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改革之路:以农业为例——专访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闻一研究员

2013-08-15 00:43庄宇
领导文萃 2013年24期
关键词:布尔什维克列日涅夫赫鲁晓夫

□庄宇(本刊特约记者)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存在的七十余年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相当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贯穿了苏联数十年的历史。十月革命前,俄国一度是欧洲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农业成为俄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然而,苏联时期农业却成为了每届领导人最为头疼的问题。列宁从一开始忽视农业到逐步正视农业问题,推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奠定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生产的基本模式,农业的改革带有浓厚的个人意识形态倾向;赫鲁晓夫为应对积贫积弱的农业问题进行了大胆改革,希望通过建立国营农场和改变耕作的方式来解决农业危机,却适得其反;勃列日涅夫的“停滞”则使得苏联农业面临更深的危机。农业成为了苏联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每位领导人上台时都会针对农业状况进行尖锐的批判,但农业改革还是收效甚微,直至苏联解体,农业发展依旧落后。为了对这一过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苏联史学家、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闻一先生,请他谈一谈由列宁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发展中的农业改革问题。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苏共领导人逐步正视农业问题

领导文萃:俄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如何发展农业,也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但从苏联历史上来看,他们的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的发展,您如何看待苏联时期农业发展?

闻一:这个问题很复杂。实际上无论是列宁也好,还是布尔什维克党也好,在十月革命前,他们对俄国社会实际情况都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农村的实际情况。他们所进行的革命宣传工作,尤其是在农村的革命宣传工作非常薄弱。众所周知,当时在俄国农村做工作最多的,也最有影响力的是俄国社会革命党人。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土地法令》,但实际上,这个法令不是布尔什维克自己的,是借用了社会党人的土地法令。所以,列宁时期的农业政策中,有两个问题:第一,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没能够准确分析俄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他们对俄国的农业及农民状况不是很了解。从列宁本人来讲,他从来没有到过农村,而且布尔什维克党的许多领导人都没有在农村做过工作,他们都是在城市里生活和活动,十月革命前,列宁多数时间在国外,或者被流放,所以布尔什维克党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的了解有限。第二,一个根本原因,这对于苏俄甚至苏联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那就是在马克思的论著里很少谈论农村问题,马克思谈的是城市和资本主义,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应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具体怎么建立这种阶级的政权,马克思主义学说里并没有说明。

领导文萃:那么是否可以说是列宁过高地估计了俄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闻一:列宁是按照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而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因为马克思没讲过,如何在农业人口为主体、农业经济占主体的国家搞社会主义。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这是很明确的。所以说在十月革命前后,如果看列宁的著作就会发现,他很少讲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应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列宁的著作中都是发表列宁自己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应该怎么在俄国推进革命,在俄国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应该怎么做,等等。因此,应当明确,列宁依靠的不是农民而是工人,十月革命主要依靠的是波罗的海的水兵,所以列宁对农民不是很了解。我想这也是苏联从一开始就带有的一种天生的不足。由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农民不了解,对农业不了解,因此,在农业的政策上、在农民的改造上、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农业国家应该如何前进,都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方案。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计算和监督,就是整个国家通过计算和监督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也好,分配也好都要进行精密的计算和监督。

因此,在列宁的带领下布尔什维克政党夺取政权,并非像我们现在的一些教材如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及苏联官方史学家所说那样。在沙皇俄国的末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十月革命前已经有许多党派并存。我们所熟知的土地、和平、面包法令并不是布尔什维克党人最先提出来的,而是从二月革命以来或者说是二月革命以前,各个政党都提出这个口号,但最后立宪民主党人、国家杜马等等都没能将这些口号付诸实践,因此,就看布尔什维克党能不能成功解决俄国的土地问题和面包问题,能不能让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漩涡。因此,可以说土地、和平、面包这几个口号是俄国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当时社会整个人民的愿望的真实体现。最后只有布尔什维克党将几个法令,特别是 《和平法令》成功地实施了,他们和德国人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使得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土地法令》是布尔什维克党借用了社会革命党人的主张,在《土地法令》里有一句话,就是现在土地法令应用社会党人的主张,但将来怎么处理土地问题还没有确定;还有一个面包问题,实际上就是粮食问题,粮食问题一直没有法令,其实,没有出台有关面包问题法令,面包是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来解决的。

十月革命之后,还有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组建军队。现在人们认为十月革命是武装斗争,我们的历史书上一直说是 “十月革命走的是武装斗争的道路”,实际上,布尔什维克党并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十分肯定的。十月革命之前,布尔什维克党主要是在水兵当中做工作——波罗的海水兵;然后在一些大工厂里面组织工人自卫队,来发动革命。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那么就要明确十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政党所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布尔什维克政党对农民、农业问题不了解;另一个是他们没有军队。所以,革命后政权要维持下来,就要建立军队。建立军队需要粮食,而那个时候苏俄的粮食又特别紧张,所以,最后列宁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谓“战时共产主义”实际上并不是一下子就颁布统一完整的政策,而是一项战时措施的一种综合。不过,它首先是从粮食问题开始的,就是收集农民手中的余粮,然而,实际上征集的“余粮”并不是农民手中真正的余粮。布尔什维克政党对农业问题认识的不足这时候也凸显了出来,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等人都认为农村、农民手中有很多粮食,粮食之所以收不上去,是因为农民抗拒不交。这个判断是错误的。第一,当时农民手中并没有粮食;第二,对余粮概念的定位,布尔什维克政党所定义的余粮是农民除生存及再生产以外余下的粮食,实际操作中却不是这样,当时定的余粮是政府需要多少、国家需要多少,就征集多少,因此征集余粮变成了征集指定额度的粮食。列宁时期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就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操作的。这种经济制度实行下去是不行的,因为它不是发展的经济制度,相反,这种经济制度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枯竭和农业的生产力萎缩,因此最后列宁不得不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导向是改变布尔什维克党对农村、农民的看法,不能采取剥夺的方法和极端的措施来解决粮食问题,而必须采取发展生产的办法及调整阶级关系的办法来解决农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所以说从新经济政策开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布尔什维克党比较正视俄国的现实——农民和农业状况和农业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了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俄国农业和农民的固定看法外,还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质,用军事方法推行。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之前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没有一个完整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在苏联建立之后逐步完善起来的。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说明在经济政策上开始转向认真地去看待农业问题,最后由于列宁的早逝,他没能够解决农业问题,留下来给斯大林解决。

农业全盘集体化:套用工业化的模式来发展农业

领导文萃:那么,斯大林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怎样的?对农业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闻一:列宁时期苏联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很明确,到了斯大林时期就比较明确,那就是“赶超”。国家的生产要赶超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制度,它体现在生产和赶超两个方面,这里所说到的赶超,指的是短时间赶超——50年。这个口号最早不是斯大林提出来的,是托洛茨基提出的,当时托洛茨基提出“不要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的口号,所以说斯大林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经济的发展上。斯大林把经济发展的重心集中在工业的发展上,大力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要迅速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主要途径是增强国家的国防力量,增强国家的军事工业能力,增强国家的防卫能力。因此,在苏联,无论是经济上的投资也好,还是人力的管理上也好,重点都放在重工业上。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主要发展的就是国防工业甚至更多是军事工业,不仅是在军事工厂或国防工厂进行生产,而且民营工厂也是围绕军事工业发展生产的。当然,军事工业的迅猛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也密不可分,发展军事工业主要为战争做准备。对于工业,斯大林要求工业高速发展,称为“直接工业化”,其特征就是工业的发展不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转移,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都要围绕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这样一来,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工业和农业的分工,斯大林要求农业也要像重工业那样高速发展。斯大林急切地希望能够把原有的俄国农村中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的农业经济或者说工厂农业经济。简而言之,斯大林希望以直接工业化的方式,用创办综合性工厂的方式来处理农业发展问题。因此,斯大林时期农业方面的政策就称为 “农业全盘集体化”。“直接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就是斯大林经济建设的两大支柱。

在农业问题上,斯大林实行的是“贡赋”政策,贡赋就是说农民要向国家、向社会的建设提供资金,农民向国家纳贡。无论个人是否自愿,都必须要纳贡。所以,当时农村的所有赋税、征收多少粮食都是战时共产主义那样,由国家来规定的。在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消灭富农在当时是有一个百分比,这样一来,每个农村每个地区都要按照这个比例来消灭富农,完成这个比例就要表扬,完不成这个比例,就要受到批评,领导人就要撤职。因此,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大家都要完成 “任务”。这是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征。

另外,从帝(沙)俄时期开始,俄国的农村就有个传统,那就是“村社”组织。村社的俄文就是“община”,其核心意思就是 “соборность”,即通 过 全 体居民集会的方式来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有问题大家聚到一起来商量,一起来解决。这是俄国农村经济的一种历史性的传统,因此也许可以说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试图利用这一俄国古老的村社传统。但是,斯大林在实践中加上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经常去俄罗斯,看到过的集体农庄的耕地面积都很大。我们这里有人讲,俄罗斯的农业应该走中国式的发展模式,那就是分田到户的方法,但是对于苏联或者俄罗斯的农业来说,分田到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俄罗斯的土地是真正的辽阔无边。在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发展农业还是要依靠大的集体,但这个大集体得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有三点必须保证:第一,必须有大量的机器;第二,必须有足够的先进技术;第三,还要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而上述三点在当时苏联并不具备,苏联时期的集体农庄只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了,而且口号是“集体农庄越大越好”,但集体农庄里却没有农业生产机器,比如说拖拉机,当时这些生产物资都集中在 “农业拖拉机站”,因此,农民进行耕种的时候要用到拖拉机,就得到拖拉机站去租,而且拖拉机站是不属于集体农庄的,是属于国家的,所以这样集体农庄的发展就受到了农业机械的掣肘。集体农庄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农业的发展总体来说十分薄弱,粮食紧缺,粮荒不断,所以斯大林才要亲自到西伯利亚去,督促采用强力,甚至暴力手段征集和采购粮食。

总之,苏联的农业问题,从列宁到斯大林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换句话说,没有解决好的表现就是:首先,粮食、农业的发展远远不符合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次,农业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相比较严重失衡;第三,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城市有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在苏联时期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不是日益缩小而是逐步扩大的,二者发展处于分离状态。斯大林后期是战争时期,打了一场伤筋动骨的卫国战争。战争一开始,苏联工业和农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卫国战争前,苏联工业都集中建在西部地区,因此,战争开始之后工厂不得不向东部地区紧急搬迁。卫国战争期间,集体农庄处于瘫痪状态,提供给军队的粮食有很大部分靠的是农民自留地的生产。当然,苏联除集体农庄之外还有国营农场,国营农场与集体农庄所不同的是,国营农场完全按照管理大工厂的办法来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

领导文萃:那么,如何评价战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

闻一:苏联的官方历史书都这样写:二战苏联的胜利应归功于建成的国防工业。但对这个问题要两面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军工工厂设计都是两用的,比如说拖拉机厂,既可以生产拖拉机也可以生产坦克,其实,这里也暴露了苏联经济本来就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到了战后苏共领导层应该发现这个问题,并且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经济政策,即在经济当中平衡轻重工业的发展比例,这个比例关系实际上就是不仅仅是强国,还必须要富民,一个国家不富民的话,不可能真正做到强国。在斯大林时期有一个说法,为了国家为了社会老百姓要勒紧裤带,等国家发展好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所以,斯大林时期犯了一个根本性的战略失误,那就是只是单一强国,让苏联成为世界霸主,这里面带有很明显的政治色彩,显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所以必须要强国;而富民可以慢慢来,农民要先勒紧裤带,等国家发展好了再提高生活水平。斯大林之所以没有在战后抓住转变政策的机会,是因为战争的胜利导致了领导人误判。苏共领导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一场艰难的战争中苏联取得了胜利,那就说明苏联战前制定的政策是正确的,然而实际上这个认识是有所偏差的。因为战争胜利的本身,除武器装备和科技装备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民心。从历史上来看,侵略俄罗斯的国家都注定要失败。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认为可以速战速决、轻易打败俄罗斯:拿破仑的军队进入俄罗斯没有带冬季装备,而1812年的这场战争持续时间之长超出了拿破仑的预计,由于时间持续久,结果军队里的士兵冻死的、饿死的都有,这场战争是天助俄罗斯;希特勒也是这样,错误地判断使得他最终也失败了。可以说,民心所向是俄罗斯历史上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当然,斯大林的指挥在战争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这并非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还是民心。领导层的误判从而导致强化战前的政策,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其实,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领导层就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即人为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苏联经济永远是增长的,年增长的比例逐年递增,今年百分之七,明年百分之八,甚至百分之十几和几十。由于要凸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就要苏联的决策层宣传夸大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一方面,整个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点,绝对不能提,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提了之后,民众就会质疑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这些问题和不足经过长时间积累,最终积重难返。经济上,由于实行国家自上而下的领导的计划经济,因此,在苏联存在的七十多年间缺少两个东西:第一,苏联人民没有交换的意识,没有商品关系的意识,苏联解体初期,中国“倒爷”在俄罗斯贩卖皮夹克,倒爷要多少钱俄罗斯人就给多少,皮夹克的价格比国内可以翻几倍,俄罗斯人是不会讨价还价的,当然现在有所改变;第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下,经济发展缺少刺激因素。整个斯大林时期,也有刺激因素,但不是物质上的,而是依靠人的觉悟在刺激经济发展,靠英雄和榜样,缺少物质刺激。

因此,斯大林留给赫鲁晓夫的问题是很多的。经济建设中很多问题都没有如实上报,苏联几次经历大的粮荒、灾荒等都被隐瞒下来了,尽管有美国的救援,但是官方从未提及。苏联农业问题的解决非常艰巨。赫鲁晓夫上台之后所面临的不仅是农业的问题,此时的苏联在政治方面也积累了相当多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斯大林的“大清洗”。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高压持续很多年,战后在确定经济发展原则和党内斗争原则的同时,斯大林再次搞起了党内清洗和社会清洗。因此,斯大林的政治高压政策严重阻碍社会发展,苏联的农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地阻碍着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建设国营农场、改进耕作方式:

苏联农业激进的改革

领导文萃: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力发展苏联农业,但是收效甚微,您如何看待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

闻一:应该讲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当中第一个发现苏联的社会不稳、苏联的政治状况需要进行改变的一个领导人,但是赫鲁晓夫这个人有些明显的特点,第一,文化水平不高;第二,性格比较直率,也有人说是粗鲁,赫鲁晓夫的性格是有什么讲什么,所以很多事情他并没有经过周全的考虑就说了出来。比如说一些领导人都是在房间里面运筹帷幄,想想怎么进行演讲,写好稿子再去演讲,赫鲁晓夫不是,他是想到什么讲什么,即使秘书给他准备好稿子了,他也不按照稿子讲,他是这么一个随兴的人。虽然赫鲁晓夫的文化水平不高,说话过于直率,但他确实是发现了苏联的问题,当然,他本人也曾是乌克兰农业集体化的主要推行者之一。他发现了问题,因此想要进行改革。赫鲁晓夫对苏联的改革也是从农业开始的。他并没有彻底否定斯大林的政策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他认为集体农庄是一个隐患,因此想利用国营农场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隐患。另外,赫鲁晓夫认为粮食问题是由于耕地面积不足、耕地产量不足,所以他开始推行开荒、垦荒政策;并且,由于他到美国访问后发现美国的农场式农业发展很好,玉米长得很好,所以从美国回来后,赫鲁晓夫认为应该在苏联推广玉米种植。推行开荒政策之后,苏联的粮食缺乏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和,种植玉米是因为可以利用玉米作物来发展畜牧业,这样就能够完成赫鲁晓夫1957年5月22日在列宁格勒集会上提出的口号——“在肉类、牛奶和黄油的人均产量方面赶上美国”。很多人有误解,认为赫鲁晓夫推广玉米种植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实际上,种植玉米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牲畜饲料。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旧有的农业管理体制和农业耕作方法都受到了一次冲击。由于赫鲁晓夫本人并未能够科学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规划,比如开垦荒地,当时开垦的荒地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的西部地区,垦荒开始的一两年肯定是丰收,因为土壤表层的肥力很充足,但是一两年过去之后,土地的肥力明显下降,最后开垦荒地只能以失败告终。此外,赫鲁晓夫还忽视了俄罗斯自古以来存在的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地轮作制,按照这种耕作传统,一块土地不能年年进行耕种,要定期休耕,俄罗斯土地辽阔,可用耕地面积大,进行轮作耕种完全是可行的,而赫鲁晓夫为追求粮食产量最终也导致了农业生态被破坏。还有赫鲁晓夫解决农业问题策略的指向性是存在偏差的,他的指向一个是农业体制改革,另一个是引进美国的耕作方式,但美国的耕作方式在当时的苏联是行不通的,因为美国小农场都实行私有制,并且美国农业机械很发达;而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并且农业机械发展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使用程度不高,因此说赫鲁晓夫改革策略的指向性与苏联现实是存在偏差的。

现在很多人评论说赫鲁晓夫完全背叛了社会主义路线和斯大林的路线,这种批判是不公正的。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反对斯大林所制定的社会主义路线,他所反对的是斯大林所进行的“大清洗”这样的政治高压政策。经济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并未得到解决:计划经济原则没有改变,自上而下的指令经济的原则没有改变,领导人的意志没有改变,换句话说,在整个赫鲁晓夫时期,仍然缺少两样东西,一个是物质刺激;另一个就是商品交换。

停滞:泡沫式的繁华映衬出农业发展的滞后

领导文萃: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在利别尔曼《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影响下,1965年柯西金作了 《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报告,之后便开始了苏联 “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简称 “新经济体制”)时期。在苏联经济改革中第一次出现了 “市场”、“利润”等苏联社会中唯恐避之不及的字眼,但遗憾的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经济改革又走上了回头路。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曾尝试进行改革,但受到了一些阻碍,比如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否是国际上的各种综合因素挫败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决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勃列日涅夫转回保守路线,不知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闻一:我个人不是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应该讲,勃列日涅夫这个人,他不是一个改革派,在苏联历史上,他是一个比较守旧的人。执政初期,他从反赫鲁晓夫之道而行之,到重树斯大林的形象,进而搞起了“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崇拜”,苏联的历史车轮又走上了回头路。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开采,在世界市场上换回了源源不断的“绿票子”,经济表面上像是好转了,于是 “发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盛世宣传就铺天盖地。这种“盛世”掩盖住了苏联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这里,问题的核心是,这种“盛世”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不是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而是靠开采出售石油天然气换来的“绿票子”支撑的。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这实际上在赫鲁晓夫时期就已经开始进行了。赫鲁晓夫还是很有预见性的,一是在秋明油田一带开采石油天然气,第二个是发展导弹武器。关于这些,现在苏联一些解密档案中都有记载,可以查到。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农业依旧拖国民经济的后腿,勃列日涅夫本人对于农业改革也未有什么改革性的建树。

对于苏联在赫鲁晓夫之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导弹武器的研发,这两个方面没有在赫鲁晓夫时期显现出好的结果,比如秋明油田、索尔古特油田,其收益在赫鲁晓夫时期还没有体现。所以我们说领导人也是讲机遇的,比如叶利钦,大家都批判他,但客观地讲,叶利钦有些工作也做得很正确,但最后成果没有在他执政时期体现出来,而到了普京时期就显现了出来,可以说普京享受了叶利钦时期的部分成果。回到苏联的石油天然气问题上,石油可以出口,因此,勃列日涅夫利用石油去西方换购主要是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尤其那个时期有奥运会在莫斯科召开,苏共把整个莫斯科布置成为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橱窗。莫斯科奥运会期间,商店里的商品种类丰富琳琅满目,好像歌舞升平一样,但当时有西方记者看到了问题的核心,西方记者曾报道说石油带来的美元是在苏联身上注射的一针强心剂。由于苏联后期大量利用石油换购粮食和生活必需品,所以国家的繁荣景象就取决于国际市场,取决于国际上各个强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因此可以说这时的经济繁荣的景象以及国家宣传机构所大力宣传的声势是一种掩盖着经济发展严重问题的虚假景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泡沫经济。

领导文萃:那么您如何看待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 “新经济体制”政策?

闻一:在勃列日涅夫政权有个短暂的时期,主要是柯西金执政时期,柯西金曾经主张搞物质刺激,搞商品关系。但这些最终都未能成型,究其原因,这跟勃列日涅夫本人有直接关系,勃本人并不欣赏物质刺激,他脑袋里不大喜欢这个东西;第二,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和阿富汗战争所产生的严重影响。阿富汗战争消耗了苏联大量资源,把苏联拖得筋疲力竭。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做了几件有益的事,一个是恢复和中国的关系,第二个就是结束阿富汗战争。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柯西金的改革可谓是昙花一现。勃列日涅夫在位十八年,到了其执政的后期,他变得越来越保守,是典型的“老人统治”。勃列日涅夫充分享受石油换来的美元,在瓦尔代国家领导人休闲之地打猎,生活非常奢侈。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黑鱼子酱的,黑鱼子酱价比黄金,而勃列日涅夫的随从竟然用桶盛鱼子酱,用勺子大口吃。勃列日涅夫喜欢打猎,尤其喜欢打野猪,非常危险,每次打猎时他的警卫就四面包围野猪,告诉勃列日涅夫说您开枪吧,此时警卫在周围同时开枪,野猪必死无疑,然后集体奉承说勃列日涅夫枪法如神。所谓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盛世景象,实际上都是泡沫。因此,安德罗波夫上台后马上着手改革。勃列日涅夫时期还有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像索尔仁尼琴、萨哈罗夫、麦德维杰夫等人都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勃列日涅夫时期,俄罗斯人都称为Застой,意为“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的盛世景象,泡沫式的繁华加深了苏联经济的危机。因此,可以说任何政权的垮台,都有着内在的核心因素,或者脱离群众,或者经济失败,就苏联而言,农业改革的失败就是整个经济改革失败的最核心的问题。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正是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以及民众的离心。

猜你喜欢
布尔什维克列日涅夫赫鲁晓夫
列宁对布尔什维克政党制度选择的探索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论苏俄红军的建立
试论十月革命前西伯利亚独立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形成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指责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
对赫鲁晓夫军事改革的再认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