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互动教学策略研究探析

2013-08-15 00:47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参考性英语教学情境

王 慧

(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 巢湖 238000)

1 引言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应从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转变到更加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1]。而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实施师生、生生等多种互动,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互动式语言教学,正是一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并且实用的教学。

2 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在英语互动教学模式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会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一人堂”的单一授课方式,改善无活力的课堂状况,易于形成师生、生生、师本、生本等多维层次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学生自身智慧、潜能、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和释放。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的新型学习模式。

2.2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在西方社会学界兴起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区别动物就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符号系统。符号不仅能够描述客观事物、思想、经验等,而且可以传递上述各种信息,成为人类繁衍和发展不可缺的交流工具。人际符号的互动使人认识了自我、他人和社会。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用这些符号进行内向“自我互动”并发展自己。符号互动理论对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课堂是表达一定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学校生活或课堂生活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以符号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其言行举止、价值观、态度、信念都会对学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一定要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常、健康人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角色互换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共同去体验和理解他人想法和观点等。

3 大学英语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如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有不少教师习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过多地把时间放在对课文语言点、语法等的讲解上,而对课文传递的信息把握不足、探讨不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亦相当有限。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气氛沉闷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互动教学。

3.1 因人“施”问,增强互动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开启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课堂提问可分为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提问者已知道答案,参考性问题是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Brock[3]研究指出: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与教师提出参考性问题频率成正比。教师适当增加使用参考性问题,可促进学生语言学习。Nunan[4]也进一步证明,学生在面对教师提出的参考性问题时,回答问题长度、结构复杂度、携带连接词趋向于更长、更多、也更复杂。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语言基础较差或知识面较窄,面对参考性问题无所适从,“零”输出,久而久之,反而泯灭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率,提高语言交流的效率,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把两种提问方式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切实考虑学生实际水平,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对语言交流水平较高的学生,较多地采用参考性问题,辅之以展示性问题,使这部分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在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同时,充分锻炼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语言交流水平一般的学生,设计一定比例的展示性问题,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巩固原有知识信息,进一步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综合以上两位语言学家的调查研究,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因人而异,难易适当。在展示性问题基础上的适当延伸、拓展引入参考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考,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讲授高等英语教育出版社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Section B Martin Luther King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Who wrote “I Have A Dream?” 、Who is Martin Luther King? 、What a great thing did he do、Why did he do so?

3.2 利用信息差启发式教学

语言本身是信息的载体。Harmer[5](p43)曾提出语言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即交际双方必须存在“信息差”。即交际的A方想要从交际的B方那里得知他所不知道,而又想要得知的信息。实际上,利用信息差,创设课堂活动,是一种A、B双方进行信息差互补的交际活动,在不断地交流中,逐步缩小和消除信息差。从语言学习角度来看,不断消除信息差同时,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了[6]。大学英语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差原理,就是根据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和获取信息的需要,激发或保持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差原理巧妙引入相关话题,适时剖协问题和阐述自己的见解,同学生从一起围绕相关主题展开热烈的探论。讨论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如pairwork,group discussion,guessing game,pros and cons等,展开师生、生生、师本、以及生本思想交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和对知识意义的多样性建构的同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3.3 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保障互动式教学开展

成功的互动教学与教师教学管理能力有着重要联系。在一个超过50人的班级中,要想让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到有效班级互动中,非常不易。良好课堂教学管理,可以形成积极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潜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如果教师缺乏管理能力,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合理的需要,难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秩序可能会陷入混乱。因此,教师应善于课堂教学管理,熟悉各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合理制定实施方案、恰当安排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3.4 互动教学过程,注重情感因素影响

事实上人的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并不单纯受理性和意志的支配和调节,同时要受到情感的驱使,脱离情感的认识与实践是不存在的。互动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认识与实践活动,不能缺少情感的参与和相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后,需要等待3~5秒钟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可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理解、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耐心的等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他们表达英语的自尊和自信心一种鼓励。教师纠错的方式也很重要,采用不同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要充分调用学生情感对其学习积极性的一面,采取恰当的纠错方式。如当学生在交流中因为紧张等原因造成口误,教师采取宽容的方式,暂且不打断其对话,继续鼓励学生参与表达;又如当学生出现词汇、语法、发音明显错误时,同样不建议轻易地打断其对话,把话语权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我纠错的机会,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大量的事实表明:学生在正确地完成回答任务时,给予一定的赞扬,或者即使学生没有完成相应的回答,教师同样给予积极反馈。相比消极反馈来说,更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认同感。

3.5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针对教学对象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内在逻辑顺序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应注重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创设各种情境教学形式。情境学习形式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能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如在教授职场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采取类似于“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节目情境教学形式,创设一种职场挑战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枯燥的职场词汇。又如高等英语教育出版社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Charlie Chaplin对于卓别林的一系列作品的人物:工人、流浪汉、淘金者等,可以根据电影剧本教学法,对剧本结构进行分析,剖析剧中人物,从时代背景,剧本情节和人物性格分析入手、结合讲解重点词语,通过学生排演剧本,让学生亲生握剧中人物,从而深度理解英语词汇。再如高等英语教育出版社第一册中第四单元Body Language,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性格人有着不同的表现。可以模拟警察刑事侦察场景,请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人。胆小、倔强、外向、活泼等这些性格的身体语言也一一不同。而教师也可以客串当中,可以全程跟踪,也可以作为组织者安排学生记录下整个过程。然后将视频上传网上,学生们自己对自己的表现会有客观地了解。情境教学带动互动,如何将它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促进教学相长,成为目前我们更应该思索的问题。

4 结束语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作用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备受重视。时代发展要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而采用英语互动式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策略和途径。通过开展互动式教学策略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互动式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英语过程中来,营造积极、互动的英语教学课堂氛围,为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实施提供借鉴。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8.

[3]Brock,C.A.The effects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J].TESOL quarterly,1986,(20):47-59.

[4]NunanD.Language.Teaching Methodology[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1991:65-192.

[5]Harmer.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83:41-44.

[6]崔歌,张海燕.论信息差任务设计与外语教学[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01-102.

猜你喜欢
参考性英语教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习得中问题输入效果实证研究*
护患情境会话
简析高中生物教学参考性内容的潜在功能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