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3-08-15 00:51谢达春
关键词:大学化学药学化学

谢达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大学教育与高职教育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担负着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的重大责任。化学实验课作为兼具理论与实践性的药学类专业基础与主干课程,是提高学生思维与动手能力,培养药学职业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年来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与此同时,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办学水平逐渐提高,在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了就读成本相对较低,就业更为灵活的药学类高职院校,这使得两种药学类高等教育交集逐渐增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培养目的、课程设置、教学设置等三个方面对大学和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以便较好的实现各自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目的

大学和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都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要点,着力打造在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应用等不同环节,从事不同层次工作的药学类专业人才。

大学药学类专业教学要求培养掌握药学、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在药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培养目的而言,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强调高度与潜质,面向高级别学历深造,即便是在一般岗位,也定位为药学类高级专门人才。药学类本科毕业生部分将进入硕博士深造环节,因此大学药学类化学实验教学要为学生储备能力的潜力和上升空间,更多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创新的精神。

高职药学类教育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核心。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以技术型教育为主,其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从事药学相关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成为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和生产实用型人才[1]。

二、课程设置

大学和高职院校对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都进行了相应改革,其共同方向为打破不同专业实验的界限,根据课程的基础性特点,把传统的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四大化学融为一体,构建一体化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2][3]。整合后的教学体系包含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类,内容设置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另外,化学实验的内容的选择更加环保人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大学和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方面,这也反映出两者培养目的的不同。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课程设置原则为“确保基础,更新内容,突出应用,反映前沿”[4]。课程设置上强调基础实验技能的同时,以科学研究为内容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以及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能力,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打好基础。为服务于教学目标,大学化学实验类型多以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为主[5]。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按照“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应用为先”的基本原则[6],以企业需求的技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7],让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化学实验及应用的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毕业后直接上岗就业。为强化实用性与技能性,高职化学实验倾向于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类。

三、教学设置

教学设置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学生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动性较好,加之学生有较多课余时间预习和复习,大学化学实验中教师只负责引导,学生成为主体,有的大学化学探索引入了开放式实验,从选择实验内容到进行实验过程,最后完成实验求得结论,甚至是实验的准备过程,全部由学生参与并主导,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从事实验和科研的兴趣[8]。

高职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所以要求通过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实验技能。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甚至需要手把手的给学生讲解演示,教师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据着较为主导的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与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开始由瓶瓶罐罐走向屏幕和虚拟空间。多媒体电子教案、实验视频录像以及完全由电脑虚拟的仿真实验室无疑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大新发展,虽然它们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硬件平台,但作为化学实验的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学和高职院校的重视[9]。

综上所述,大学与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找准各自位置,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制定化学实验课程,恰当采用教学手段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能力,为我国医药行业输送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

[1]曲永红,等.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6.

[2]辛志峰,等.大学化学实验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133-134.

[3]李容,等.改革高职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92-94.

[4]王本根,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45-48.

[5]彭敬东,等.综合性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59-263.

[6]蔡自由,等.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115-118.

[7]雷瑞琴.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2,41:140.

[8]李泳,等.探究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能动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81-83.

[9]沙鸥,等.现代教育新技术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1,24(4):154-156.

猜你喜欢
大学化学药学化学
石墨烯助力花卉种植腾飞——访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师陆慧娟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比较”与“类比”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基于SCIE的大学化学学科文献计量学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
信息技术在大学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