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形成简述(连载五)

2013-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3年22期
关键词:合江绥化伊春

韩 卓

五、1949年以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变化

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的《重划东北行政区划令》指出:由于东北全部解放,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东北今后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建设形势,便于城市领导乡村,本会经过慎重研究,根据经济、交通、人口、城市的分布及自然状况,决定重划东北行政区域为6省4直辖市。按照东北政委会的决定,黑龙江地区的合江、松江、黑龙江、嫩江4省和哈尔滨市合并为松江、黑龙江2省。5月中旬,撤销合江省并入松江省,哈尔滨市改为松江省辖市,并将松江省北部的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撤销嫩江省并入黑龙江省,将原嫩江省所属的扶余、乾安两县和郭尔罗斯前旗划归吉林省。

松江省共辖4市、32县,即: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兴山(今鹤岗)市,双城、拉林、五常、阿城、宾县、呼兰、巴彦、木兰、通河、尚志、延寿、方正、海林、宁安、穆棱、鸡宁(今鸡西)、东宁、密山、虎林、宝清、勃利、林口、桦南、依兰、汤原、集贤、富锦、桦川、萝北、绥滨、抚远、饶河县。省会设在哈尔滨市。全省总人口515万。

黑龙江省共辖1市、41县(旗),即:齐齐哈尔市,北安、拜泉、海伦、绥化、庆安、铁骊、绥棱、通北、兰西、青冈、明水、望奎、克山、克东、德都、孙吴、瑷珲、逊克、呼玛、佛山(今嘉荫)、泰安(今依安)、嫩江、讷河、富裕、甘南、龙江、景星、泰来、林甸、安达、肇州、肇东、洮安、洮南、安广、瞻榆、开通、镇赉、大赉县,杜尔柏特、郭尔罗斯后旗。省会设在齐齐哈尔市,全省总人口552万。

1949年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依据佛山县系金矿地区的特点,为便于领导和金矿生产,决定将黑龙江省所属的佛山县划归松江省管辖。1950年3月,将佛山县正式划归松江省。同年10月,将洮安县改为白城县。1952年5月,将泰安县改为依安县。同年9月,为加强伊春林区政权工作,增设伊春县。由松江省政府提出,佛山县距省政府所在地较远,领导不便,距黑龙江省黑河专区较近,经两省协商并经东北人民政府转报政务院批准,于1953年3月将松江省的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1953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将松江省哈尔滨市改为中央直辖市。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同时将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并入黑龙江省。同年8月两省正式合并,省会设在哈尔滨市。在两省合并的同时,将原黑龙江省所属的白城、洮南、镇赉、大赉、安广、开通、瞻榆7县,划归吉林省管辖。为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领导,两省合并时,在西部和东部地区分设嫩江、合江专区,加原黑河专区全省设立3个专区,分辖一部分县。

新的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北、东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苏联相望。全省总面积4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250万。共辖3个专区、5个市、64个县、2个旗、1个矿区。省直辖市县: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市,海伦、绥化、肇东、肇州、安达、兰西、青冈、望奎、明水、绥棱、庆安、铁骊、拜泉、克山、克东、北安、德都、通北、双城、五常、拉林、阿城、宾县、呼兰、巴彦、木兰、通河、尚志、延寿、方正、宁安、海林、穆棱、鸡西、林口、密山、东宁、虎林、伊春县,郭尔罗斯后旗,双鸭山矿区,计46个市、县、旗、矿区。

黑河专区:瑷珲、呼玛、孙吴、逊克、佛山县,计5个县。

嫩江专区:龙江、讷河、嫩江、依安、泰来、景星、甘南、富裕、林甸县,杜尔伯特旗,计10个县、旗。

合江专区:依兰、富锦、勃利、桦南、集贤、宝清、汤原、桦川、萝北、抚远、饶河县,计11个县。

1955年l 1月,因佛山县与广东省佛山市重名,经国务院批准,将佛山县改为嘉荫县。

1956年,为了便于全面规划和加强领导,经国务院批准,增设绥化专区,专署驻绥化县,领导省直辖的绥化、北安等13个县;增设牡丹江专区,专署驻牡丹江市,领导省直辖的宁安、密山等10个县;将省直辖的青冈、克山等6个县划归嫩江专区;撤销景星、拉林、通北、桦南、海林5县,分别并入龙江、五常、北安、桦川和林口、宁安县及牡丹江市;撤销鸡西县设置鸡西市,将双鸭山矿区改为双鸭山市;撤销杜尔伯特旗设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将郭尔罗斯后旗改为肇源县;为更改生僻字和繁体字县名,将瑷珲县改为爱辉县,将铁骊县改为铁力县。到1956年底,全省分设5个专区、7个市、60个县;5个专区共辖54个县(市),省直辖5个市和8个县。

1957年7月,为解决伊春林区县级政权组织与森工企业不相适应的“大企业、小政府”的矛盾,特别是该县非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春县设置伊春市(地级),由省直辖。

1958年8月,为了加强城乡协作,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绥化专区,设立松花江专区,专署驻哈尔滨市,领导省直辖的伊春、五常等5市县和原绥化专区的绥化等9县;将省直辖的肇东、宾县、阿城3县和原绥化专区的呼兰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将直辖的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鹤岗、双鸭山6市划归所在专区代管。至此,除哈尔滨市仍由省直辖外,其余66个市、县均划归专区管辖或代管,省不再直接领导县(市)。同年9月,撤销德都县,并入北安县;撤销铁力县,并入庆安县。

196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对行政区划的调整变动,缺乏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部分专区和市县的划分和裁并反复性较大,撤而复设。1960年1月,撤销北安县设置北安市,将虎林、饶河两县合并为虎饶县。4月,撤销集贤县设置友谊县,将牡丹江专区的宁安县划归牡丹江市领导。同年5月,撤销嫩江专区,将其所辖拜泉等12县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齐齐哈尔市改由省直辖,将明水、青冈2县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将松花江专区的五常等5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将哈尔滨市领导的肇东县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哈尔滨市共领导8个县;为适应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撤销安达县,设置安达市。因市无力领导县,于1961年10月,恢复嫩江专区,管辖齐齐哈尔市领导的12县及齐齐哈尔市。1962年9月,将牡丹江市领导的宁安县划回牡丹江专区管辖;恢复集贤、铁力、海林3县,撤销友谊县;将虎饶县由牡丹江专区划归合江专区管辖。

1963年6月,因北安市农村人口过多,撤销北安市恢复北安县和德都县。同年12月,设置绥滨县。

1964年1月,将齐齐哈尔、伊春2市改为省直辖。6月,设置鸡东县,恢复桦南县,撤销虎饶县恢复虎林、饶河两县。1964年6月,为探索林区和油区的行政区划体制,总结政企合一的经验,将伊春市改为伊春特区,将安达市改为安达特区(对外仍沿用安达市名称)。同年8月,为适应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需要,以黑龙江省呼玛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置大兴安岭特区。特区政府驻加格达奇,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双重领导,以黑龙江省领导为主。同年12月,恢复友谊县。

1965年2月,为适应煤炭生产的发展,设置七台河特区(县级),归合江专区管辖。3月,恢复安达县。5月,松花江专员公署由哈尔滨迁驻绥化县。7月,设立松花江专区,专署驻哈尔滨市,管辖哈尔滨市领导的8县,哈尔滨市不再领导县;原松花江专区更名为绥化专区,专署仍驻绥化县;松花江专区的安达市(特区)改为省直辖。同年8月,设置同江县,归合江专区管辖。1966年2月,将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鹤岗、双鸭山5市改为省直辖。至1966年底,全省分为6个专区、2个特区和8个较大的市。6个专区共辖65个县和1个特区;9个设区的市(特区)共辖54个区、4个镇。

“文化大革命”初期,专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变动较大。1967年,全省上下普遍成立革命委员会,将各专区均改为地区,由设立派出机构的专区变为一级区划实体的地区,成为一级政权单位;将伊春特区改为伊春市。1968年,将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分别划归牡丹江地区和合江地区管辖。196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呼伦贝尔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除外)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共2市、12旗。即:海拉尔、满洲里市,布特哈、阿荣、扎赉特、喜桂图、陈巴尔虎、额尔古纳左、额尔古纳右、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旗和鄂伦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自治旗。同年,将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迁至北安县;将松花江地区革命委员会迁至阿城县。1970年4月,设置伊春地区,实行地市合一,并将嘉荫、铁力2县划归伊春地区管辖;将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并将呼伦贝尔盟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将嫩江地区的嫩江县划归黑河地区管辖;将合江地区的虎林县划归牡丹江地区管辖;将牡丹江地区的尚志、延寿、方正3县划归松花江地区管辖;撤销七台河特区,设置七台河市(县级)。至1970年底,全省分为9个地区(盟)、9个地级市,共辖3个县级市、65个县、12个旗、55个市辖区(镇)、6个地辖区。1971年7月,将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由北安县迁至嫩江县。1972年7月,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迁回爱辉县;9月,松花江地区革余委员会迁回哈尔滨市。1973年8月,撤销友谊县,并入集贤县。1975年8月,为加强边防和边境口岸管理,设置绥芬河市,由牡丹江地区管辖。

1978年11月,绥化、松花江、合江、嫩江、黑河地区“由实变虚”。撤销革命委员会,改设行政公署。1979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将原呼伦贝尔盟及所属各市、旗全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同年12月,撤销伊春地区,恢复伊春市;将安达市改为大庆市。1980年9月,将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11月,设置黑河市,由黑河地区管辖。12月,将牡丹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牡丹江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5月,为适应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需要,设置塔河县和漠河县。1982年12月撤销绥化县,设置绥化市,由绥化地区管辖。l 983年4月,撤销爱辉县,并入黑河市;撤销北安县,设置北安市,由黑河地区管辖。同年9月,为进行市领导县体制的改革试点,撤销牡丹江地区,与牡丹江市合并,将其所辖的宁安、海林、林口、穆棱、密山、东宁、虎林7县划归牡丹江市领导,将鸡东县划归鸡西市领导,绥芬河市由牡丹江市代管,牡丹江市改由省直辖;将松花江地区的呼兰、阿城2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同年10月,为加强五大连池风景旅游区的管理,设置五大连池市(县级);七台河市升格为地级市,改由省直辖,并将合江地区的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领导;佳木斯市改由省直辖。1984年11月,撤销安达县,设置安达市(县级),由绥化地区管辖。12月,为扩大市带县领导体制的试点,撤销嫩江、合江地区,将其所辖县分别划归齐齐哈尔市和佳木斯市领导;恢复友谊县,由佳木斯市领导。1985年,黑龙江省共辖4个地区、10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63个县、64个市辖区、4个地区辖区。全省总面积4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3311万。

猜你喜欢
合江绥化伊春
面对新题型 如何去求解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基于TM影像的明水县农业用地变化监测研究
合江农商银行助农取款村村通
合江神臂城怀古(外一首)
合江农商银行: 1957万元助春耕
合江荔枝历史文化渊源初探
多彩伊春
混入社交圈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