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2013-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周 洁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1.引言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多数高校的英语课堂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基本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而对教学过程的改革创新未能给予相应的重视。这种从知识到知识、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缺少创新实践的空间,故而无法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因为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愉悦的体验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2.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

当前我校所使用的大学基础英语主干教材,如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英语》等在编撰方面基本上都已经吸收了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基本按照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来编写,这就为我校的基础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教学平台。

但是,大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都认为这些教材、教参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但是参考书基本上以课文译文和练习答案为主,具体的教学安排和操作如果有提及的话也仅仅是粗略几笔带过。诚然这为教师提供了施展空间的舞台,但是如何施展确是大学英语基础课教师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英语教学带来诸多实质性的进步和发展,画面、音乐等的冲击和感染往往会收到以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所难以企及的效果。因此不少英语基础课教师都把相当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如何制作更加精美的课件 PowerPoint上,这固然是件可喜的事,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有时英语课件中有了过多太花哨的东西,有些学生反映他们在英语课堂上很有享受视觉和听觉盛宴的感受,但回头仔细想想好像并没有学到他们真正该学的、想学的东西。

在我校英语教学的课堂上,除了有限的小组讨论以外,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基本上是注入式的,教师被视作“罐子”——他们被认为是支配整个课堂的权威;学生则是“杯子”——等待着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来注满。课堂上的互动是由教师单向式地传向学生,学生相对少有机会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被动态度。学生们纷纷抱怨说尽管已学了多年英语,但仍不能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熟练地掌握英语。

3.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鉴于当前我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们都迫切感觉到需要以二语习得中的新理论来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交际法的具体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就格外凸显出来。本课题研究团队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学生喜欢“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分组讨论和学生按教师分配任务主讲、教师指导点评”的教学方式。可见,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是学生喜爱和向往的。

3.1 任务型教学模式简介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活动。这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国内外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这种把“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大学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趋势。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非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互相排斥。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说它与其他教学法相得益彰。

3.2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

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什么是任务?任务的本质是什么?任务是否等于普通的课堂练习?任务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布置?任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任务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要使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作为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实践者,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有明确认识和了解,因而也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对于选择任务型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最实际的一个问题就是了解任务与传统的“练习”或通常意义上的“活动或课堂练习”究竟有什么样的本质差别。现以本文作者在讲授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第四单元America as a Collage(美国大拼盘)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来区别“任务”与传统的“练习”,并示范任务型教学模式如何开展。

首先,设计的任务必须具有目的性。这里的“目的”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的,二是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的,而练习通常只具有教学目的。比如,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国的多元文化融合,并以洛杉矶市作为其新兴文化的象征。在本单元授课前,笔者打破常规,先让学生观看电影Guasha Treatment(刮痧),一部描述一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生活,由于一场误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在圣诞节这天有了圆满的解决。该片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性并揭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这一独特的安排使得学生“喜出望外”,他们没想到上精读课也有电影看。电影故事的情节发展深深地吸引了学生。通过观摩影片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有所认识。

其次,任务通常会产生非语言性结果,而练习总是产生语言性结果。比如,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播放电影的方式激起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广泛兴趣,学生渴望了解更多有关美国——这个大多数年轻学生向往的国家,并对“美国梦”(American Dream)及华人在该国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电影中所反映的如美国家庭法及社会机构对孩子的重视与保护,西方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圣诞节的习俗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可以说都是本次活动产生的非语言性的学习成果。

再次,任务具有开放性,也就是说,任务的履行并非有一套预定的模式或途径,或者会达到统一的结果,完成任务的途径是可选择的、不固定的、非限制性的。电影放映结束后,教师马上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group work),以American Image(我心目中的美国形象)为主题,以幻灯片的形式来做个presentation(报告)。各小组可以选择团队感兴趣的话题来展示该国。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专业的不同,各组选择的主题迥异,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如“美国总统竞选”、“美国华尔街”、“美国的南北战争”、“美国枪支文化”、“美国律师”、“美国的动画产业”等等。该项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美国历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美国现在的发展模式及本单元课文所阐述的多元文化社会的理解。

最后,任务具有交际性或互动性。任务通常是集体性和合作性活动,任务的履行通常以交际或互动的方式进行,这种互动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输入材料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互动。为避免各组所选的话题雷同或难度过大,在学生选择主题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性建议与帮助。在小组准备任务过程中,group leader(组长)起到统筹和协调的作用,布置不同任务,如查找资料、图片和文字处理、幻灯片制作、挑选背景音乐等等,各组员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力求将报告做到最好。完成这些任务后,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更了解,文章的脉络更清晰,更全面透彻地理解主题就水到渠成了。

在以上“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有必要使任务的难度适合于学生当前的语言程度和水平。有时要把握和调整任务的难度,就不得不分析影响任务难度的种种因素。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些因素并非都是语言性的,换句话说,语言因素并非任务设计中确定其难度的唯一因素。任务的明确目标、兴趣性、真实性等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只有根据教学设定的目标有目的性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到交际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任务的设计还要有兴趣性和真实性,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由此可见,在教学任务设计中,作为任务设计者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不同任务中影响难度的不同因素,选择搭配,同时利用或提供必要的辅助手段,尽可能将任务难度调整到适当程度,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结语

“任务”这一概念是任务型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概念,教师对任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目标、学习进行的方式、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甚至学习成果的表现和评价方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有效教学途径,它包含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但如何结合来自不同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是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实践者的首要任务。

[1]程馨.英语任务型教学:过程观、综合观与真实观[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S1).

[2]李耸.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李荫华,等.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杨翠萍,刘鸣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任务教学为手段实施协作学习策略[J].外语界,2005,(3).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