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3-08-15 00:43郭恪诚
群文天地 2013年2期
关键词:创设语文课堂教学

■郭恪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此都有很精辟的论述,“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这些教育家不约而同地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呢?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在课前、课堂上尝试着使用下面的方法,一定会收到很好效果。

一、课前“功夫”激兴趣

1.“课前三分钟演讲”能使学生身心灵真正的进入语文课堂。课前演讲内容不限,学时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提前准备好,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达出来。这项工作教师要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给学时以信心。对于学生课前演讲兴趣的培养,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演讲效果好的同学可以以图书奖励,而对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以适当的点拨和扶助。

2.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因为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所以预习要求的难易程度也该有所不同。

二、课堂过程妙招多

(一)导入设计要精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的好奇心强烈,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导入布疑则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探究的欲望。若能很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效率。优秀的教师往往很注意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时,在导入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期待、渴望探索的心理状态。

1.悬念突起,导入激趣。课堂导入,若教师独具匠心,设置“悬念”,能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教学目标就很容易达成。

2.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目视生动逼真的画面,耳听美妙的音乐,再来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就可以让精神处于非常轻松的状态,很快的进入教师创设的氛围,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

3.创设情景引发动机。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这不如乐之者”。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下完成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注意课堂的情绪气氛,创设愉快的情景,消除学生学习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中接受知识,就会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不断生动的学习探索。教师丰富多彩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对不同层面的学生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能给每位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不短探索创新,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有的用插图导入,有的老师讲谜语导入,有的教师说故事导入,鸥教师则通过影视观赏导入,还有的教师自己登台演唱导入等等。

(二)文史知识的拓展,针对对学生感兴趣,又一知半解的东西讲明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好的教师,更要“善假于物”,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有的教师很怀念左手拿教材,右手握粉笔,仅凭一块黑板,就能口吐莲花,令无数学生竞折腰的时代。殊不知,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意味着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具和声音、课件等各种资源和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用图画增添课堂色彩,使呆板的“黑白语文”变成“彩色课堂”。这样学生一定会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运用声音的感染力来教学。教学中播放音乐,容易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感情的熏陶与感染,并使学生在声音营造的氛围中很快进入意境,并通过文本的领悟真实的感触到课文所体现的主题或内容,有利于眼、口、手、耳、脑等器官多方位同时调动,全身心投入。

(四)教师课堂活动多,学生学习兴趣浓

课堂活动的形式很多,互说互听、争鸣论辩、争相抢答、高歌吟唱等。

1.互说互听:学生将小说中的精彩人物形象,如林冲等,课堂上可以采用快板,评书,相声等,等进行说的演绎,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自然会增强了理解记忆。

2.争鸣论辩: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挑事”,对于学生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不是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争鸣,学生实在不能得出结论时候再敲定不迟。

3.争相抢答:一些学生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大声积极主动举手回答,对自己的看法条分缕析、侃侃而谈,而也有很多同学却支支吾吾或明知不答,作哑巴状。面对此情此景,相信好多老师会冒冷汗。其实这时候老师可以采用竞答的方式,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出不同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做必答、轮答、抢答等类型的题目,这样慢慢的在班内就能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学生的思维得到激荡。课堂气氛也就不会一潭死水,逐渐的活泛起来。

4.高歌吟唱。教材中的经典的名篇如通过朗读、美读进行第二次创作,那更能感染人、震撼人,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在此建议,我们的中学教师在诗歌、古诗词文本的教学中,在课堂上举行一些小型的朗诵会(可以提前布置下去,学生策划、主持),学生的感情能融进诗里行间,怎会不受感染而产生兴趣。

总之,高中生语文的学习要兴趣先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你是如此美丽,那么再学起来就会主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猜你喜欢
创设语文课堂教学
创设未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