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思考

2013-08-15 00:52崔兆玉梁晓道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纸质学报数字化

崔兆玉,梁晓道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茂名 525000)

在我国,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经由互联网获得信息资源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出版的范畴内,出版方式由纸质转变成数字化业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就像造纸行业推动了传统印刷出版行业发展一样,互联网的问世和发展也在推动着数字出版这种新型出版形态的不断演进。对于高校学报出版而言,它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及时发布和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学术信息的重要责任,时效性强是它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数字化出版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快捷、高效的技术平台。就目前而言,高校学报的出版方式仍是以纸质为主,明显比其他新媒体的发展落后。尽管有很多高校学报已经向着数字化出版这个大方向前进,但是这个过程相对而言显得较为缓慢。所以,深入分析学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现状,认真研究对策和策略,积极推动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进程很有必要。

1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优势

对于数字出版而言,业内人士普遍认同其具备三个特征:(1)具有数字技术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2)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3)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1]。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出版而言,学报数字化出版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发行。以往的学报采用纸质出版,需要消耗大量纸张、油墨等原材料,同时还需要印刷、发行运输、投递、人工等费用,出版发行成本昂贵。若采用数字化处理,文稿内容等所有信息都以二进制数字编码的形式记载在相应的存储设备中,文章经过编辑加工处理后上传至网络服务器,就近乎完成了整个出版工作,其成本远远低于纸质印刷的费用。学报编辑部在对文章编辑加工完成之后,其产品的后期制作以复制为主,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避免了印制工艺过程,节约了大量时间,从而使出版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有利于读者检索、阅读以及购买。由于数字出版物的销售多数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不受地域、时空等限制,因此,读者能够随时进行检索、阅读以及购买。数字出版物也可在网络服务平台上进行网上发行,只要选好模式,就能方便、快捷地进行发行以及销售,出版者也就不需要另外再寻找销售途径,也不会有额外的物流、仓储成本产生。依靠网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需要的应时性服务,这与传统的出版销售大不相同。当读者在互联网上选好自己需要的数字出版物,就可以在网络支付平台购买,支付完成后马上就能进行阅读,从而实现网上购买、在线阅读一条龙。当然,纸质书籍也可以在网上书店购买,但是,相对在线阅读而言,则多了物流配送这个环节,时间周期长。同时,期刊网络化后,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浏览、阅读、购买文章的内容,而不用像传统印刷那样在不知道里面内容的情况下来订购,读者只需要一部能上网的计算机即能获得想要的信息。

(3)有利于消费者全面把握知识信息,学术更新速度快。诸如高校学报这样的期刊,学术性、专业性很强,所研究和刊发的是先进的学术研究成果,反映的是发现新证据、找到新方法、提出新观点的前沿性学术问题。在传统出版年代,人们想找到相关信息既费时也费力,而数字出版解决了这一重大难题。当学术期刊进行数字化出版后,研究人员、作者、读者就能享受到快捷、灵活的各种服务,极大提高了学术研究成果的查询速度以及利用效率。高校学报实现数字化出版及网络化发行,使人们得到知识的途径、方式会变得更加宽泛和完善,信息传播时间更短,成本更低。通过数字化出版,科研工作者能够实时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及相关数据资料,随时都可以了解到相关科技研究进展情况,避免了重复或者毫无意义的劳动。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表达和传播更为便利,更容易激发出新的思想和进行思想交流,有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2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现状

目前,数字化出版发展迅速,而且依然处于强势的发展之中。2008年7月16日,上海张江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的数字出版基地;2010年3月31日,广东数字出版基地也开始动工建设;2010年4月16日,陕西数字出版基地的项目正式启动;而在2013年7月8日,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从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发布的《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可以得知,在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收入达到了1 936.49 亿元,同比增长了40.47%,用户规模平稳增长,产值创新高,整体收入持续上升,其增长势头表现得十分强劲。[2]相比之下,目前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发展速度仍显迟缓,或者说仅仅是起步。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编辑出版数字化已具雏形,但是仍保留着传统的工作方式。目前高校学报已经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普遍设置了采编系统平台,从收稿到发稿的一系列流程均能进行数字化管理,使信息交流更为便捷。通过互联网,作者可以在线投稿、查询;专家可以在线审稿,实时提出审稿意见;而编辑人员也可以在线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计算机排版普及程度提高,排版软件应用广泛,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另外,稿件的校对模式倾向于人机合一,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机校对软件:基本上可实现编辑、排版、校对为一体的全数字化办公模式。尽管高校学报出版发行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完成,但很多高校学报仍保留着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惯性,编印发等工作方式与以往并无本质性的区别,印刷发行依然是以纸质的为主。大多数学报都是通过印刷版进行数字化,或直接将电子版上传给中国知网等大型的数据库,这远远未能达到学报出版数字化的要求。

(2)文献上网普遍实现,但没有形成全国学报体系的统一。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学报已经普遍能让所刊载的论文文献上网,一来,读者阅读、检索更为方便;二来,刊载的论文能更及时地推广出去。对于期刊来说,在进行评比的时候,两个较为重要的指标分别是期刊文献的WEB 下载量以及被引量,而文献上网对这两个指标影响甚大,文献上网程度高,评比指标数值也更为准确。根据调查所得,高校文献上网率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与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几乎达到了100%。但是,大型数据库接收高校学报文献的同时,并没有更好地整合这些资源,文献分类多以文献的内容、格式、时间、来源等进行,论文自身内容和论文引用没有密切融合在一起,自然也就没有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文献展示体系。

(3)学报网站建设基本成型,但网站利用率不高。网络是数字化出版的平台,高校学报要在数字化出版方面做出成绩,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建立并且充分利用好自身网站。高校学报网站建设是高校学报对外展示学校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体现综合实力、宣传自身优势、提升学校品牌效应、吸引优秀稿源的重要举措。有部分高校学报单独建设了专门的网站,有的是在学校校园网主页设置一个栏目,也有部分高校学报采用别的网络渠道来搭建自己学报的网络平台,以给使用者访问及查询提供方便。通过这些途径,可使学报资源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推动文献信息的及时和广泛交流。但是,也有很多学报的自建网站并没有充分发挥该有的优势,主要都是发布出版信息、刊登文章的目录或者摘要等;学报人员普遍注重纸质学报的出版,对网站内容并不是很关注,导致内容更新缓慢、资源匮乏、服务不周,访问的公众难以从学报网站上得到想要的或者更多的信息。

3 加快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进程的思路

就目前而言,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

(1)转变观念,优化提升编辑人员的素质和结构。互联网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学报人需要紧贴时事,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借鉴别人的经验,纠正自己的不足,从而顺应潮流、发展自身。就目前而言,学报人若依然把重心放在传统的出版和自身熟悉的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寸步难行。学报编辑不仅要对纸质期刊熟悉,还需要学会驾驭数字化编辑工作,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流程和熟练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编辑工作,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作者、审稿专家进行沟通。如今的编辑出版技术改良甚多,包括采编平台管理系统、期刊排版软件、计算机校对技术、文献上网共享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等,它们涵盖了编辑出版的完整流程,专业程度高,这就需要既懂编辑又懂技术的“双专业”人员方能完成。[3]因此,我们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顺应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及时转变办刊理念,优化提升编辑人员素质以及结构,转变观念、加强培训、掌握技能,使编辑部工作人员能跟上时代步伐,以加快学报数字化出版的进程。

(2)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内容为王。无论是数字化出版还是纸质出版,其本质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其根本仍然是所拥有的内容资源。读者需要的内容资源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学报期刊内容优秀、先进,才能超越其他竞争者,突围而出。传统学报具有内容和品牌资源优势,在数字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延伸以及发展。关注对内容资源的深度开发,不仅仅是把传统的纸质内容拷贝,还要根据实际的终端需求来确定数字产品内容,积极开发、充分挖掘其核心内容资源,更深入地开展数字出版合作,构建海量信息数据库,拓展内容资源增值服务,积极探索相关的信息产品与服务的开发。首先,编辑需要具备独到眼光,关注学术热点、时事热点,并且要重视社会实践,创建地方特色栏目,动态栏目、固定栏目相结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其次,通过“名栏”打造“名刊”,走办特色学报之路,提升学报的学术性以及创新性。再次,组成质量佳、稳定度高的作者队伍,确保学报稿件的来源稳定且资源质量优良。学报的数字化可以使作者的文章以最快速度让读者搜索、阅览到。至于论文本身,其内容的优秀与否可以由读者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才能使学报数字化不断前进,越走越好。

(3)构建符合高校学报数字出版的标准体系。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术资源的共享。学报的数字化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没有一定的标准,高校学报目前多数处于各自发展、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读者阅读、查询等诸多不便,同时文献内容资源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统一的标准规范意味着行业发展的有序性,因此需要研究制订出相应的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标准体系,使之适应高校教育体系以及学术期刊出版发行行业,同时还要和目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体系标准兼容。高校学报的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十分重要,如果能将各个高校学报数字化结合起来,把分散的力量团结起来,将会极大地加快高校数字化出版的发展。高校学报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建设应包括上网文献格式的统一、高校学报网站接口标准的统一,以及高校学报网络出版的版权规定的统一,这样才能建立起共同的资源共享界面,有利于读者的搜索、阅读,使高校学报学术文献资源广泛传播。数字出版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经历时间的考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发展。

[1]陈昕.从美国数字出版现状看出版新趋势[J].新华文摘,2008(6):133-135.

[2]中商情报网.《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EB/OL].(2013-07-09)[2013-07-30].http://www.askci.com/news/201307/09/09913488563.shtml.

[3]何桂华.高校学报网络化的对策思考[J].现代情报,2003(11):11-12.

猜你喜欢
纸质学报数字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致敬学报40年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