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原因的质性研究1)

2013-08-15 00:50江端英高丽梅侯香传刘婉媚
护理研究 2013年10期
关键词:自查质性个案

江端英,高丽梅,侯香传,刘婉媚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以3%~4%的速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如能真正做到早诊断、早治疗,Ⅰ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达98%以上,不仅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还可通过选择保乳手术,减少对女性身心造成的伤害[2]。但如果就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不但治疗效果欠佳,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及康复期病人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3],探讨影响乳腺癌病人延迟就医的因素,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乳腺癌病人14例,Ⅲ期10例,Ⅳ期4例。年龄27岁~62岁,平均46.0岁;病程3个月~62个月;治疗情况:化疗加放疗2例,化疗加手术及放疗1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及高中4例,专科及以上2例;职业:退休3例,工人3例,农民5例,家庭主妇3例。入选标准:①发现肿物延迟就医6个月以上;②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且临床分期为中晚期的病人;③受访者思维清晰,精神正常,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以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4]。将欲访内容先行设计,以做指引,避免遗漏而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5]。访谈前让病人了解本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和保密原则,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资料时隐去病人的真实姓名,以编号代替。充分尊重病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提问和倾听的过程中保持中性态度[6]。访谈环境应设在单独的病房,每例病人访谈30 min~40min。首先以一个广泛的问题开始,如:您平常会关注您的乳房吗?何因素促使您就医?您发现乳腺肿物后在哪里就医?您是否懂得乳腺自查及普查的方法?然后根据研究对象的回答逐步深入,缩小问题范围,从而获取受访者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访谈时全场录音,同时笔录访谈对象回答要点及伴随的非语言表达(表情、语气)。访谈结束后反复聆听录音,将录音整理为文字资料,并参照现场记录的笔记,采用Colaizzi法进行分析[7],通过登录、编码、归类形成主题[8,9],如此循环直至没有新的主题出现停止选取样本。

2 结果

2.1 主题1:对乳腺癌的认识不足 包括2个次要主题。①病人缺乏对乳腺癌的正确认识:访谈中有13例病人在确诊前对乳腺癌疾病知识和症状特点不了解,其中2例根本没听说过乳腺癌这个词,11例不知道乳房出现固定的肿块、橘皮样表现及乳头凹陷、皮肤溃烂等是乳腺癌症状。个案2:“半年前就发现左侧乳房出现像酒窝状的凹陷,还以为是绝经后生理上的变化,要是知道我早就来医院看病”;个案5:“8个月前在医院已确诊乳腺癌,以为外敷中药能消退,随之肿物逐渐增大并出现皮肤溃疡,如果不信江湖医生就不会延误治疗时间,现在后悔也没用”。②医务人员缺乏必要的早诊意识:少数基层医务人员由于知识层次及临床经验的局限,对乳腺肿块认识不清,受条件的限制不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药治疗,使部分早期乳腺癌病人失去手术治疗时机。个案7:“1年前发现乳腺有一无痛性肿块,在当地卫生所医生说是乳腺增生,现在出现乳头凹陷,要是刚发现肿物时来这里进行专科检查,就不至于这样。”

2.2 主题2:缺乏自查和普查的知识 病人缺乏早期检测的知识,不知道要定期进行乳腺普查,有的发现乳腺肿物也不知道要去检查。在访谈中有8例病人缺乏自查及早期检查知识,14例(100%)缺乏正确乳腺自查方法。包括2个次要主题:①不了解定期自我检查及普查的必要性。有9例不知道要乳腺自查,4例偶尔有自我检查,1例按时自查及普查。个案3:“我根本就不知道要每月自我检查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体检,要是我早做检查,也不至于到了晚期才来就医”;个案6:“乳腺肿瘤生长十余年了,直至局部皮肤出现橘皮征和肿大的转移淋巴结时才看病,因无疼痛症状而无就诊意识;不知道要定期检查,要是知道了我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②缺乏正确乳腺自查方法:本研究中14例对乳腺自查方法没掌握。个案11:“我知道要每月进行乳腺自查,但不知道怎样检查”。

2.3 主题3:传统观念影响——心理因素 本组2例认为得了乳腺病难以启齿,1例怕失去女性形象美,因此,她们不愿意去医院咨询检查,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个案12:“2年前就发现乳腺有一无痛包块,丈夫说不要紧并让我不要告诉别人,听信江湖医生说用火炙及中药外敷,谁知耽误了病情”;个案8:“因为没结婚害羞,不愿被别人知道怕说三道四,更不愿意去医院检查”;个案9:“9个月前就已确诊为乳腺癌,因怕失去女性形象,没及时手术治疗”。

2.4 主题4:工作、家庭及社会因素 对于当代都市女性来说,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往往使她们感到力不从心。病人在单位是工作的主力,在家里既要照顾父母,又要养育儿女。有的因工作忙、家务多而延误病情。①工作因素有2例。个案13:“我是一名业务员,工作应酬多又忙碌,平常觉得身体没什么,哪有多余的时间去医院体检”;个案14:“工作量很大,如果我休1天,不但落下的工作自己干,还要扣奖金,因此脱不开身去看病。”②家庭因素1例。个案4:“我今年52岁,丈夫和儿子在外打工,我既要下地干活又要在家做饭,还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和瘫痪在床的公公”。③社会环境影响2例。个案10:“我家是农村的,没有学医的家人和亲戚朋友,生病时根本就不知道,直到严重时才来看病,已经太晚了”。个案11:“我和我老公都没读过书,儿子又小,才读2年级,对乳腺癌的相关知识一点都不了解,也从来没听别人说过”。

3 讨论

乳腺癌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中国妇女的生命和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效应。如果能早诊断、早治疗,Ⅰ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8%,约70%的病人可以选择保留乳房的手术,而Ⅳ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6%,治疗费用也超过10万。本次访谈发现,缺乏对乳腺癌的认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是乳腺癌病人延迟就医的主要原因。

3.1 加强健康教育广度和力度 定时普查和及时就医是促进乳腺癌病人早日就医的因素[10]。应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如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宣传乳腺癌疾病防治知识、正确乳腺自查方法,同时在社区、医院等场所派发宣传漫画小册子、开展专题讲座及提供专业咨询,使乳腺癌的防治知识深入家庭、乡村、城镇及社区等各个角落;同时鼓励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指导18岁~29岁女性每月1次乳房自我检查,3年1次临床体检;30岁以上妇女每月1次乳房自我检查,每年1次临床体检和乳腺X线检查。从而提高乳腺癌早期筛出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2 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家庭和社会组织的支持 在宣传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导妇女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就医意识,纠正不良的传统观念。呼吁社会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减轻女性工作和家庭负担,加强管理,在医院-家庭-社会体系下建立综合性干预模式,使我国妇女做到定期普查,早日就医。

本研究显示,乳腺癌病人及时就医不容乐观,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务工作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除要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呼吁全社会关心妇女这个群体外,提高乳腺癌高发年龄段妇女自身的就医意识至关重要[11]。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从自身做起,除在医院、社区等工作场所加强健康教育外,还应向身边的妇女宣讲健康知识,使其拥有相关疾病知识和防病治疗意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1]梁英,蔚茹,刘华容,等.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的研究与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12):1079-1080.

[2]沈镇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89.

[3]姚晚侠,姚明,胡敏华,等.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延误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20):38-40.

[4]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125.

[5]胡美霞,杨翠芹,熊吴映,等.青少年漏斗胸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6B):68-69.

[6]陈美华,欧晓静,伍乐,等.乳腺癌病人保乳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1B):70-72.

[7]王斌,熊晓美.质性研究的方法及其在护理专业的应用与展望[J].护理学报,2008,15(3):26-27.

[8]周荣慧,黄人健,李春玉,等.护理质性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02(1):12-22.

[9]Smith CA,Gallo AM.Applications of performance ethnography in nursing[J].Qual Health Res,2007,17(4):521-528.

[10]王国蓉,蒋晓莲,王利萍.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及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8A):1979-1981.

[11]江端英,罗学平,梁美莲,等.南海区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及干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5A):1233-1234.

猜你喜欢
自查质性个案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放管服”改革地方自查进行时
微型糕点企业运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初探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药品流通自查:370家弃权75家出局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