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降魔篇》中的诙谐构建和价值重塑

2013-08-15 00:42王南楠
文教资料 2013年35期
关键词:降魔小爱大话西游

王南楠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0)

2013年初,“喜剧之王”周星驰重磅推出的电影贺岁档新作《西游·降魔篇》凭借12.45亿的总票房完美收官,成为华语电影中最卖座的作品之一。这部被大多数人看做是“西游记前传”的电影,电影讲述了陈玄奘(文章饰)在师父的指引和驱魔人段小姐(舒淇饰)的帮助下先后收服了沙僧、猪八戒和孙悟空三人,立地成佛,最终师徒四人一同西行取经的故事。周氏电影中一直使用的无厘头效果在《西游·降魔篇》中继续带给观众十足的“笑果”。但本部电影在内容设计上,尤其是在狂欢式的台词设计、传神道具的点睛之作、小爱到大爱的主旨升华、时代主题道德与责任的重构仍然是本电影不可不说的亮点。

一、语言的狂欢:让电影节奏轻松欢快

人物虽然来自古代,但人物台词的设计并没有古人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而是诙谐的卡通式人物的怪异笑料。《西游·降魔篇》中设定的故事时间是古代,但是陈玄奘和孙悟空他们说的却不是“之乎者也”,而是最平实的现代语言,影片中港台腔调、大陆方言随处可见。从一开始村民们的对话,到后来空虚公子与随从女佣的对话,都可以看到方言的搞笑魅力。影片中除了语言种类繁多,还表现出语言的卡通化特点,常常有机械性的重复和跳跃性的节奏。比如,孙悟空向陈玄奘炫耀往事:“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砍了三天三夜,眼睛都没眨一下!”陈玄奘问道:“你眼睛不干吗?”孙悟空说:“我他妈说我杀人不眨眼,你他妈问我眼睛干不干?”

又如舒淇扮演的驱魔人和玄奘在高家庄打斗时,玄奘问舒淇:

——小姐,要不要帮忙?

——要。

——怎么帮?

——滚开!

——好!

再如在抓水怪的过程中,一位寡妇问玄奘:“你有没有死过老公?”“大嫂,你相信我,我真的没有老公……”男人是不会有老公的,这是常识,而在此处寡妇的疑问让人啼笑皆非,这是对常识进行颠覆而带来的独特的幽默,跳跃的语言对话和略显粗俗甚至带有侮辱性的用词,无意中又戳中观众的笑点。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这句话则源于2012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的不当回应。在《西游·降魔篇》中,文章扮演的驱魔人遇到舒淇扮演的驱魔人,当舒淇质疑文章驱魔人身份时,文章说到了这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原本很严肃的事情仿佛时空转换般移置这里,给观众带来亲切感的同时却又有滑稽搞笑的效果,引发观众对驱魔人的资格问题思考的同时,也平添了几分对文章所扮演的驱魔人的好感,不仅继承了传统周星驰电影的语言风格,而且又顺应现下网络文化大行其道的形势,完美地将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嵌入电影之中而毫无违和感,将颠覆性的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二、道具的应用:使叙事效果更加戏谑诙谐

周氏喜剧电影有点类似于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影视文学的反叛,这种风格的电影在人物形象设计,台词的选择、剧中道具的出场往往会给人一种无厘头式的冲击。剧情的本身就包含着诸多中电影元素的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综合概念[1]。电影中各种光怪陆离的道具的使用使得电影在对深层次的写意有着另一种诙谐的幽默,它通过入古典戏仿、游戏解构、拼贴等后现代影片制作方式,呈现给观众的是以陈玄奘一方的主线,以各路混杂的驱魔人为一方线索,以及自成一派的段姑娘。电影正是通过三条看似独立却是相互映衬线索拼接的手段,向观众娓娓道来,而传神的道具使用,使得叙事更加得诙谐。

《西游·降魔篇》中有一个小的细节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即一直被玄奘收在怀中的《儿歌三百首》。儿歌是孩童纯真的标志,是人性真善美的纯真表达,它作为一本供儿童阅读的启蒙读物,是众多村民和驱魔人的笑料,而玄奘在驱魔时所演唱的歌曲更是为人所不齿,不但没有降服水怪,反被水怪打了。所以《儿歌三百首》从开始就是一个毫无作用却被玄奘视作瑰宝的东西,而经过戏剧性的故事的发展,最后由舒淇扮演的驱魔人将撕毁的《儿歌三百首》重新拼凑,由于不识字而胡乱拼凑,结果竟出乎意料地拼成了一部法力无边的《大日如来真经》,玄奘正是凭借这本经书请来如来降住了孙悟空才免于一场灾难。看似不起眼的《儿歌三百首》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成了真正的经典之作,《儿歌三百首》经历了这样看似曲折离奇却又别具意味的发展历程,既增加了戏谑的效果又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周氏无厘头式的搞笑电影在他的后期也往往倾注了令人发省的思考,正如有人指出无论是搞笑电影还文学作品都应该传达着人类的理想主义,虽然历经现实的偏倚,但对真善美的追寻是我们的精神皈依[2]。

三、“小爱”到“大爱”:爱的价值升华

也许这也正是星爷近年来电影思路转变的一个见证,正如有人说包裹在诙谐风格下的正片却有着不同的哲学思辨,如同主角选择接受真实的爱恨情仇一般,我们在人世间也应珍惜时光,活在当下。但如果观众仅仅是停留在诙谐幽默、戏谑十足的层面,那么还是会误解了导演的用意的。其实导演还想告诉我们的是社会时代主题变化下的人类价值观的嬗变,其中爱情的经典仍然是不朽的内容。很多人将《西游·降魔篇》看做是前两部“大话西游”的姊妹篇,这样说其实不完全正确。《西游·降魔篇》颠覆了前两部“大话西游”的套路,将影片主题从升华男女之间的“小爱”转化为对于人间的“大爱”。《西游降魔篇》里最动人的当属段小姐对陈玄奘的情意。从捉鱼妖时相识到苦苦追寻再到为保护陈玄奘而死,段小姐一直在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陈玄奘却因对至高境界的追寻,怕被迷惑心智而不断地拒绝,两个人在一追一躲中产生了情感上的纠葛。

在西游系列影片《大话西游》中,至尊宝曾深情告白:“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而今十几年过去了,周星驰本人对于爱情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他让舒淇饰演的段小姐平静地说:“一万年太久了,就爱我现在。”段小姐道出了周星驰的心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种平凡的真实超脱了一切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从佛语的角度告诫世人珍惜当下。玄奘在影片最后目光清澈地说:“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中。众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感受过痛彻心扉的爱恋和失去的巨大痛苦,人才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才能够超脱尘世,立地成佛。当段小姐的幻影出现在师徒四人去往西行取经的天空中,已被赐法号的三藏内心已被大爱充盈而了无牵挂。

《西游·降魔篇》讲述的是关于男女之间的小爱(而且导演也没有刻意地告诉观众这种爱是否是偏狭的,而是让观众对照之前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重新审视),以及超越之外的关于整个社会的大爱,即爱一切人,甚至是超越人种的界限。陈玄奘在感情观上有这样透彻的领悟,大部分归功于其师父的指点与宽容。陈玄奘初识段小姐,他师父及时察觉到徒弟的“小爱”,点化徒弟对“大爱小爱”的认识“就差那么一点点”,甚至默认段小姐和陈玄奘接触,而非像传统佛教中师父般“棒打鸳鸯”。在影片最后,师父问陈玄奘:“现在你对大爱小爱、男女之爱是怎么看呢?”“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之内,众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有过牵挂,了无牵挂”。我们来看看黑王辉[3]关于这段爱与佛的点评,这也许也是电影想要真正告诉观众的。——

“不过,有了婚姻这道金箍,我们才会心无旁骛,一心向‘佛’。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反而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宽。要不,总觉得爱情是牢笼,世界是牢笼,宛如孙猴子在五指山下那般喋喋不休,怨天恨地。

《大话西游》,那叫成长,《西游·降魔篇》,那叫成熟。只不过,二十年悄然流逝,等我们明白,却已经在慢慢变老。幸好,有自己所爱的人在身边陪伴。所以,才没有陈玄奘那般不幸。而我们,在脱离仙体之后,已经成为凡夫俗子。”

——所以真正的抛弃妻子,遁入佛门也并不是导演要告诉观众的。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鬼才之处,人们无需去辩驳救世济人或是顾影自怜才是人生的真谛。或许对于敏锐的观众来说,佛与爱真的没那么复杂,也不会像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矛盾,珍惜眼前,凡夫俗子又有何奈?

陈玄奘的回答告诉观众:没有小爱的大爱是空洞的、华而不实的。有过小爱,才能学会真正地爱。直至今天,陈玄奘师父的情感教育理念无疑仍然是科学和人道的。

爱情似乎总是与深刻的主题相远离,与普渡众生的人间“大爱”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甚至是相对的。以往我们总认为抛去了七情六欲,舍弃了世俗的生活,才能够潜心修行,最终得道。然而佛法告诉世人:“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切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因此,陈玄奘的悲哀在于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放弃才能放下,而他的师父总说,心中无鹅腿,吃也无妨,你心里想,嘴上却说不要,差的就是那么“一点点”。陈玄奘关于“小爱”与“大爱”的描述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以段小姐的死亡作为代价的,也极其心酸。但也正因如此成就了陈玄奘的转变,而那份他曾不愿面对甚至轻视的感情最终帮助他得道,玄奘也走上了自己宿命的道路。陈玄奘对段小姐的感情经历了敬佩—动情—逃避—断然拒绝——正视自己几个阶段,这一带有佛理的回答也正是其所悟出的“那一点点”。

四、道德到信仰:社会价值的重新强调

如果仅仅是看到了男女之间爱情升华到关于时间万物的博爱、大爱的转变,其实有些更深层次的意义就可能会被掩盖住了。正如上文所说的,我们还需要关心电影受众的时代变化,以及导演试图想告诉我们人类的道德、信仰、承诺、价值、理想、现实。《大话西游》为上世纪90年代的国人带来了反叛、颠覆式地情感的个人宣泄。《西游·降魔篇》则是一部对信仰、道德、爱情等价值观念的重塑之作,是在“解构后的废墟上试图重建社会道德、理想、信念、信仰的努力”[4],是对社会整个价值观的重新强调。

首先,是关于未来与现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情感的描述中,《西游·降魔篇》中的周星驰与“大话西游”中的周星驰已有不一样的感悟,从之前的“一万年”到如今的“一万年太久,我只要现在”,这种改变不仅符合现代人寻求活在当下的心理态势,也同佛教禅宗思想中的把握当下的正见正念是一致的。人如果太执着地关注过去和未来,只能错过现在。也只有把握现在,你才能够规避失去所附着在心中的隐痛,也可以更加平和地面对未来而不去懊悔。年轻的我们总会豪情壮志,年轻的我们总恃才傲物。还记得紫霞曾在《大话西游》里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他有一天会踩着五彩祥云来娶我。”这句经典台词无不透漏着一种关于爱情的理想,一份对于未来的狂妄。只是十九年过后,段小姐在《西游·降魔篇》轻描淡写的说道:“我有一个小理想,就是可以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跟他生一个小宝贝,简简单单过日子。”十九年的时间,似乎已足够把“满怀壮志”打磨成“简简单单”;十九年的时间,无论导演还是观众都在时光似水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正如社会缺少什么,我们就需要什么,90年代人人都在平凡的生活中沉淀爱情的时候,理想化的完美情人成为人人梦想的对象,而如今现代人浮躁空虚的心灵,却恰恰需要的是这种相濡以沫的平凡却不简单的情感方式。

其次,是透过主角们的演绎告诉我们关于责任的价值。东方人对于爱情的表达是含蓄内敛的,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投射了大部分国人的心理。究其历史,我们中华民族在婚姻上似乎很难有自己“当家作主”的时候,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到新时期的“门当户对”,爱情总是排在了物质与“大任”之后。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婚姻也不能随心所欲,甚或连简单的“和喜欢的人组建一个小家庭”也变得复杂困难。被压抑许久的国人在陈玄奘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在段小姐死的刹那得到了情感上的释放与宣泄。那么在电影中,正是陈玄奘对于佛的执着,对于苍生的眷恋,同样驱魔人同样也是出于自身的职业素养,都是在告诉观众,当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现象下的责任重要性的凸显。

再者,也是最容易被当代人所遗忘,滞留下的是关于承诺、使命。或许,曾经他们有一个承诺:“等我事业有成就娶你为妻”但后来,却又因为事业而毁了这份承诺。陈玄奘拿起砖头要砸自己的手指头,口中还满口大义。金箍成了带在头上的一个挥之不去的诅咒,永远也无法摘下。周星驰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对柴静说:“即使绝望了,也还要加一点点的希望进去。”所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最后的告白,是最后的忏悔,也是最后的希望。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关乎人类的理想与现实。世间有诸般苦难,时间总是能够让每个人都逐渐失去曾经非常珍惜或者失去后非常悔恨的东西,“失去”可不是轻轻巧巧的两个字,过来人都知道,失去的过程远远比失去的结果要痛苦得多。而且失去的过程越是痛苦,遗留下的伤痛就越是铭心刻骨,每次忆及都是撕心裂肺。所以世人都有苦难。

人若没有理想,便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但理想是个过于大的词,很多所谓的理想不过是不切实际的欲望化身而已。比理想更靠谱的,实际上是自我救赎或者说自度,能够通过修行化解自身的苦难,对我等凡人来说足矣。化解不是说要变得更高更快更强,苦难就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而是用爱,放下执念,拥抱此刻的爱,就是救赎之路,通往西天,极乐世界。

《西游·降魔篇》在某种程度上对《大话西游》做了一个完结,也许这个总结并不完美,也许影片特效没有达到国际水平,但是这是周星驰再一次跟随自己的心境为观众们奉献上了一次苦心经营。这是周星驰的西游系列影片在二十年间的成长,让人在深思的同时也有一丝失望与落寞。欢笑与思考共同让这部影片长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两部电影不仅仅是导演刻意追求的主题不同,或是哗众取宠的无厘头搞笑,它更是两个时代社会意识和大众心理差异的折射。这两部的电影两部电影都深深镌刻了各自的社会背景的痕迹,《西游·降魔篇》反映的是社会一种常态的心里祈求。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脱冕、颠覆性、性的自然性”[5]狂欢式地语言,另一方面我们从人物的人生轨迹上感触到的是关乎人类自身的理想、现实、道德、价值观、爱、使命。

[1]吴皆凝.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西游降魔篇》[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5):199-200.

[2]傅晓燕.《西游降魔篇》的救赎与诉求[J].电影文学,2013(21):99-100.

[3]黑王辉.爱是一道“金箍”:从《大话西游》与《西游降魔篇》谈起[J].青春期健康,2013(5):94-95.

[4]曲春景,张卫军.从颠覆到重建:《西游降魔篇》对《大话西游》的反转见证对核心价值的诉求[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7-49.

[5]谷黎莎,蒋书丽.论《西游降魔篇》的狂欢化色彩[J].文化学刊,2013(5):155-161.

猜你喜欢
降魔小爱大话西游
神奇校车
智慧机器人
智慧机器人
智慧机器人
《上河降魔记》所见《格萨尔》在舟曲境内的流传
两神山
大话西游之品玩骐麟4K悟空播放机心得
大话西游之沙尘暴
《大话西游》喜剧色彩遮蔽下的悲剧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