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词教学优化的探索

2013-08-15 00:50艳,秦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常用词古代汉语左传

李 艳,秦 晶

(长春大学 人文学院,长春 130022)

1 问题的提出

王力先生曾提出过,古汉语的问题,关键是词汇问题。现在的王力《古代汉语》[1]教材是通论、文选、常用词三部分内容的综合。但在以往的古代汉语课程讲授中,通常只关照通论和文选,而对于常用词问题关注不多。本文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对常用词教学优化的一些问题作一探索。

2 常用词教学优化的探索

2.1 结合汉字字形、古今字、通假字进行讲解

2.1.1 结合汉字字形

(1)宫(338[1])(一)解:房屋、住宅。让学生考虑“宫”字从“六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字,确定是形声字,“宀”是形符,但“吕”似乎和“宫”的读音相差很远,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宫”字的解说:“从宀,躳省声。”“吕”为形声字“躳”省声后的结果。这样再来理解“宫”字为形声字就好理解了。

(2)即(139),在讲解时与“既”相联系,从字形上分析两字的差别。“即”字是会意字,左半部为“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右半部为“卩”,是突出嘴的造型之后的人的象形,左右两部分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一个人靠近食器准备吃饭或正在吃饭。通过字形分析,也就可以理解教材中常用词“即”的解释了:(一)动词。表示走进、靠近、走向,(二)动词。就在(当前的时间或地点),(三)副词。就,(四)连词。如果,假如,(五)连词。则。考察“即”的这些解释都有“正在”或“将要”的义项,这与“即”字的字形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讲授“即”时还可以和“既”对比来分析,“既”的字形左半部分与“即”相同,也是古代食器的象形,右半部分的“旡”也是突出嘴的造型后的人的象形,但“旡”与“卩”的区别在于象形的人嘴的朝向,“即”是对着食器吃饭,而“既”则是背对着食器离开,表示饭已经吃完了,延伸到现代汉语语义,“既”有“既然”等表示已然的义项。

在进行古代汉语课程常用词讲授时,通过对字形的分析,达到了探求本义,串联引申义,区别词性相同、字形相近类词的效果。

2.1.2 结合古今字

(1)告(45)(二)解:《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在教学中讲清道——導——导之间的关系。

(2)讨(45)(二)解:《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讨贼。”理清竟——境,反——返之间的关系。

(3)反(46)(三)解:《孟子·梁惠王下》:“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反——返是古今字的关系。

(4)舍(47)(二)解:《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田——畋是古今字关系。

(5)舍(47)(四)解:《左传·隐公元年》:“食舍肉。”理清舍——捨——舍的关系。

(6)贰(59)(四)解:《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讲授“贾——價——价”经历的古今字、繁简字的过程。

(7)责(133)(一)解:债务,债款。理清责——债的古今字的关系。

(8)辟(228)条,理解“辟”与“僻”的古今字的关系。

(9)入(319)(一)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理解“弟”和“悌”的古今字关系。

虽然古今字的问题在讲授文字通论时学生学习过,但学期不同,通过在讲授常用词时遇到的古今字再随机进行提醒,起到了复习的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也可在第一学期文字通论时实践,让学生归纳总结,在学习汉字形体分歧时更好地讲解、举例。

另外,通过以上的举例可知,虽然不是“道”、“竟”、“反”等字的词条,但这种随文讲授的方法,学生记忆更为深刻。

2.1.3 结合异体字、通假字

异体字如:反(46)(三)解:《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受飡反璧。”飡:同餐。

通假字如:亡(50)(四)解:《论语·颜渊》:“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亡通无。

又如:解(144)字(二)解:《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解。”这里的“匪”是“非”的通假字,同时,“解”与“懈”又是古今字的关系。

从以上举例让学生知晓,并非只是讲解的那个词条重要,而是通过这个词扩展到句子,要关注到所有的语言点,语言学习要注重细节。

2.2 联系成语进行引申

成语是古代典故、事件的凝炼,在讲授常用词时,结合今天相应的成语,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解深刻。

(1)舍(47)(三)解:军行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辟(避)君三舍。”在讲授时,联系“退避三舍”的成语,学生对“舍”的这一词条印象更为深刻。

(2)两(58)(三)解:“两”用作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结合成语“半斤八两”进行讲解。

(3)黨(65)(三)解:《尚书·洪范》:“无偏无黨。”联系成语“党同伐异”进行分析。

(4)见(218)(四)解:《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了解“贻笑大方”的由来。

(5)走(318)(一)解:《战国策·楚策一》:“兽见之皆走。”告知学生这是“狐假虎威”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告知这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出处。教材中列出了“走马看花”,同时给学生讲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再次强调“走”为“跑”的意思。

2.3 结合古代文化常识,补充相关知识,充实讲授内容

(1)如(47)(一)解:往,到……去。《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屈完如师。”在讲授《郑伯克段于鄢》时,已经提到过春秋五等爵的问题,在这里再提“公、侯、伯、子、男”,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分析“楚国”为大国,但楚王却为“子爵”的原因。

(2)甲(60)(二)解:天干的第一位。让学生回答十天干十二地支分别是什么,同时温习六十一甲子的来历。

(3)姑(63)(二)解:夫之母。并列出了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在课堂上分析为何“夫之母”称为姑,而“夫之父”称为舅,并由此展开,补充相关的“同姓不婚”古代文化常识及“秦晋之好”的由来,并告知这种称呼由来已久,且在唐诗中使用非常普遍,如王建《新嫁娘》: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待学生清楚此问题后,再转而分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这首诗,同时补出后两句“状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先让学生思考,张水部是谁,首句为何用“停”,为何诗名是《近试上张水部》、但全文却是在描写一个女子,提出这些问题后,再来理解整首诗要表达的内容,进而与学生共同分析诗歌背后的深意。再进一步补充水部郎中张籍的《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境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斤。再引申出张籍做《节妇吟》拒李师道的故事,虽然诗名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但教师在读出“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时,部分学生会有所互动,直到“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年纪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教学计划是在魏晋时期,虽未学到唐代,但这样的点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沟通,以及调动后期学习的积极性。

(4)执(52)(三)解中[父执]的解释,同时在解释后列出了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在进行课堂讲授时,把杜甫的这首诗全部读给学生,并联系连战访大陆时,连方瑀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引用这首诗的前几句进行加强。虽然是古代汉语课程,但语言是为文学打基础的,所以在讲授文字、词汇时如果联系具体的文选,学生的理解应该会更深刻。

2.4 同义词辨析

(1)侵、袭、伐(49),《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让学生在进行辨析时记住《左传》中的叙述,同时在还未进行通论的“同义词”章节讲授时,已经让学生有所触及。

(2)追、逐(51),先让学生从“六书”的角度分析这两个字,判定两者之间的差别,再结合教材所讲从词义角度进行辨析。

(3)崩、薨、卒、死、没(殁)(150),在此词条之下,要求学生掌握《礼记·曲礼》中的描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了解《唐书·百官志》中的记载:“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理解在封建社会中,等级分别在词语中的具体体现。

(4)视、望、观、看、见、睹(220),在对这组词进行辨析时,先明确这六个字都与“目”有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出差别,“视”与“望”是近看与远看的区别、“见”是“视”和“望”的结果、“睹”是“见”的同义词、“观”是有目的的看、“看”是探望。并联系教材中引申出的“视察”、“盼望”、“视而不见”、“耳闻目睹”、“观战”、“其姊往看之”等进行对比分析。

(5)修、脩(225),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攸”是它们的声符,那么这两个字的本义就要靠形符提供的信息,“修”的形符是“彡”,与修饰有关;“脩”的形符是“肉”,与身体或肉类有关。

2.5 联系语法、补充相关概念

(1)如(47)字条,没有列出“如”可以作并列连词的词义问题,虽然提到连词,但是表“或”。在课堂讲授时补充“如”用作并列连词的例子,并进一步引申,告知学生虽然在先秦作并列连词讲,但也存在着误解,如《左传·庄公七年》:“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左丘明在这里解释为“与雨偕也”,把“星陨”和“雨”看做并列的两个事物。在讲解这个问题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曾丹《语言研究》2006年3月《“星陨如雨”新解》,跟学生一同探讨,这里的“如”解释为“且”还是“像”更为合适。

(2)驰(48)字条,成语有“风驰电掣”,从成语展开,讲解这种偏正式名·动结构的问题,并举例现代汉语中由偏正式名·动结构凝固而成的词语的使用情况,如“笔直”、“冰雕”、“蝶泳”等。

(3)池(66)(一)解:护城河。《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提出“汉水”的“水”为脱文,同时补充“脱文”、“衍文”的概念。

(4)来(136)(三)解:句终语气词。《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从这个解释引申到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来”,再到“嗟来之食”中的“来”。再次使学生明确,这几处的“来”表示的句中语气词,而非动词“来去”的“来”。

(5)望(219)(一)解:《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让学生思考,此句应该在哪里停顿,是在“登”后,还是“轼”后。

3 常用词教学优化的实践

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的常用词的探索,在课堂上采用分阶段测验的方式,收到的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也把测验的成绩计入到期末总成绩之中,也调动了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1)古代汉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古代汉语学习的重点对象是先秦的典范作品,对于古代汉语常用词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也应着眼于先秦时期的词汇,其中先秦时期常用词的使用、常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密切联系、先秦时期常用词对后代词语的影响等是关键问题。

(2)通过对常用词教学的实践探讨,延伸至古代汉语的词汇教学,同时合理解决古代汉语课程与其后续课程在词汇内容上的交叉。

[1]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猜你喜欢
常用词古代汉语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外语教学中的非词语化现象研究*——以常用词gain, run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