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配方熏洗治疗肛裂30例

2013-08-15 00:50肖志成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败酱草白芨裂口

肖志成

2000 ̄02—2013 ̄02笔者采用自制中药汤熏洗治疗肛裂30例。30例患者均来自笔者所在门诊。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21~65岁。根据肛裂Ⅲ期分类方法,其中Ⅰ期17例,Ⅱ期8例,Ⅲ期5例。中药配方:白芨45 g,苦参30 g,川椒30 g,川楝 20 g,败酱草 30 g,百部 30 g,积壳 12 g,用 5000 ml水煎,趁热熏洗局部,待温度适宜后坐浴,2次/d,7 d为1疗程。治疗期间要求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适量服用软化大便药物。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疼痛消失,出血停止,溃疡裂口愈合,前哨痔萎缩,齿状线上相应的乳头肥大恢复正常;②显效:疼痛消失,出血停止,溃疡裂口愈合。30例患者经1~2疗程治疗,Ⅰ期肛裂17例全部治愈,13例Ⅱ、Ⅲ期患者有7例治愈,6例显效。8例6个月后复发。

肛裂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的小溃疡。临床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出血和便秘。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肛裂发生的主要原因:①外伤: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便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口加深形成慢性溃疡;②感染:局部皮损后易继发感染,反复感染致局部损伤加重,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③解剖因素:肛管括约肌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坚硬且收缩性差,肛门后方承受压力大,正中极易形成裂口。方中白芨苦甘涩寒,有收敛、消肿、镇痛、生肌作用,《本草汇言》云:“白芨性粘腻,极收涩,痈肿可消,溃疡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苦参、川楝、川椒、败酱草,百部有除浊利湿,杀虫之功。积壳止大肠下血,固脱肛,镇痛燥湿,能缓解局部疼痛。诸药煎汤外用,有去腐生肌,软坚散结,镇痛止血,清热利湿,抗菌消炎之功效,故对肛裂有较好疗效。

猜你喜欢
败酱草白芨裂口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To forgive,to forget and to let go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苹果裂口“笑”原因分析及防控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莴苣裂口咋办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白芨增殖扩繁的影响
败酱草与其混淆品苏败酱及北败酱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