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3-08-15 00:50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腹压卧床血肿

王 旋

脾是腹腔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左右。有慢性病理改变(如血吸虫病、淋巴瘤等)的脾更易破裂。按病理解剖脾破裂可分为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和真性破裂(破损累及被膜)三种。前者因被膜完整,出血受到限制,故临床上并无明显内出血征象而不易被发现,可形成血肿而最终被吸收。但血肿(特别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影响下,可以突然转为真性破裂,导致诊治中措手不及的局面。现将2010 ̄03—2012 ̄03笔者所在科对收治脾破裂患者32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66岁。车祸伤26例,摔伤6例。29例患者行脾切除手术,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急诊手术前准备 ①快速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状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的基本及主要措施,应立即建立2条有效的静脉通路,以便快速补充血容量及保证静脉给药;选择浅表且粗易于穿刺的血管,采用大号静脉套管针穿刺;如遇重度休克,穿刺困难者应果断采取静脉切开,切忌轮番穿刺而延误抢救;②输液的用量与速度:一般输入失血量的2.5~3倍液体;轻度休克,需快速输入平衡液,2条静脉同时开放扩容,成人1 h内输入1000~1500 ml液体,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将1条静脉液体控制在100滴/min左右,继续扩容;另1条静脉停止扩容,按所加药物的需要控制滴速。重度休克,应争取在30 min内输入3000~5000 ml液体,并快速输入全血;若收缩压达到12 kPa(1 kPa=7.5 mmHg)、脉搏100次/min左右,表浅静脉充盈,应立即减少输液速度与输液量,以防止发生肺水肿、心衰等并发症;③积极主动地做好手术前准备:肝脾破裂患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或探查,因此在积极抗体克的同时,还应配合医师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好手术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如皮试、备皮、置胃管、置导尿管、更衣等,这些工作是在主要抢救措施执行后进行。

2.1.2 非急诊手术前护理 经抗休克治疗病情稳定,无其它脏器损伤或脾破裂表现,可选择非手术治疗,选择非手术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有再次发生出血危险,在临床护理上采取以下措施:①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压,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柔;②根据病情监测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③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其通畅;④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如突然有腹痛、腹胀加重或出现腹膜炎症状,表示再次出血的可能,应及早手术;⑤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 脾破裂患者均因意外事件而突然致病,患者和家属缺乏思想准备,情绪极度紧张,应及时、主动给予心理干预,耐心解释,使患者了解病情。告知手术仅切除部分无生机的肝组织,讲明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很快就会恢复。告知脾切除后,其功能有其他器官代替,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2.2.2 严密观察病情 患者术毕安返病房,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2.2.3 腹腔引流管护理 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利于引流腹内积液、血及创面修复时的炎性渗出,同时观察手术止血效果,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及凝血块造成阻塞。定时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管通畅。并观察腹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引流液的变化,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正常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20~100 ml,色淡红,如果出现术后第1天引流量>200 ml,提示有内出血可能,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做好再次手术探查准备。

2.2.4 胃肠护理 由于手术牵拉,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12~24 h肠蠕动消失,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一般术后48~72 h,整个肠蠕动恢复正常,开始排气,嘱患者待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流质,无不适可改进食半流质,少食多餐。

2.2.5 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周,避免活动防出血。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2次/d,卧床时间长应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适时更换床单位,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加强皮肤护理。

2.2.6 避免腹压增高 因过早活动及增加腹压,可导致再出血,避免受凉感冒、咳嗽引起腹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对便秘者给予灌肠或使用开塞露。

2.2.7 预防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情,给予半坐卧位,加强引流,防止逆行感染。

2.2.8 观察体温波动情况 一般术后3~4 d轻度发热,多为术后吸收热,个别为一高度发热,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同时也要观察有无其它并发症发生,以便及时治疗,注意维持水解质平衡和营养;由于发热引起水分消耗量大,加之术后失血失液,因术后禁食、胃肠减压需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等。

猜你喜欢
腹压卧床血肿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腰不好 打喷嚏时 先“直腰”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浅谈腹压传感器校准方法的研究
腹压升高危害不容小觑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第一产程使用腹压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