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护理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讨

2013-08-15 00:51胡雪芬宋志坚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工学英语口语口语

◆林 雨 胡雪芬 宋志坚

(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一、高职护理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入世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国际护士市场出现了紧俏的行情,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形成了对护士需求新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国内护士市场与进入中国的外籍人士同步快速增长,涉外护理人员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社会对涉外护理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给涉外英语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更高达要求。不仅要求涉外护理人才具有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疗单位工作的能力,同时也要适应护理人才国际化的需求。这对护理英语口语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涉外医疗机构工作的护士不仅要能够进行日常的口语交流,而且还要具备与医患者进行医学方面的沟通的能力。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英语听说方面。在中学阶段,长时间的英语教育侧重语法、词汇方面的知识学习,学生几乎忽略了语音方面的训练。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只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护理专业课的学习上,往往忽视英语,尤其是护理英语口语,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涉外护理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护理英语口语课程还处在摸索阶段,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健全,多数高职护理英语教学缺乏专业特色,基本上是基础英语教学,忽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语言与专业结合的能力未得到培养。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对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口语教学的负面影响,英语口语课堂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些口语课堂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的正确性和书面阅读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口语课上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学生开口的时间;还有些口语课堂上的操练单一而机械,大多的课堂口语活动,其实是一种重复句型的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要么就爱面子,怕出错,不开口;要么一开口,就背句型,在真实的交流中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再次,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口语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我们在口语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如果没有适时地去让学生了解各种语言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学生使用这些语言时,往往就会不得体、不合时宜。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疾病原因、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的认识会有差异,不正确、无效的交流往往导致不恰当甚至危险的护理,从而给病人带来痛苦。

二、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护理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英语教学作为手段与工具来学习运用,为护理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理念和工具。高职护理英语口语的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专业都在尝试采用“工学结合”(就业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实训模式,来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有的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训教学是指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很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工学结合”就是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进行直接操作的实训模式。

护理英语专业作为文科专业,要实现“工学结合”存在较大的难度,该专业应怎样推行“工学结合”实训模式,值得探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符合时代要求,更要突出专业特色。涉外护理专业建设起步的时间不长,课程设置及教材配备建设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还有待完善。护理英语口语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第一,课程的设置直接与就业需要挂钩。第二,应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来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第三,兼顾就业需要和学生继续学习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对涉外护理专业口语课程设置进行一定深度的探讨,设计一种较为适合我国涉外护理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的模式。

其次,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护理情景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临床护理活动场景。通过情景的设置,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临床实例中,模拟护理的全过程,把护理过程中会面临的场景以及可能遭遇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围绕实际交流需要,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不断熟悉与强化每一项操作过程中护理英语听力与口语的应用能力,并且通过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浓厚兴趣与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将语音、语法、词汇、话语连贯和社会交际策略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实际交流中,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全方位、整体的知识,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学用统一,学以致用。

再次,在口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的导入。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单靠语音、词汇、语法、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了解语言形式之外的更丰富的文化内容。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语言,其国家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单靠学习语言本身是无法领悟的。只有理解、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才能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涉外护理专业服务是面向世界的,因此对于不同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不同宗教人群的文化差异,应掌握并运用于工作中,使患者能获得最佳健康的状态。这就要求护理英语口语课要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人群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风土人情都尽可能的了解和接触;在课堂教学上尽量模拟真实的交际情景,创造深厚的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日后与外籍患者的交流中能够进行更好、更有效的沟通。这些内容的面很广,同时也要求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课外多阅读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以工学结合为背景,以能力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把英语教学作为手段与工具来学习运用,为护理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理念与工具。

[1]陈崇国.合作学习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口语教学[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

[2]吴静慈.高职涉外护理教学改革[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王芬,肖琪美.高职高专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

猜你喜欢
工学英语口语口语
盐工学人
——宋辉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口语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