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队政治工作人才精确选拔

2013-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军队岗位人才

李 洋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军事人才,是军事科学与人才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军队政治工作人才,又是军事人才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军政治工作人才主要孕育于基层,往往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自身优势和作用。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军队人才的精确选拔是实现军队科学管理和战斗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军队人才选拔的发展趋势。

一、军队政治工作人才精确选拔的现实必要性

所谓政治工作人才精确选拔,是指对政治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进行精确设定,是对政治工作人才进行全方位的精确测评,实现政治工作人才与正在工作岗位的精确匹配,并对用人的效果进行精确反馈,从而以最低的风险和代价,达到最佳的人才选拔效果。

新世纪的军事变革使得军队发展呈现小型化、多功能化和一体化的趋向,无论是军事岗位还是政治工作岗位的专业程度都大大提高,而每个岗位都是整个军队大系统的关键节点,岗位安排不当,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部队战斗效能的发挥。在选人用人上如果出现了失误,都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会出现“100-1=0”的严重后果。据资料显示,仅美国陆军就有376项军事专业,211种军官职务。为此,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不能再仅仅用文凭、学历和个人才能的高低来简单衡量,选人标准也应从以往的谈话,考评等简单的方法方式,应针对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细化,精确的人才选拔方式。

二、军队政治工作人才精确选拔的基本准则

军队政治工作人才的精确选拔是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在政治工作人才选拔时要按照“全而透”、“活而严”、“准而细”的准则选拔。

(一)信息情况要“全而透”。

在政治工作人才精确选拔时,相关的人事部门要掌握好备选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任职履历和任职期间在原岗位作出的贡献与存在的不足,尤其是要对其所具备的特长进行深入调查,看其是否具备一名政治工作人才的基本条件。制定相应的文字、图标、影像与数据资料,用于辅助处理和综合判断,为党委用人提供精确快捷的信息。

(二)选任过程要“活而严”。

政治工作人才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把好方向、让政治工作发挥最大效能以提高部队战斗力生成,选拔过程必须要“五严”,即严格制定方案、严格推荐审查、严格资格报名、严格组织考核、严格择优任用。同时还要灵活掌握选拔标准:一是成立专业考评机构,由专业人员成立专业考核机构,对备考者进行科学考评;二是建立群众参与机制,让更多群众对备考者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三是制定唯优而任的制度,通过综合考评结果,把最合适的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的效能。

(三)考核内容要“准而细”。

政治工作人才属综合型人才,要“战场上会打,教育上会讲,生活上会帮”。为全面掌握政治工作人才的情况,可把考核内容设定为:一是基础知识考核,包括政治理论、军事理论、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等。二是专业知识考核,包括专业政治工作理论、政治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军事心理学等。三是管理能力考核,主要内容还是“德、能、勤、绩”,在考察上要坚持传统和大胆创新相结合。不论是考试还是考核,必须克服以偏概全的问题,内容上、标准上要尽量细化,方法上可采用群众评议、量化考评和实绩统计等定量考评方式,为研究决策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参考。

三、军队政治工作人才精确选拔的实现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党不懈致力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它逐渐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精确选拔政治工作人才就要打破常规,制定新的体制和机构。只有真正达到精确选拔,才能为部队输出优秀的政治工作人才,才能保证岗位与人才的有机结合发挥更大效能,才能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提供有效保障。

(一)构建政治工作人才信息平台,为精确选拔创造有利条件。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干部档案也进行统一整理,制作成数据档案。一是数据收集。由旅团级的干部部门收集隶属干部的所有信息,如个人基本信息、履历情况、任职情况等,把信息逐级上报至总政治部干部部门,而后由总政治部干部部门对信息进行核对,整理出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单独建立成政治工作人才数据库,并存于总部服务器;二是设置权限。总部、军区、军级单位,旅团级单位设置四级权限,便于人才选拔时快速定位,缩短测评周期;三是网络公示。网络进班排活动极大的推动了部队中军网使用效能,发挥网络优势,干部部门制作专栏把测评的政治工作人才信息公示于网络,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防止出现不正之风。

(二)成立政治工作人才测评机构,为精确选拔提供精确认知。

在欧美国家,政府部门、公司和学校的人才选拔都是找专门的人才测评机构。这样能保证在人才选拔的时候能够客观、科学的评价。部队是一个特殊的军事群体,直接从地方引进他们的测评方法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把地方人力测评方式和部队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军以上政治部门成立政治人才测评机构,用于人才选拔。测评机构除了一般的测评内容外应加入与具有部队特色的内容:一是军人心理测评。通过测评淘汰对于岗位而言,心理特征有较大缺陷的人员;二是情景模拟测评。把岗位竞争者组织进行一场与竞争岗位相符的模拟演练;三是履历分析测评。个人的履历真实的记录了本人的成长进步情况,根据岗位所需人才的情况,科学分析履历资料,看是否合格。

(三)设计政治工作人才分析模型,为精确选拔实现基本依据。

人才分析模型往往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德、识、才、学、体”结合使用。政治工作人才分析模型的建立,就是要通过各个政治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与历年来所在其岗位上工作人员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进行设计:一是要专家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比值都较高,在政治工作的某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但知识面不广,适合政治工作的研究;二是中间型人才。这类人才视野较为开阔,设计的政治工作领域比较多,对其掌握不精,达不到专家的水平,但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强,适合于基层管理;三是杂家型人才。这类人知识面广,但是杂而不精,其优点在于能够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很适合与政治工作中的公关职务。科学、系统和专业的对每个岗位进行深入分析,以人才测评的通用工具为基础,将中国国情和军情相结合研发适用于我军政治工作人才分析模型,建成人才综合分析系统,为各级各类政治工作人才的测评提供专业评价工具,促成我军人才考核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提高人事干部综合能力素质,为精确选拔提供组织保证。

人事工作的干部能力素质,对政治工作人才的选拔起到了组织上的保证。为此,要进一步提高人事干部的专业素质,加强专业化培训。一是依托院校培训。依托相关人力资源专业好的高等院校,举办函授、短训或读研读博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再学习、再深造在理论上达到一定高度的掌握;二是建立资格制度。进入人事部门工作不能仅靠谈话或者外单位调入,应结在社会人力资源与军队人力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考核内容,并制定军内人力资源证书,分为四级,对应旅团级单位、军级单位、军区级单位和总部机关四个层次任职,必须持证上岗;三健全监督机制。人才的选用关系到部队建设的全局,历来是各级关注的敏感、热点问题,为确保人事部门能更好的履行职责,应建立好上级监督、纪委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三个环节,既是优化人才选拔任用的一个内容,有能确保评估、选拔、奖励、竞争和交流的公平公正。

[1]《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2]郜汝凌.军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解放军出版社.2008.12

[3]刘林益.努力培养“科技型”政工干部[J].党建研究.2000.10

猜你喜欢
军队岗位人才
人才云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