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与朝云

2013-08-15 00:42山西介子平
名作欣赏 2013年31期
关键词:朝云东坡

/ 山西_介子平

文人与歌妓交往的记录,史不绝书。至宋,此风尤盛。歌妓唱词侑酒,文人遣兴填词,共同构成了词文学的原生状态。文人为词之原创者,歌妓为传播中介,二者的互动,既为创作灵感的产生提供了源泉,又为歌妓水平的提升补给了养分。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苏东坡被贬为杭州通判。其间,东坡结识过一位名周韶的官妓。宋时的官妓中,多有才女,其中周韶之诗尤为超群。苏轼有感于心,便书写了周韶的诗,到南宋时成为王介石的藏品。周密《云烟过眼录》记述有东坡书写的那幅作品:“又书杭姬周韶诗。初杭州营妓周韶能诗,苏子容过杭,述古饮之,韶求脱籍,子容令即席赋诗,有云:‘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多念阿弥陀世经。’一时叹赏。籍中诸妓皆有诗送之,内胡楚、龙靓诗最佳,事在《侯鲭录》。”赵令畤《侯鲭录》载:“濠守侯德裕侍郎藏东坡一帖云: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尝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座嗟叹,遂落籍。同辈皆有诗送之,二人者最善。胡楚曰:‘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秋风。’龙靓云:‘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作武陵人。’固知杭人多慧也。”

除此之外,还出现过一位叫秀兰的官妓。宋人杨湜《古今词话》载:“苏子瞻守钱塘,有官妓秀兰天性黠慧,善于应对。湖中有宴会,群妓毕至,唯秀兰不来。遣人督之,须臾方至。子瞻问其故,具以发结沐浴,不觉困睡,忽有人叩门声,急起而问之,乃乐营将催督之。非敢怠忽,谨以实告。子瞻亦恕之。坐中倅车属意于兰,见其晚来,恚恨未已。责之曰,必有他事,以此晚至。秀兰力辩,不能止倅之怒。是时榴花盛开,秀兰以一枝藉手告倅,其怒愈甚。秀兰收泪无言,子瞻作《贺新凉》以解之,其怒始息。”明人尤侗《艮斋杂说》也载:“东坡倅杭日,有妓秀兰,府僚怒其来迟,云必有私事,秀兰含泪力辩,终不解。适榴花盛开,秀兰采一枝以献,府僚愈责其不恭。坡即席赋《贺新凉》词,‘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是也。令秀兰歌以侑觞,府僚大悦,剧饮而罢。”

某日在凤凰山宴饮正酣,此时,能歌善舞的王朝云出现了。东坡顿生爱怜之意,遂作《江神子·湖上与张光同赋》,其中的“一朵芙蕖”即朝云也: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念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朝云触发了其写作灵感,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据考证,便是送给朝云的。不仅如此,学生秦观在欣赏过朝云的舞蹈后,也灵感突发,写下了《南歌子》: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不久,东坡为继室王闰之收养了这个十二岁的朝云为侍儿。再后,征得妻之首肯,他将十八岁的朝云正式纳为侍妾,两人竟相差二十七岁。

在东坡的妻妾中,朝云最善解东坡心意。据王世贞《苏长公外纪》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朝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

东坡居杭州四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再被贬黄州副使,其间,夫人闰之留京畿照料老小,朝云则一直相随左右。黄州时,生活尤其清贫。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朝云为东坡生得一子,取名遯,小名干儿。此间,东坡为朝云作《菩萨蛮·新月》: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乞新巧。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十月二十七日,干儿弥月。按照当地习俗,苏家为干儿举办满月洗儿会。太守杨采带着同僚前来贺喜,文人雅士皆来祝贺。仪式完毕,黄州父老要求东坡赋诗一首,东坡随即口占《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翌年,东坡接到内迁“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圣命,遂携家眷赶赴汝州。旅途奔波中,不到一岁的干儿致病,不幸夭折于金陵。朝云经此打击,卧床不起,水米不沾。东坡纵横老泪沾墨,写诗慰之痛:“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遯,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其一: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其二: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周辉《清波杂志》记有其在黄冈时,与官妓李琦有过遇合:“东坡在黄冈,每用官妓侑觞,群姬持纸乞歌词,不违其意而予之。有李琦者,独未蒙赐。一日有请,坡乘醉书‘东坡五载黄冈住,何事无言赠李琦’,后句未续,移时乃以‘却似城南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足之。奖饰乃出诸人右,其人自此声价增重,殆类子美诗中黄四娘。”杜甫一生不咏海棠,或曰杜母小名海棠。那么东坡此诗就有些不类。明人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即谓:“杜无海棠诗者,以母讳故耳。东坡之咏妓李宜,乃一时之失言也。西郊野叟《诗话》载之,以为美谈,何耶?”李琦即李宜,同一人耳。

哲宗继位,废除新法,东坡被召回京,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侍读,此时的东坡,受宣仁皇太后赏识,可谓春风得意。其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王弗。王弗为原配夫人,十六岁嫁到苏家,是东坡的伴读良友,可惜二十七岁便去世了。不久,续娶王闰之,为前妻的堂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云: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著名的悼亡词,情意缠绵,凄凉哀婉,以白描记述,却能字字肺腑,为东坡最为著名的词作之一。

两年后,东坡再度贬任杭州知府,后又先后出任颖州和扬州知府。章惇为相后,东坡再贬惠州,其已近花甲。贬惠时,恐弱质多病的朝云经受不住“瘴雨蛮风”摧残,东坡打算遣散之。朝云闻知,愤然作色,以为小看了她,东坡遂改变主意。东坡叹曰:“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绍圣元年(1094)十一月,其专为朝云作《朝云诗并引》:

不似杨枝别乐天,

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

无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

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

不作巫山云雨仙。

一日,东坡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东坡问其故,对曰:“奴所不能歌者,‘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东坡幡然大笑:“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

朝云在惠州度过了两个生日,东坡专以诗词相贺。然不测风云,旦夕祸福,朝云忽染疫,于绍圣三年七月五日溘然而逝,时年三十四。死时,朝云紧握东坡之手,念《金刚经》谒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朝云死后,东坡葬其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中,并在墓侧筑六如亭以示纪念,后人于亭柱镌一联:

不合时宜,

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

每逢暮雨倍思卿。

东坡贬居惠州时期,涉及朝云作品者十五,其中诗五、词七、文三。朝云撒手人寰,东坡精神几近崩溃,以《悼朝云并引》寄托哀思:

苗而不秀岂其天,

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

赠行唯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

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

夜灯勤礼塔中仙。

当月九日,东坡在栖禅院壁上题字:“绍圣三年八月六日夜,风雨,旦视院东南,有巨人迹五。是月九日,苏轼与男过来观。”并作《西江月·梅花》追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朝云殁后,东坡还作《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借吟咏长春花喻朝云:

长春如稚女,飘飖倚轻飔。

卯酒晕玉颊,红绡卷生衣。

低颜香自敛,含睇意颇微。

宁当娣黄菊,未肯姒戎葵。

谁言此弱质,阅世观盛衰。

頩然疑薄怒,沃盥未可挥。

瘴雨吹蛮风,凋零岂容迟。

老人不解饮,短句余清悲。

其《惠州荐朝云疏》云:“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

东坡一生结识女人无数,最惹其喜爱者,非朝云莫属。然迁惠州时,续弦闰之已去世,仍未扶正朝云,盖其出身卑微矣。朝云逝后,东坡从此鳏居,再未婚娶。东坡《朝云墓志铭》云:“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东南。生子遯,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止归。”

朝云跟随东坡,皆处贬谪迁徙境况,未一日富贵安稳,衣食担忧,百事皆哀,红颜薄命,英华早谢,此为朝云之不幸。然而,她能遇上这样一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草木为之枯”的天才人物,也朝云之大幸。后人知朝云,俱因借了东坡影响,朝云芳名,已然脱离了内容的诗意存在。此乃一种文化现象。

朱元思何许人也?只因吴均《与朱元思书》而留名,甚至有写作“宋元思”者,姓朱姓宋之歧异,似乎已不为人在意,人们在意的是富春江上“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旖旎景象。汪伦何许人也?只因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流芳。据说汪伦只是泾县的一名普通士绅。黄四娘何许人也?只因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底。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而流芳。至今未见有黄四娘的片言记载。邰喜德何许人也?乃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在京召开,徐悲鸿带领中央美院教师前来为英模造像,徐悲鸿选择了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英俊小伙邰喜德。几十年过去了,与之同时代的英模早已为世人淡忘,但他的形象却因徐悲鸿的笔触而留在了人们的印象里,还有他的名字,其作即称《战斗英雄邰喜德》。张迁、史晨、曹全、夏承,皆因其墓碑的不朽而传名,左棻、谢鲲、元桢、穆亮,皆因其墓志的出土而垂世,孙秋生、杨大眼、魏灵藏、解伯达,皆因其造像的立记而沿袭。不过如今其名只是这些碑帖的符号称谓而已,事迹已滞,不为布播。

朝云即东坡身边的小凤仙,一位危难时刻有担当、有情义的非凡女子。东坡以诗文传,朝云又以东坡铭。

猜你喜欢
朝云东坡
苏东坡“炼丹”
远行的舞者
远行的舞者
定风波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坡仙”散论——以东坡词为中心
苏东坡: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苏轼悲秋与朝云伤春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