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社会生态的公益文化建设

2013-08-15 00:51王向南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公益建设文化

王向南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部,吉林 长春 130028)

任何社会行为都是特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公益文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公益文化的核心本质是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公益文化的目标是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减少冲突,调和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的运行状态。在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加快转型、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价值多元和物质追求显性化、信息传播网络化,对社会生态环境优化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大力加强公益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服务公益、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优化非营利组织成长发育的社会生态环境,这是非营利组织制度设计的必然要求。

一、信息网络化对公益文化的需求

(一)信息网络化的特点

信息网络化具有传播速度快、发酵效应强、导向作用好的基本特征。科技产业的兴旺发达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信息沟通带来了极大便利,信息网络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一种全新的资源共享方式。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社会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拓展了人们对社会资源的获取、分享、沟通和交换的空间,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性。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网上传播和评点,极易引发群体共鸣的社会震动效应。信息网络化的这些特点,也为公益文化的创作、传播,进而形成影响人们社会实践的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二)信息网络化需要公益文化规范约束

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导致我们在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地会吸入文化糟粕,拜金主义、消费主义、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诸多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社会生活当中,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优化社会生态环境,必须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必须加强公益文化建设,用公益文化去培育利他主义、奉献精神,引导和带动社会各界把积极因素投入到社会建设的创新实践中来,如果缺少公益文化,就难以建立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社会体制,社会建设就缺乏强有力的精神和智力支撑。公益文化还可以推动社会组织结构变革,健全完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1]

二、全面小康社会对公益文化的呼唤

(一)公益文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推进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的是全面,既包括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率先致富,也包括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共同富裕;既包括经济物质层面的条件改善,也包括精神文化层面、道德建设层面的提升。因此,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配置更多的资源,解决好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不足的矛盾,解决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与公益文化相对滞后的矛盾。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目标,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公益文化是道德传承的沃土

扶危济困、助弱安贫、尊老爱幼、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公益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要通过文化交流,培育互济文化,[2]丰富扩大我国公益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成为滋养慈善捐赠、志愿服务和非营利组织健康发育的适宜土壤,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公益文化建设,会产生一种涟漪式的梯次放大效应,把奉献社会的志愿精神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历练,在志愿精神的示范引领下,有效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从而大幅度提高全民族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接受能力。

(三)公益文化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阶段,长期计划经济形成和积淀的深层次矛盾与改革开放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其主要是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力推进公益文化建设。公益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向往和诉求。加强公益文化建设,就是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互助互利、奉献爱心等人文精神,推进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实现以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体制建设。加强公益文化建设,必须贯穿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领域和范围,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

三、加强公益文化建设要突出五个重点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在全社会形成关爱他人、志愿奉献、低碳消费的公益生态环境,让公益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让公益参与行为释放人文关怀,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公益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进行公益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按照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益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建立便于社会公众查询检索的非营利组织信息发布制度,利用网络平台形成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完善公益文化服务体系,弘扬公益文化理念,倡导公益文化行为,构建社会公众广泛享有、高度信赖、可以归宿的精神家园。在具体实践中要突出以下五个重点:

(一)着力培育热爱公益、投身公益的行为文化

公益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建设公益文化首先要从人们的公益道德培养、自觉的公益行为抓起。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教育,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人际关系;要认真挖掘和提炼中华民族优秀的公益文化传统和精神记忆,不断增强公益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形成凝聚公益共识的精神财富;[4]要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外来的健康公益文化为补充,增强民族公益文化的包容性和内生活力;要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实践活动,强化公益内涵,淡化功利色彩,扬弃形式主义,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和社会贡献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着力培育勤俭节约、扶危济困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对生产、生活和消费活动中产生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提炼升华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居民的整体素质等都对消费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培育正确合理的消费文化,引导人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鄙视奢靡,乐于慈善,是公益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伴随全方位改革开放,西方国家极力追求炫耀性、奢侈性消费,追求无节制物质享受的消费主义,开始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并成为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我们必须让公益文化理念渗透到广阔的消费领域,推动公益文化与消费文化结合,使社会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使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得到和谐统一,让公益时尚与消费时尚共同引领社会生活潮流。

(三)着力培育诚信守法、严格自律的法治文化

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指导支配人们的社会行为。法治文化与公益文化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诸多层面上,二者具有一致性。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公益文化的框架下,大力培育敬畏法制、懂法守法的理念,让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律和他律、维护公平、保障权益的有力武器。

(四)着力培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益文化发展上,比较注重构建载体和平台,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发展模式,比如大力倡导的学雷锋活动,以行政推动为主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等等,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形式和方法虽然也在发挥作用,但由于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特别是流于形式的政治说教,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当前,迫切需要与时俱进打造新的公益活动平台、创新公益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要通过文化创新,让公益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植根于薪火相传的民族血脉之中,形成公益文化代代传承的优秀基因。通过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及时反映人民群众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公益实践,并进一步提炼升华为知识结晶和文化成果,让文化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在公益领域竞相迸发,让公益文化创新成果充分涌流,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

(五)着力培育反腐倡廉、优化环境的生态文化

这里所说的生态不是自然生态概念,而是社会政治生态。改善和优化社会政治生态环境,需要发展反腐倡廉的生态文化,这既是公益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用公益文化抵制腐败文化,优化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制度不完善,公权力在缺少有效监督的条件下到处寻租,[5]以致潜规则泛滥,腐败文化大行其道,买官卖官、假公济私、权钱交易等窝案串案触目惊心,这种腐败因子构成的恶劣影响扩散蔓延,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产生了败坏社会风气、侵蚀执政基础、影响社会治理的严重后果。要培育反腐倡廉、优化环境的生态文化,让消除腐败、廉洁做事、大公无私的理念和精神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对腐败行为的抵制行动。要认真总结网络反腐、强化群众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经验和做法,积蓄公益文化的正能量,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约束权力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消除滋生腐败文化的环境条件。

[1]朱四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保障机制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38-42.

[2]彭红,齐辉.中美慈善文化比较及其现代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2012,(2):110-110.

[3]林蓝,夏荣雪.提供市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方式研究[J].财政监督,2013,(2):61-62.

[4]雨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M].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93-296.

[5]李宗桂.官本位“逆流”侵蚀社会生态[J].人民论坛,2012,(20):18-19.

猜你喜欢
公益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公益
公益
公益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