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体制创新研究①

2013-08-15 00:49北京城市学院孙艳姜涛赵芳芳
中国商论 2013年36期
关键词:负责制竞标高校学生

北京城市学院 孙艳 姜涛 赵芳芳

组织是两个以上个体以共同目标为行动指引,按特定活动规律、结构形式结合而成的开放性群体。高校学生组织是具有一定组织管理功能的群众性团体,它是高校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管理需要组建成立,或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等自发组成。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推向深入,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和自我需求呈多元化特征,高校学生组织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风向标,其组织管理机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发挥学生组织教育、稳定、中介的社会功能。

1 学生组织管理理念创新

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组织是在校大学生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建立与发展过程需接受学校监督和管理。它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目标的实现与其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对内,树立学造词习意识,始终坚持建立学习型组织理念;对外,树立服务意识,秉持打造服务型组织理念。

首先,明确组织的独特定位和特定职能,加强组织管理理念服务化建设。“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专业化是指每个组织在设立自己发展目标基础上,对组织职能进行准确定位,一个组织若要发展得好,就必须做到业务专业化。一个组织要不断发展壮大,还需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活动。“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每一次活动都要格外注意树立和维护组织形象,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实施,再到活动后经验分享都应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应建立统一范式或流程,做到时间统筹、实效高能,最终达到组织内部成员对活动的认知、宣传标准化,组织外活动受众对活动评价整体正效应。

任何一个优秀的学生组织都需要一个坚固的内部建设。应该参照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组织内部引导成员不断学习、反思、总结、进步的一种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内部利用例会、经验交流会、学习沙龙来形成组织成员分享和讨论、学习的氛围,通过组织成员自我和相互学习和分享,指导教师的点拨和指导,来提升组织整体绩效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

对内培植“家”文化,一个组织要提升组织凝聚力,组织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兴趣、爱好等原因,走到一起形成一个组织,一起奋斗、工作,组织成员也会产生感情。“家”文化的营造需要从点滴做起,“润物细无声”般使成员间情感形成由分散到凝聚的迁移:例如,组织可通过登记成员个人信息,以制作电子贺卡、组织成员成长印记视频、DIY手工形象纪念品等形式为过生日成员送上祝福;通过组织工作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素质拓展游戏等形式,为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成员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团队保障协作机制,舒缓个体压力,形成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或会议、活动实效,使得成员彼此更加信任。“家”文化的作用在于其有利于组织精神和文化传承。一个组织的文化,体现于它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优秀的高校学生组织的文化,内化于具有外在张力的组织精神,外化于独特的组织运作方式。而组织优良精神传承是组织运作方式得以保留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以老带新”传帮带可以让组织精神在言传身教中得以传承,使组织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2 学生组织管理机制创新

学生组织管理机制,实质为管理系统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其表现为为运行、动力、约束三大机制。实现机制创新,对于高校学生组织,将部门负责制作为基础,可有条不紊实现组织有效运行,在部门负责制基础上引进竞标制可激活组织动力。

部门作为组织中一个“细胞”,有分工和职责,根据部门职责要求成员履行,且要求成员立足本部门,将工作做熟、做优、做强,长期以往,便可培养一批“专家”。部门负责制是组织有序高效运行的保障和基础。

采用部门负责制同时效防止成员心理倦怠。对于组织而言,系统分工产生一般会提高专业性,从而提高整体效率,但个体对组织体系整体认知会与系统分工发展程度形成负相关,这会成为影响组织成员对团队工作中个人价值成就感认同降低的因素之一,而个体对专项分工熟练程度也会与工作倦怠心理形成正相关,使部门负责制培养的学生“专才”,在长期工作中容易出现无新意、无挑战的倦怠。组织内部专项竞标制可有效解决,激活组织的“细胞”。一方面,竞标项目不是日常工作,是组织内部较重大、需举全组织之力来完成的品牌活动,竞标成功者可获得专项活动指挥决策权,使其拥有应用综合能力,深化对组织整体认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其个人发展提供挑战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竞标项目中未中标部门、个人,在原有负责制基础上,在专项工作中负责执行,但决策者转变,会为其视野及工作思路拓展提供全新感受。具体做法,竞标在组织内部开展,至少要三个以上部门竞标,每部门至少3人。竞标者要有方案,进行公开演讲,由组织全体成员和指导老师对竞标方案可行性、效果等进行评价,通过匿名投票决定中标,指导老师应对竞标过程进行分析、引导和纠偏,并拥有一票否决权。竞标个人代表自己所在部门,组织中任何人只要有意愿、有想法都可参加竞标,不管成员还是干部。中标个人为活动第一负责人,中标部门为主责部门,组织中其他部门和成员均需服从中标部门和个人统一安排。

3 学生组织管理创新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内容,从招聘、面试、培训、考核模块进行高校组织管理创新性设计和实践。

(1)紧扣岗位招聘设计。人是组织中最重要因素,在招聘前应以对组织现状评估为依据,确定岗位需求,根据需求招聘,有的放矢。招聘人应是认同组织文化,符合组织发展要求,满足岗位职责要求的成员。学生组织在宣传招聘时,一定要注意树立和维护好组织形象,选择用现场招聘、海报、宣讲会等传统媒体,还要使用微博、人人网、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

(2)反映职位要求的全方位面试。在组织成员的甄选上要全方位考察和评定,要有作为学生干部的基本素质,还要具备满足职位能力的要求。在面试考察中要设计反映职位要求的测试,增强考察针对性,如应聘宣传部要根据工作职责,设计类办公软件操作能力、设计理念、宣传渠道和资源的占有情况是考察重点。通过面试者需要不超过2个月试用期,使学生、组织拥有双向评定选择期,降低个人和组织风险。试用结束后,以360度评价决定是否录用。

(3)针对性、系统化培训。对录用的新人,进行有针对性、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组织概况、管理制度、组织文化,工作职责、技能水平等。在保证不影响组织成员学习前提下,对组织成员进行规范化、针对性的培训。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开展培训如组织素质拓展活动来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开展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来增加成员对组织的认知度和提升荣誉感,开展迎新、欢送晚会,凝聚组织的力量和融汇成员的感情等。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来检验培训的效果和考察新成员的学习效果。

(4)360度考核和健全的进退机制。一个组织要保持活力和先进性,必须要有健全的考核和约束机制。建议高校学生组织加强对组织成员的管理,每个学期考核一次。分为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学期末学生进行述职,考核采用360度评估,将老师评价、同学互评、自评相结合。应对考核优异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评优奖励,如授予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部门称号等。对考核不合格的个人提出警告,定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要退出组织。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实践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需要学生管理人员更新管理理念,研究管理机制的创新,结合部门负责制和竞标制,双向驱动,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运用人力资源理论进行学生组织管理实践,优化组织功能,培育组织新优势,培养优秀学生,达到教育服务广大学生的目的。

[1]孙德芬.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管理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0).

[2]高刚,郝秀娟,申万兵.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8).

[3]苏琬,王树红.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

[4]孙艳,易容,赵芳芳.高校学生组织管理体制创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3).

猜你喜欢
负责制竞标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在线开标实践
武器装备项目竞标组织管理研究与应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岁末年初的竞标秀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