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主体间性思维转向与实现路径研究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陈 瑶

一、感恩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相关理论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领域的突出概念,又名“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深刻思考,是一种关系的诠释,同时又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方法论。它的主要特征是教育双方双主体,是“我—你”之间关系平等的交互主体性关系,双方对话交流。

主体间性感恩教育指的是多个主体运用语言、技能、活动、教材等多个媒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纵横维度交错的知识交流、精神沟通,情感碰撞,最终达到互相理解和观点的一致认同,在此基础上,能使教育者双方或多方获得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实施感恩的行为,并形成感恩习惯[1]。

二、感恩教育存在的博弈困境

感恩教育对象、内容、方法上错位。在实际运作中,感恩教育形成模式化的工作思路。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职能错位,教育注重形式,教育方法简单。首先,感恩教育工作者常常会把感恩教育的对象由“人”转向“事”,从对学生的精神内化,养成感恩习惯转化为对学生行为的制约。教育职能让位于管理职能,导致感恩对象职能错位。其次,感恩教育者注重理论的讲解,忽视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感恩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个人发展不一致。感恩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激发潜能并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目前感恩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成长契合度不够,首先表现为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其次,学生们虽有感恩的意识和愿望,但在感恩情感体验的方式、内化的进程中又有个体差异,但是非主体间性的感恩教育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感恩教育的目标和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脱离。

社会多元化对感恩教育的影响和冲击。经济全球化及多元文化会弱化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大学生好奇心强,在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前,容易受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影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另外,互联网的发展改变过去单一社会文化和单纯的意识形态,学生从网络上获得大量有用信息,开阔视野的同时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空间,缺乏与其他人的情感交流,容易形成冷漠、自私的观念。

三、实现感恩教育主体间性变化的思维转向

教育目标从“物化”到“人化”。教育工作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完成某种任务的手段和工具,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本体性功能即价值导向功能。感恩教育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弊端。在“物化教育”和“工具化教育”模式下的感恩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非平等的关系;教育者成了知识传授的工具,将受教育者当作“物”,当作知识接收的奴隶,把知识和技能塞入受教育者这个接收器和存储器中,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感恩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感恩品质,同时培养人的感恩情感,让其实施感恩行为,最终形成感恩习惯,能对他人、社会、自然的馈赠或帮助给予感激和回报的教育活动[2]。感恩教育是知识、情感、兴趣、意志的协调一致,感恩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教育引导、环境影响等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感恩教育中应该注重人的回归,在具体的实施教育中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应把人的精神世界改造作为主要目标,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创造。

教育内容从“抽象说教”到“回归生活”。当前,传统感恩教育实效性差,学生接收性不强。究其原因,在于教育内容理论性和抽象化,多是概念描述或逻辑阐释,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单纯的感恩知识讲授和机械的行为训练,忽视了感恩品质的生成过程,漠视感恩的人文精神性,是形而上的教育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生活是感恩教育产生的基础,感恩教育的内容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受教育者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真实感受到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朋友之助等,才能真正领会教育者在课堂上感恩知识的涵义。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在课堂的引导和知识传授,更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在真实的情境中加以理解,在行为中慢慢接纳、认同感恩,整合生成感恩习惯。

教育方式从“灌输式”到“对话式”。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提高自身构建的能力。在机械性灌输中,受教育者被看作是“知识容器”,教育者通过练习、考试、背诵等手段来实现道德的认知。主体和客体之间缺乏平等交流,教学过程缺乏互相探究的氛围,在这样的传递——接受式的主体——客体环境中,受教育者容易主体性失落,严重影响了感恩内容的实效性。

对话式教学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作为主体而存在,倡导平等交流、互相探究、互为影响,共同发展的理念。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学会仔细倾听,鼓励教育对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而对教育者的思想也产生冲击和碰撞。对受教育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是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育者来说,则不再是知识的灌输或传授,而是平等分享。教育者由话语的霸权者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现在教育发展的促进者[4]。

教育过程从“单向联系”到“多维互动”。感恩教育被理解为“主体——客体”两极框架主客体间性的教育活动,这一理解,导致教育过程的单向联系。主体间性强调“多维互动”的教育过程。首先,倡导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以传授知识和学习的双重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教与学的简单关系,而是一种角色互动,相互作用的关系。其次,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指的是在课堂内外,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上的各种内容形式的相互碰撞等。在民主、平等氛围下,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开展课堂交互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自由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提倡学校主动地与社会大熔炉之间相结合。社会为学校教育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实践的机会,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平等教学和潜移默化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互补,更能提升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多维互动的感恩教育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感恩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实现路径

从思想上,要确立科学的感恩教育理念。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感恩教育的根本理念和最终目标是人的自我生命充实和完善,特别是关注人格的健全和个人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要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加以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并且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对学生产生精神层面的影响,挖掘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发挥自我成长的潜在力量,从而能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从内心接受知恩、识恩、报恩的意识和想法。其次,要树立和谐的理念。感恩教育和谐理念是和谐社会在德育领域的一方面体现。感恩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他施恩予你,你又恩惠于他人,人与人之间关系改善,诚信友爱,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再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21世纪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融合的时代,感恩教育也要有开放的视野,感恩教育的内容要有实用性、要有多元化的载体和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内容上,要注重感恩教育的丰富性。感恩教育重视情感的培养,是以情动情的教育。而且感恩教育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付诸实施简单,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感恩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恩情,还有自然之恩,祖国之恩。大自然提供给我们氧气、食物等物质条件,还有祖国培育我们健康成长,从中国的地大物博中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等精神的熏陶。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针对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尤其应在感恩教育中增加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要感念自然之恩,有节制地开发资源,加强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责任是感恩行为选择的属性,责任和合作意识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得到改善,使人的关系更亲密,更利于和谐社会的营造。再次,要改革感恩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感恩教育不仅有过程,还要有对结果的评价和考核。要改革评价方式,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日常生活感恩品德的考核。对考核结果要动态评价,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从形式上,要开拓多样感恩教育新阵地。感恩教育要发挥对话功能,还需要感恩教育的传播具有广大的覆盖性和实用性。感恩教育要隐形教育和显性课程相结合,无形阵地和有形环境相融合。首先,要利用校园文化阵地,积淀与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可加强校园布置,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报等进行宣传动员,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其次,注重生活阵地建设,积极倡导从细节抓起,从身边抓起。发挥榜样的力量。可从家长入手,鼓励家长言传身教,作好表率。最后,加强实践活动阵地建设。这一阵地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得到启发,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可结合各种节日,如母亲节感恩父母;教师节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从师资上,要提高感恩教育者的素质。感恩教育的主客体间性向主体间性转换,关键要靠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感恩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首先,感恩教育工作者要将理论素养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要加强理论研究,把握感恩教育中的规律性内容。而且要主动投入到感恩教育实践中,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研究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感恩价值取向,这样感恩教育中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者高尚的师德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人格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富有魅力的人格对学生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教师除了遵守师德、遵纪守法之外,还需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从“经师”向“人师”转变,以自己的行为作为表率。再次,要融入情感。尤其是感恩教育更强调精神的感受,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经历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最后,要加强网络信息素质。面对飞速发展的网络,教师要了解前沿的知识和观点,在上网过程中储备丰富的信息知识,增强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基础,在感恩教学过程中才能与学生开展良性的互动。

[1]吕莹.主体间性视角下的现代德育主体走向[J].韶关学院学报,2010,(10):75

[2]陈瑶.主体间性视角下高职院校感恩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6):20-21

[3]屈家安,刘菲,郭胜利.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感恩教育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53-54

[4]张红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