意,致使许多大学生村官抱怨连连,甚至怨声载道。由于多数大学生村官都是被分配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工作,但农村条件有限,使许多村官在衣食住行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居住的地方条件简陋,设施缺少,数人挤一屋,严重影响大学生村官的休息;没有食堂只能自己做饭吃,造成吃不好或者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发生,等等,这些条件的差强人意就会影响到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不能够安心认真的去工作。

2、身份尴尬。大学生村官这个名字起得有点意思。一方面,它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也确实为大学生到农村更好的开展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另一方面,这个官有名无实,当大学生们真正到了农村就会发现自己的角色却是非常尴尬的。刚刚到来的大学生村官们既不是当地的村民,也不是真正的公务人员,这种非官非农的身份让他们根本无法真正的参与到农村事务的管理决策工作中。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很多村民们都会对外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排斥的心理,再加上大学生村官对当地人文风俗的不了解及有些语言的障碍,也就很难使他们真正融入到村民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村官是没有实权的“官”,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村民们不配合的情况,很难开展工作。长此以往,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很快会失去在农村工作的热情,进而会感到生活的无趣、乏味,这就是很多大学生村官迫不及待要离开的重要原因。

3、村官在工作中态度不够认真积极,得过且过,有些人是因为大学毕业工作不好找,看到别人都在考村官及基层服务项目,所以他们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参加考试,实则他们并没有做好下农村当一个村官的准备,属于从众心理作祟。为了逃避就业,才去做了村官。这就造成他们首先从态度上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上级布置任务下来不能主动去做甚至是推三阻四;又者他们只把村官看成是找工作的一个过渡或者是到基层镀金,都在翘首等待国家政策的出台,使其能够顺利转成国家正式公务人员,而没有达到真正的为基层服务的目的,因此偏离了该政策服务基层人民的本意。

4、一些地区存在村官只挂名,无具体工作可做的现象。有些地区会存在村官到了村里没有具体工作可做,最后只有干耗时间或者是干等国家政策出台的现象,白白浪费了刚刚毕业大学生的两年好时光;还有的就是有些大学生只在村里挂名,自己出外另谋生计,然而村官的工资他也月月按时得到。

5、大学生村官中存在官僚化倾向,一些大学生变成了官场“老油条”。由于多数村官作为村长或书记助理,工作中与他们打交道的时候比较多,所以不自已的就会沾染一些所谓的官场习气,使自己混迹其中,没有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实现使命。

6、个人问题无法解决以及离职后的前途模糊不清。首先个人问题无法解决。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结婚,由于工作环境的局限性,村官们选择对象的面变窄了,机会也就少了;再有毕竟村官不是一个正当的职业,因此不能保证收入的稳定,所以,没钱不能找,想找也找不到,这就是大学生村官们遇到的个人难题。除了个人问题,在农村的发展前途不明朗也是很多大学村官决定离开农村的重要原因。毕竟在农村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接触的人员有限,开放度较低,所以对外界的动向了解的就较少,对村官离开的选择也就越低,因此如何再就业就成为很多大学生村官困惑的问题。

问题有很多,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有很多,客观上主观上的都有,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针对问题而进行改进。一项政策或者措施的出台,总是会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可能做到处处都合理或者完美无缺,大学生村官政策也是如此。都是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是暂时的,解决才是“王道”。所以也不要去苛求,在实施中不断的摸索去逐渐改变,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逐渐变的更加成熟。

[1]张丽.浅析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同现状[J].法制与社会,2008(9).

[2]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1).

[3]王婷,白金钢.浅谈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几个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5).

猜你喜欢
村官政策农村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政策
政策
个性“村官”都特立独行?——不,他们有诸多相同品质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只是个村官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