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2013-08-15 00:49谢义飞张志会廖前芬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合法性障碍定位

谢义飞,张志会,廖前芬

( 1.铜仁学院 组织部,贵州 铜仁 554300;2.贵州省江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贵州 江口 554400 )

进入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一大批新升本科院校应运而生。新升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成功实现身份转型,初期取得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相对有利地位,一时成为地方高等院校中的新宠。但在发展过程中,面对老牌本科院校和新锐职业技术学校的激烈竞争,初期转型升格的红利不复存在。在此背景下,探讨战略定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必要性及机理分析

(一)战略定位必要性分析

“战略”一词起源于商业概念,后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在一个组织中,战略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能为组织绘制蓝图,设定方向;战略能为组织凝心聚力,减少模糊性,提高有序性和一致性;战略定位有助于强化对组织的认识,从而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缺乏战略导向,组织与个体行为发力方向不一致,甚至可能导致组织混乱。新升本科院校成功实现身份转型后,迫切需要战略定位,为学校指明发展方向和凝聚人心,减少学校目标的模糊性。另外,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对内起到传递目标、资源分配导向的作用,对外起到回应外界关注的意义。战略定位对新升本科院校而言,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点,在老牌本科院校及其他大学中已显示出战略定位的有效性后,新升本科院校如果不实施战略定位,则会面临着合法性的挑战。因此,新升本科院校进行战略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二)战略定位机理分析

新升本科院校身份转型成功后,其发展路径的高效选择方式是模仿办学层次相同或更高层次的本科院校,思考中长期的战略定位在现实观照中却成为了次优选择,这在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中能够得到理论支持。组织生态学认为组织在竞争压力下,组织模仿竞争对手是不错的选择。组织制度学认为组织为了适应制度规范而采用模仿。组织模仿表现为组织结构的模仿和组织行为的模仿,不同类型的组织采取相似的组织结构可以在组织内部技术环境中寻求效率机制;而在迈耶和罗恩合著的《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与礼仪的正式结构》文中以及迪马奇奥和鲍威尔等制度学派学者那里,将组织模仿阐释为组织为了获得社会合法性和生存所需资源,通过设置与外部环境要求相同的机构,来达到与制度环境的融合。

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受制度环境的影响较强,而受技术环境的影响较弱。因此,在战略定位过程中新升本科院校不仅要注意内部技术环境,而且要关注外部制度环境。

二、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的障碍

(一)观念障碍

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观念障碍。定位在观念上追求快、高、大、全,过分强调跨越式发展。这种定位导致新升本科院校不能突出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基础,不能突出个性和特色,而对跨越式发展的强调则导致了新升本科院校更多地关注学校规模(占地面积、本科生规模)等数量指标,忽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质量指标,更糟糕的是跨越式发展往往缺乏有效可行的实现路径,导致战略定位仅仅流于宣传的意义。

(二)主体障碍

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也存在着主体障碍。在身份转型后,摆在新升本科院校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使组织内部技术环境效率优化。升格后的多数本科院校面临着各种级别的领导干部调换,甚至包括领导层的更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战略定位目标的稳定性,有时可能是颠覆性的变化。同时,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缺乏公众参与,也未必得到公众认同,它仅仅为管理层的智慧和意志,这容易导致战略定位难以成为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同心同向的行为规范。

(三)合法性障碍

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受合法性机制制约。合法性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新升本科院校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承认,从而更好地获得各种资源。但关键问题在于从国家教育和发展规划部门到具有管理权限的各级政府,都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来指导新升本科院校进行战略定位,同时我国大学实力评价和排名体系的不合理导向,资源分配的“指挥棒”招致新升本科院校在战略定位问题上进行理性的组织模仿。

三、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的对策

(一)差异化战略定位

强化差异化战略定位,破除观念障碍和合法性障碍。差异化战略定位,就是立足自身内部技术环境,分析自身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突出特色,塑造核心竞争力。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要打破组织结构及行为模仿,以特色求发展,努力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等方面走出跟在老牌本科院校身后发展的“模仿陷阱”。

(二)可操作性战略定位

强化可操作性战略定位,破除主体障碍。新升本科院校战略定位要有可操作性,能够具体将战略定位目标细化分解,同时能够很好地与广大教职员工的常规工作相融合,这样就可以较好地避免因领导层更替对战略定位目标继承性、连续性的影响。同时,细化并分解到常规工作中的战略定位目标会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有利于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战略目标意识,同心聚力,有利于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新升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定位的成功会直接影响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此类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战略定位。战略定位过程中要厘清可能存在的障碍,充分意识到当前新升本科院校在战略定位上已陷入“模仿陷阱”,特别是领导层在战略定位上重模仿,轻操作细化实施,欠评估反馈,战略定位与实施相脱节。为此,新升本科院校要打破“模仿陷阱”,走出定位误区,在充分认识自身内部技术环境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外部制度环境,进行差异化、树特色、重操作的战略定位。当然,它的战略定位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会一劳永逸。

[1]王保华.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市发展高等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浒.对我国高教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6).

[5]王叉遒.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中小型高校[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

[6]姜尔林.高等院校分层政策:特征、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7,(4).

[7]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

[8]王桂红.接地气-毕节试验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合法性障碍定位
定位的奥秘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Westward Movement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跟踪导练(四)2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合法性危机:百年新诗的挑战与应战
跨越障碍
执政合法性视阈下的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