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民企参与国企改制中的财务风险

2013-08-15 00:46刘廷增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财务

刘廷增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近年来,国家为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鼓励民企和中小企业积极拓展广阔的生存空间,倡导民企踊跃参与国企的改制重组。民企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国有困难企业的改制,特别是并购重组国有企业其目的无非是扩大公司资产,扩展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要进行有机融合,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收益风险,并且风险贯穿在参与改制重组的全过程,特别是财务风险,会发生在企业的重组决策、交易执行及运营整合等不同阶段。

一、参与企业改制活动的财务风险分析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狭义上的财务风险,认为财务风险就是偿债风险,即企业到期偿还负债的不确定性,又叫融资风险。另一个是广义上的财务风险,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的财务活动由于受各种难以预测、控制因素的影响,使其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融资决策并不是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唯一因素,财务风险还应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都能引起财务风险。具体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及价值评估、资金筹集、支付方法的确定、改制后的整合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引发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及财务成果损失,可能形成重组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企业的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所以笔者认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必须从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全局观念出发,并最终联系到财务收益上来。否则,就会曲解其真正内涵,难以正确指导财务管理的实践。显然,第一种观点仅从负债融资方面界定财务风险不符合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情况,显得比较片面,后一种定义则比较科学合理。

二、民企参与国企改制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型

1.系统及价值评估风险。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甚至购并重组国有企业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其生存和发展而主动采取的一种企业扩张战略。然而,在我国企业的改制中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行为。政府有时扮演着一定程度中间推动的角色。政府为了社会和谐、人力资源的合理再配置、挽救亏损国有企业,往往承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优势企业重组购并劣势企业。而有的民营企业为了取得当地政府的信赖和支持,不顾自身财力和实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参与重组改制的决策刚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价值评估风险体现在对企业自身价值和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在决策时企业就必须判断自身在管理能力、技术力量、资金实力等方面是否具备并购重组其他企业的条件和能力。民营企业如若对自身实力认识不清,凭一时热情盲目参与,蛇吞象式并购往往使企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对目标企业估值评估主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的估量,存在定价风险,具体是指目标企业资产存量质量如何、隐性潜在亏损怎样,与其实际价值存在多大的差异,这需要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评估制度和信用制度及科学的评估方法。就目前来讲,企业重组的评估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法、资产加和法、市盈率法、重置价值法、账面价值法等。现金流量法和收益折现法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但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在进行企业整体资产评估时,难免有较多的人为因素存在,这对企业实际的价值估量研究造成一定的偏差,给企业的重组改制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2.融资及支付风险。

在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交易执行环节,企业需要确定融资策略及支付方式,也就存在着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企业融资渠道可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进行,从企业内部融资优点是成本低、不用偿还,但由于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使企业应对外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降低,从而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从企业外部进行融资优点是方式多且灵活,可迅速满足企业对大量资金的需求,但企业仍将面临着一定的融资风险:比如债务融资,比例过高会恶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形成较高的偿债风险。权益融资因能改变企业股权结构而又可能出现大股东对控股权失控的风险。另外外部融资还可通过债券、股票、杠杆收购等长期的融资方式来进行。总之,无论是企业通过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对原来的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影响,这需要企业用不同的财务政策及措施来进行调整。当企业的整改措施难以达到资金调整的需求时,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从而形成财务风险。

企业支付方式主要有股权支付、现金支付、混合支付三种,其各具特点,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控制权等产生不同的影响。股权支付方式对企业控制权具有较强稀释作用,存在着股权稀释风险。现金支付会引发汇率风险、税务风险等,使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资金压力过大。

3.资金运营整合风险。

运营整合是民营企业重组兼并国有企业过程中的最后环节,这时民营企业需要结合目标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与融合。特别是在财务资金的整合方面,需要统一两种不同的财务管理体系,关乎到财务的协同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重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运营整合是非常关键的,稍有不力就会产生大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能妥善处理和科学分析目标企业的股票市场价格及融资问题而引起的潜在风险,不能及时挖掘和处理目标企业的不良资产而产生的风险等。

4.信息失真风险。

民营企业在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取得改制企业的真实信息很重要,具体包括改制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如果民营企业收集的这些方面的信息不准确、不真实,必将导致新的财务风险发生,即信息失真风险,它甚至贯穿于企业重组改制的整个过程。

首先是来自财务报表的风险。参与方获取目标企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查看其各项财务报表。而目标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所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往往在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上加以粉饰,直接为民营企业对预期收益和风险判断造成了不确定性。

其次是来自交易价格的风险。民企参与国企改制,如果以并购方式参与的话,其并购双方交易价格的确定是关键。目标企业在价值评估时往往人为地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对一些对外担保及隐性负债故意加以隐瞒。如果民营企业不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草率地得出结论,有可能出现亏损企业卖高价现象。

三、民企参与国企改制财务风险规避思路

1.端正改制重组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改制重组中的财务风险。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须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自己的实力、财力、管理水平,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参与方式,剔除侥幸心理,避免杀鸡取卵式的参与或头脑一热式的盲目参与。民营企业参与到国有企业改制,必须充分了解目标企业多元化、体制复杂之特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改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即目标企业的选择,资金筹集运作,财务整合阶段等都可能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出现,这些不确定因素给整个企业改制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民营企业由于不够重视改制过程中的这些财务风险而最终导致失败。所以民营企业对此应有深刻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规避和防范。

2.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案和方法。

民营企业无论对自身价值还是对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都要做好资产的审计,综合考虑经营权、特许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及客户资源等各方因素,结合财政部门有关政策,制订出最优评估方案,使评估工作做到客观公正,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具体到评估方法的选择上,民营企业可根据参与改制的目的、掌握目标企业信息资料的详细程度等因素来选择科学而又适当的评估方法,主要有账面价值法、贴现现金流量法、市盈率法、清算价值法和同业市值比较法等。坚决杜绝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3.选择正确的融资渠道,确定合理的支付方式。

企业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也为企业能否高效融资带来了不确定性,在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企业自有资金、债务资金和权益资产的比例达到最佳配置,经过多样性的融资渠道取长补短内外兼顾,既能保障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又能确保企业拥有既定的流动资金以应对潜在财务风险的影响。

为有效应对改制过程中交易执行环节存在的支付风险,从企业的股权支付、现金支付、混合支付、资金置换等支付方式中,选择有利的支付方式是关键。目前,越来越受欢迎的支付方式是混合支付。具体到各自企业,应立足于战略目标,并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股份的不确定性、每股收益摊薄、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股权结构的变动等情况,对支付方式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有效组合,可将其设计为现金、债务与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既能使参改双方在资金流动性与收益性上同时兼顾又能使企业的近期需求和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4.改善改制信息不对称情况,防止改制信息失真。

民营企业通过多方收集信息,全面了解目标企业情况,化“信息不对称”为“信息对称”,努力消除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现象,通过多方大量收集信息改善企业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民营企业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利用其专业和经验优势,核查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准确反映了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对资产负债、现金流量、获利能力应予以深入核查,发现可疑之处,及时调整参改策略。另外,为保证目标企业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民营企业可与其签订责任书,明确相互责任,避免信息失真风险发生。

5.选用正确的整合战略,形成财务协同效应。

以并购方式参与企业改制的最后环节,企业要继续对双方资源加以整合,规范企业整合工作,尤其是财务的整合,在财务的实质性问题上使二者能真正融为一体,使双方的人力资源安置、日常管理工作、筹资投资活动等都能达到高度一致。具体来说,企业要尽快地剥离低效率资产,变现与主营业务不相关的资产和不良资产,加快偿还融资债务,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加速财务协同效应的形成。此外,可以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参加社会保险等方式,建立健全风险转移机制以应付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事件;及时足额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1]闵赵亮.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途径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53-54.

[2]贾文清.企业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及规避策略[J].中国商贸,2012,(6):109-110.

[3]潘劲松.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政策的思考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79-80.

[4]廖庆娟.民营企业重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融资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融资
融资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水利财务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