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英语教学活动研究*

2013-08-15 00:54曹艳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英语教学语言

曹艳艳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6)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英语教学活动研究*

曹艳艳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6)

在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不同的英语教学的思想,其中包括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本文将分析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将其影响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英语教学法、英语叙事教学法以及英语的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同时分析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观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对英语教学的理解和明确对其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认知心理学;认知英语教学法;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思想

目前,许多交叉学科的出现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认知论学科与英语教学活动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因素对英语教学进行各方研究,如学生的学习动力、经验、方法以及影响学习成绩的各种因素。随着我国英语教育发展以及改革的要求,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结构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全面认识两学科的相互联系以及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活动服务。

一、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源自20世纪中期的西方,之后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学科。它是研究人类的一种对事物认知的心理过程,通过注意、记忆、语言、知觉等高级的心理反应过程作为研究内容和对象,通过获取、修饰、加工和储存信息的方式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中内心的反应机制以及对其心理反应活动、行为语言进行相关解释。现代的认知心理力量通过处理信息的方法研究其认知的过程,其中包括人的感知、信息传递过程以及对事物的理解方式等,以此来回答人在认知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知识。即,认知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人为的心理机理,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过程信息的输出和输入,这种表现是间接表现,其心理过程无法直接观察。因此,通过运用这种现象分析和推测人的心理过程即为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认知心理学是基于现代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语言学发展起来的。但是,语言则是一种能够被约束和支配的系统符号,对语言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对语言学习的方法。对此认知心理学者认为,学习是认知行为在组织信息,同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不断加工理解过程。而知识就是通过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教与学之间相互作用,对心理结构、经验以及知识理念的整合才得以形成。有学者提出基于认知结构的学习原理,它表明:对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会面对新的知识信息,然后进行转换和评价。也有的人提出学习的目的在于对外界事物形成一种认知的结构,并不断使其整合分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因此,作为认知理论中的认知心理学与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英语教学更具科学性、有效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它主要强调的是认知心理学对学生智慧的影响作用,加强他们对学习语言中的规则理解,以及语言的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二、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之间的认知英语教学法

认知法是人类认知心理学科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方法。它是受行为主义的心理影响的一种方法——听说法而产生的相对立的一面。英语教学法需要遵循其相关的英语教学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2)着重强调在对语言进行理解和语言规则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深入学习以及练习;(3)运用自身的母语进行学习;(4)分析改正错误的理解。

由此可见,其在认知的思想上与认知心理学大致相同的,体现为认知心理学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在英语教学上主要表现:(1)通过对英语所学的词汇、语音以及对语法的分析和对英语语言的结构理解和掌握上运用语言的能力将其意义在情景中进行发展。可以通过在句型结构上进行语言练习;(2)在人的认识结构过程中,强调行为的作用;(3)在认识心理学英语教学理论中,强调学生重视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意义。

2.认知心理学与社会构建主义的关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构建主义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将当代教育心理理论上的一些方法运用到英语教学上。它的运用将英语教学进入一个新型的视角中。这种社会构建主义英语教学观主要包含:(1)学生自己对英语技能和知识进行构建或学习获取;(2)与社会形成互动,表现在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过程中;(3)这个理论影响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素,包含学生自身、老师、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环境。其中进行知识构建的学生本身决定着学习,而老师在过程中引导和提供经验,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和营造气氛。这种理论极大地运用了认识心理学的相关思想:(1)认知心理学中的构建主义理论,即强调主体本身对事物认识的构建及理解,强调自身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2)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即以人为本,注重教学过程中人的需求,将人的情感、思想以及需要放在认识首位。(3)社会互动,即注重主体自身和周围环境,以及在互动中和同伴、父母之间相互关联。

3.英语叙事教学法

叙事学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经典叙事学,它表现在对文学的结构理论研究;第二阶段为后经典叙事学时代,它的特点为把教学实践因素整体语境化;第三阶段为叙事理论与跨媒介化,即多学科的发展整合。叙事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理解事物的自然发生性。而叙事学与英语教学结合形成的叙述英语教学法则包含了多个教学思想和理念:(1)它是多个英语教学方法的补充、增强以及完善。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2)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叙事化,其中对英语课堂语境的叙述即为一种叙事化体现。让学生参与学习叙事教学中,能够促进他们对英语的记忆、听说和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3)叙事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将英语老师和学生两者自身的英语知识以及教学行为进行的信息重新呈现,可以对知识进行叙事化监控以及管理。

4.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在人的心理现象以及过程中,认知心理学遵循五条原则:

(1)重视人在认知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原则。首先只有认识和遵循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过程方式,才能对此加以运用和进行差异化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英语教学能够不间断地进行,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效率。

(2)注重心理内部发展的认知过程,即对获取的认知信息进行加工。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着一个过程,只有在充分认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认程上,才能更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比如情景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和思考,接受新知识,那么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情景教学,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视觉和听觉的有效结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3)注重对认知客观事物的概念的推动作用。对于认知心理学,意义是在于从概念的角度来推动学生学习英语,而不仅仅是对数据信息的一个加工过程。只有当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学习的概念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去发现学习的意义,这样的英语教学才是合理有效的方式。认知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是被动地接受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另外一种就是主动地去理解和学习,多思考,这样才能学的更多。

(4)加大认知信息的反馈作用。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前期过程的了解,也需要在后期的教学中不断地对信息加以反馈,这样才能不断地总结,好的方法继承和发扬,不足则要加以改进,从而组织整理出一套适用于英语教学的方法,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5)承认在认知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有自己的个性需求,所以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认知的差异性,在充分满足其个性需求的同时加强对其教学的指导,使得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认知遵循这些原则,并加强对这些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

5.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如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运用学生自身的潜力以及能力,从而获得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教学上的成功,这是非常值得进行研究的问题。上述表明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而英语教学注重的是人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挖掘以及对英语语言学习规则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语言操练,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认知心理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学进行应用:

(1)掌握认知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并结合英语教学进行应用。这要求注重研究主体学习英语的整个认知心理过程,对其如何进行语言信息加工以及使用进行研究。在英语教学以及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人体大脑中的特有机制以及相关功能,对语言信息形成认知并整合成相关语言结构进行掌握,同时发挥自身其他学习和认知操练能力。

(2)注意学生的认识心理和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会存在着由于学习者性别、年龄、动机以及理念等各种因素不同,因此所采用的认知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效果都会存在差异。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差异的分析,不因材施教,学生就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对学生认知进行差异研究,根据不同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教师进行认知心理学的英语教学的因材施教必须进行分层次的递进模式教学,即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内容分层、目标分层等。

(3)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的方式。团队合作就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两两一组或者更多人的组合,这样互相的学习,督促,一来能够指出相互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二来由于英语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英语加以运用,熟能生巧。故加强团队合作,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分组,不仅要考虑差异性还需要考虑互补性,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其次就是要明确英语学习的任务,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就是要对团队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跟踪,以指导学生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不断地改进。

(4)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将英语学习的效率提高,并提高英语水平。只有一直保持良好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学生们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思考,这样精神才能集中,反应才会敏捷。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发现学习的乐趣,积极地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学习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也更有激情去进行授课,真正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和英语教学的水平。

[1]姜凌.认知心理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王大华,李茵,申继亮.关于成人期认知适应性指标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

[3]陈少华.不同认知任务中人格特质对信息加工的影响[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9.

[4]吕玉娟.英语词汇习得与词汇教学——从认知学的角度看英语词汇教学法[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1.

[5]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谢晶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英语词汇教学技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9,(4).

[9]刘文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温故知新”[J].大家,2010,(24).

[10]高华,崔丽杰,董天.从认知心理学看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J].中国电力教育,2007,(7).

H319

A

2095-4654(2013)1-0061-02

2012-10-13

book=80,ebook=21

猜你喜欢
心理学英语教学语言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