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金山诗研究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32期
关键词:自然佛教

姚 梅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金山在镇江 “城西七里大江中”,“大江环绕”,“丹碧辉映”[1],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历来是名人雅士登临游览的必去之地。李白、张祜、王安石、苏轼、陆游、王守仁、文徵明、康熙帝等,因为种种原因到此游赏,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赋予了这座千年古山丰富的文学文化内涵。综合历代咏金山诗,可以发现诗歌内容方面与两个关键词密切相连,一是“自然”,二是“佛教”。

一、自然:咏金山诗的基石

“自然”既指诗歌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与赞美,也指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咏金山诗完全具备这个特点。金山自有咏诗起,便以歌咏自然风光为基调。金山山水天成,风景优美,具有无可比拟的视觉美,时人称“山川奇秀而崒嵂,无过金山者也”[2]。唐朝咏金山诗开始出现,文人着力描述金山耸立江心的独特环境及秀丽风光。我国山川众多,然而三山五岳皆在平地上,金山“萃然特立大江之中”,这独特的地理方位使之与一般山川区分开,唐代咏诗中就开始描绘这一点,如窦庠形容为“一点青螺白浪中”。此后咏金山诗中反复出现独立江心的相关描写,从而展现了“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一枕江声抱月眠”等特有的审美体验,同时金山自然造化的神奇经由这些诗歌的传诵,更加深入人心。

北宋起,咏金山诗数量剧增,其中单纯吟咏风光之作减少,开始有意识地从不同方面,选取不一样的视角,全方位展现金山迷人的风光,例如描绘金山在黎明之际、白天、黄昏、夜晚各阶段不一样的风光特色,或着力描写山中泠泉、化成阁、慈寿塔、妙高台等景观的美,体现一种对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认识。四时之际,一日之间,金山皆是绮丽的,不过诗歌中重点描绘的还是日出及月下之景。日出时陆游形容为“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金山仿佛披上了一件金黄色的霞衣,是名副其实的“金山”;月下王安石描绘了一幅“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的工笔画,透彻清丽,让人着迷,因而此时的金山一直是诸多文人竞相吟咏的对象,自宋以后历代不断描绘,如明文徵明形容为“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等,金山月色成为金山乃至镇江重要的审美意象。

经过两宋的极热,元时的短暂低靡后,明清时期咏金山诗再度兴盛,然而诗文质量不如先前,诗文中频繁化用前人典故,不过此时人们转换视角,更倾向于跳出金山外,整体观望,金山与浩瀚长江融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美。元代诗僧明本比之为“水晶盘内一青螺”,此比喻得到大家的认可,如王世贞就形容为“青螺潋滟水晶盘”。金山远望亦别有一番审美体验,以致人们产生了一种“登陟不如遥望好,倒影斜醺”之感,借由这些咏金山诗,拓展了人们欣赏金山自然风光的视角,带来新的观景之乐。

宏观上,历代咏金山诗不论纪游咏史还是怀古,均以“自然”为切入点,赞美金山风光的绮丽;具体到单篇诗歌,写景之句常常出彩,最典型的是苏轼的回文诗《题金山寺》。苏轼描写金山风光的诗作不下十首,其中最有风韵的当是这首: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傍晚的景色,不仅是回文诗中的绝佳之作,而且将金山白日至黄昏到夜晚时间、视角、景色的变幻完美呈现。顺读是幅由近而远的山水画,视角由低而高,景色从月夜泛舟到江天破晓,境界优美;倒读“碧峰千点数鸥轻,遥望四边云接水。霭霭红霞晚日晴,迢迢绿树江天晓。槛当泉眼石波清,桥对寺门松径小。远浦渔舟钓月明,潮随暗浪雪山倾”,视野由高远而低近,展现破晓到月夜之景,赏心悦目;反读“倾山雪浪暗随潮,明月钓舟渔浦远。小径松门寺对桥,波清石眼泉当槛。晓天江树绿迢迢,晴日晚霞红霭霭。水接云边四望遥,轻鸥数点千碧峰”,也是很美的一幅画面[3]。顺读倒读反读,都浑然天成,仿佛苏州的双面绣,正面背面虽为同一画面,意趣却迥然不同,耐人寻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山的山水让苏轼醉了,而苏轼的金山诗又让后来的游人沉醉。

二、佛教:咏金山诗的亮点

金山寺是京口十刹之首,与普陀、文殊、大明三寺齐名,并称四大名寺,寺庙宏伟,香火兴盛,自古为佛教胜地。自宋代佛寺建置完成后,咏金山诗中常常出现佛教兴盛的歌咏。笔者就《金山志》粗略统计,仅以“金山寺”为题的诗词就有一百九十余篇,若算上提及寺宇、僧院、山房的,作品数量将相当可观。这些作品常以描摹金山“寺裹山”的独特建置风格突出寺宇建置的壮观。金山山寺一体,从山脚到山顶,亭台楼阁依山而建,从远处眺望,只见寺而不见山,曾巩称颂为“其浮江之槛,负岸之屋,椽摩栋接,环山四出,亦有以夸天下者”。这种独特的“寺裹山”风格,显示了人民的智慧与匠心,从侧面突出了金山佛寺广立的概况,也无形中增添了金山的气势。金山高不过44米,古人多以“一点青山”、一点青青,然而寺宇依山而建,层层殿宇营造出一种高度和气势,金山仿佛也高了,萨都剌发出“佛阁齐云浮海屿”的感慨,实景中的“虚”与艺术中的“实”相得益彰,形成特殊的审美价值。

佛学禅思往往是咏金山诗的亮点,而纵观咏金山诗整体,最亮的无疑是张祜的《金山寺》,后人对此诗推崇备至,宋朝方回誉为“金山绝唱”,明代王思任说“可以鼻祖此山”。诗曰:

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这首诗从内容上真挚反映了张祜对佛寺清净的羡慕及对尘世现实的厌恶,从而表明出世入世间的选择。千百年来,此金山寺诗屡屡引起后人共鸣。自唐后多人题诗言及此诗,如“登临词客知多少,千载还推张祜才”,“张祜有诗谁更读,留云亭畔倚斜晖”等,诸如此类不足枚举;此外,后世次韵唱和诗作就有二十余篇,多以“次张祜金山寺韵”或“和张祜金山寺韵”为题,有时直接以“次唐韵”为题。唱和之作均表达了对金山迷人风光的欣羡,及金山佛教氛围的静谧,僧人智宜则言“古今登眺客,无日不成醺”,进一步提升了这种情怀。单篇诗歌引起后代反复唱和,这在文学史上是少有的现象。金山成就了张祜,张祜也传播了金山。

李东阳说“诗成却爱张公子,解道中流两岸钟”,张祜并不是第一个描绘金山钟声的人,但是自张祜后,“钟声”成为一个重要意象频频出现于歌咏之作中,如宋王令写“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元黄溍写“下方车马应难到,烟际惟听日暮钟”,周伯琦写“钟声两岸占昏晓”,陈言写“一声清磬海门晓”,清潘耒写“贝叶翻云晓扣钟”。佛经中有“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的偈语,金山寺作为佛教名刹,钟声自是不断,由晨到昏,钟声朗朗,使得金山成为一幅有声画。“钟声”成为金山诗文中重要的意象,后来演变为“暮鼓晨钟”,成为金山乃至镇江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

金山殿阁层重,黄墙碧瓦,有一种超凡入圣的意境。在此可以“逢僧问佛经”,甚至鸟、龙等动物都听经礼佛,佛教氛围很浓厚。然而不能否认,金山虽处江心,依然隔不断红尘,佛教与世俗两种文化在金山完美统一。金山作为佛教胜地,得名的主要原因却在于“水漫金山”的传说;妙高台本是晒经之地,因苏轼赏月起舞的轶事[4],成为赏月的绝佳之地;高僧修行的洞窟演变为法海藏身的洞穴。这些都集中体现了金山佛教与世俗的相融,甚至世俗性强于佛教性。对此僧人很无奈,常以“试问金鳌岩下水,几时送尽名利船”类似的诗句,表达无奈叹息及潜心修佛的意愿。其实,中晚唐佛教已经开始世俗化,僧人愿“送尽名利船”,本质上还是体现了金山佛教文化的深厚。

三、结语

历代咏金山诗中,赞美自然风光的绮丽是重要的一方面,诗人赞咏之余还将金山与他地相比,如王珪誉为“吴淮此景端第一,金碧一片中天开”,元好问赞“金山胜概冠吴楚”,乔宇进一步提升为“壮游南北此第一”。文人将之与现实名胜相比的同时,将其与传说中的海外仙山相媲美,这点始自苏轼,他在《金山妙高台》写道“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此后咏金山诗中多以“蓬莱”比金山,如“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雾气欲吞吞不得,绀宫浮出小蓬莱”等,金山从恍若蓬莱到即是蓬莱,以实画虚,以虚显实,一方面表明金山的自然风光迷人,一方面也显示其佛教香火的兴盛。

金山自然风光秀丽,佛教氛围浓厚,历代吟咏诗歌中均以这两方面为主,观自然山水之美,咏佛教之庄严肃穆。其实自然山水与佛教兴盛两者并不冲突。“僧爱无尘地”,佛教徒认为只有处于清幽寂静的山林中,才有利于修生正果。金山独立江心,一方面“山中无地着尘埃”,另一方面“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风景秀丽又隔断红尘,具有天然的地理方位优势,自然成为僧人修行的首选之地,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及佛学的兴盛。此外,古人讲究风水,佛教胜地更是风水宝地,不能破坏,所以金山佛教的兴盛反过来也促进了金山自然风光的保护。总之,金山自然风光与佛教发展相互促进,自然与佛教两方面也共同构成了咏金山诗中的重要内容,以自然风光描写为基石,加之佛学禅思的亮色升华,从而体现了丰厚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1]方舆胜览.[宋]祝穆,撰.祝洙,增订.中华书局,2003:57.

[2]金山龙游禅寺志略.故宫博物馆编,海南出版社2001:1.

[3]参考陈宏嘉《苏轼情系金山》.镇江文学艺术网,http://www.zjwy.org/w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69.

[4][宋]蔡絛.铁围山业谈.中华书局1983年9月,卷三第58页载:歌者袁綯,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者昔与客游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谓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猜你喜欢
自然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
“平等”在现代嬗变中的佛教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